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5.jpg<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24日

  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本报5月23日讯(记者 隋忠伟 通讯员 张文超) 2018年,东港区教育与扶贫、民政、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认真核实学生信息,坚持做到“贫困对象准、学生信息准、资金补助准”,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过去的一年,东港区为967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99万元。发放各类助学资金10833人次、1256万元,其中: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390人次、39万元;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4000人次、280.6万元;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生活补助1942人次、121.4万元;交通生活补助、学费补助1807人次、618万元;爱心助学资金2694人次、197万元。
整洁庭院
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5月23日讯(记者 隋忠伟 通讯员 刘艳) 东港区从今年4月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整洁庭院”集中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招募巾帼志愿者3000多名,帮助1000多贫困户清理卫生,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使贫困户家庭面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东港区按照“分类施策”办法整洁庭院。前期印发了《东港区贫困户“整洁庭院”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有子女的贫困户,劝导其本人及其子女进行清理,村里每月上门组织一次卫生清理验收,实行积分制,与贫困户产业项目收益分红挂钩或向区妇联组织建立的“心愿超市”兑换一定生活用品,以奖代补;对年龄较大或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贫困户,由巾帼志愿者帮助贫困户清理家庭卫生;区直各部门按照包联分工,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每月上门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贫困户清理室内外环境卫生,规范摆放生产生活物品,帮助理发、洗衣、拆洗被褥,做好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等工作。“整洁庭院”行动分为排查摸底、编制方案、组织实施、评估验收四个阶段。
中重度残疾儿童享有
“送教上门”服务

  本报5月23日讯(记者 隋忠伟) 2018年以来,东港区特殊教育学校实行“送教上门”和“集中到校教育教学”两种形式相结合,尽力满足所有残疾孩子的就学需求。
  学校按照“一人一案”要求开展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2018年共组织80余个送教小组200余人次教师对80名中重度残疾儿童开展了10余轮的“上门送教”服务,让无法到校学习的残疾孩子享有学习的权利。通过“上门送教”活动,孩子的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等方面经过康复训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孩子家长掌握了科学的康复训练知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