人有才艺,校有特色,让艺术引领孩子向善成长

李沧区以美育人,整体普及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打造“艺韵李沧”品牌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24日
  5月16日,李沧区第二十一届艺术节器乐展演在沧口学校举行。
  戏剧节舞蹈展演搬进李沧剧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全区199所学校3500余名学生登台展演;戏剧、朗诵、声乐、舞蹈、乐器,比赛内容丰富多彩。李沧区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在这繁花似锦的5月拉开帷幕。跃动在舞台上的李沧娃犹如盛开在这个季节里的鲜花,绚丽多姿。近年来,李沧区积极践行青岛市教育局“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美育大师工作室、校园实践基地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专家和团队走进李沧、指导引领李沧的艺术发展,为学生搭建舞台,让艺术走向每一位学生,以美育培育时代新人。

  艺术展演
为孩子搭建展现美的舞台

  5月15日下午,青岛湘潭路小学阳光剧场内童声飞扬。舞台上,神情从容自信的孩子们在音乐老师的指挥下,伴着悠扬的钢琴声,纵情高歌,唱响专属童年的梦想与旋律。
  这是李沧区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全区中小学37支队伍、1222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展演活动。
  “老师说我们这次表现得特别好,把真正的水平发挥出来了。”湘潭路小学5年级2班王钰霏是校合唱团成员之一。为了这次展演,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她每天下午都会留在学校排练,但王钰霏并不觉得累。“我喜欢唱歌!”说起自己的爱好,11岁的女孩神采飞扬、大方自信。除了唱歌,王钰霏还学了长笛,参加了学校的管乐社团。这些艺术特长的学习,王钰霏都是在学校里获得,从来没有在校外报班。
  王钰霏的同年级同学、好朋友王子涵也是校合唱团成员。她还在学校里学了陶笛、圆号和衍纸画。“我们学校有很多社团,活动也很多。在学校的生活每天都很快乐。”王子涵开心地说。
  艺术节给了学生们展示才华的舞台。除了合唱,本届艺术节在三周时间内分别进行了书画、啦啦操、健身操、戏剧、朗诵、器乐、舞蹈等专场展演。下半年,李沧区还将开展班级戏剧朗诵和班级合唱展演,生生都有展才艺的机会。
整体普及+重点培养
人人享有艺术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和素养前提。作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区,李沧区积极践行青岛市教育局“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整体普及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李沧在全区所有年级中开设不同的项目:一二年级书法、三四年级合唱、五六年级器乐,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特色项目,保证小学阶段,每个孩子都能从课程当中熟练掌握三项艺术才能。
  学校的艺术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普及的基础上,因生制宜,让优秀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近年来李沧区大力支持学校深入落实戏剧、戏曲、影视表演进课堂工作,在枣山小学、东川路小学、四流中路第三小学、北山小学建立“青岛市话剧院戏剧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倡导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设立戏剧团、戏曲社,以课本剧为基本内容,举办班级、校、区级戏剧(戏曲)节,引领全体学生通过戏剧、戏曲、表演等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树立自信心、提高审美素养。
  2018年,李沧区借力各方优势资源,开展“百场儿童剧进校园”活动,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专业团体演绎的精彩节目。今年的“儿童剧进校园”活动即将启动。
聘请专家指导
着力打造艺术品牌

  李沧区投入200余万元,对现有器乐设备进行补充,建设高水平李沧区中小学生交响乐团。聘请岛城艺术名家担任乐团指挥和专业教师,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相关特长学生选拔,保证梯队建设。
  在进行整体布局优化的基础上,李沧区加强对永安民乐、虎山管乐和舞蹈、李小京剧等现有优势项目扶持,打造省市一流水平;积极开展声乐、书画项目推广,成立项目点校,以点带面形成区域特色。同时通过建立美育大师工作室、校园实践基地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专家和团队走进李沧、指导引领李沧的艺术发展。
  在山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李沧参赛队伍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李沧区少年宫、永安路小学、李村小学、虎山路小学、枣山小学、李沧区实验初中等6个节目(作品)获一等奖,区少年宫的合唱同时获省一等奖第一名和全国一等奖,另有5个节目(作品)获省二等奖,3个节目(作品)获省三等奖。李沧区教体局获优秀组织奖。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今年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李沧区少年宫小白鸽合唱团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小学表演队伍参加全国现场展演,荣膺全国一等奖。李沧区的美育品牌绽放在全国最高规格艺术展演舞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