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候选人张爽:

村民脱贫路上的“员务服”

齐鲁晚报     2019年05月28日
  张爽向贫困家庭讲解扶贫政策。
    一个原本受社会救助的残疾人,却用他矮小的身躯,为贫困群众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他虽行动不便,却每天奔走在村里的贫困户间,挨家挨户传递着扶贫政策,为贫困群众和党委政府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张爽,2016年担任鄄城县董口镇军屯村扶贫联络员,曾获鄄城县“最美人物”,今年又刚刚入选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候选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如坤

  乐于助人有热情
他成了扶贫联络员
  今年29岁的张爽,自幼残疾,父母常年有病,他有一个哥哥分家另过,是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之一。因为在家排行老二,所以被村里的人戏称“高二”,身材矮小的他对于这个绰号却一点也不介意。
  生活中的张爽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能说会道、善解人意,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很喜欢他,爱和他开玩笑。他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村里的人没事也都愿意到那里坐一坐拉拉家常。
  扶贫联络员虽然官职不大,但责任不小。扶贫联络员是党委政府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联络纽带,既要把上级的扶贫政策传达到贫困家庭,又要把贫困家庭的需求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镇里让张爽担任扶贫联络员时,他瞬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
  “您老两口放心就好了,咱现在是脱贫不脱政策,看病问题不用担心……”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见到张爽时,他正在村民张广较老人家里讲解扶贫政策。
  张广较今年71岁,身患偏瘫、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病症,他已丧失劳动能力多年,只得靠老伴伺候。长期的治疗花光了张广较一家的积蓄,使本不富裕的一家人,日子更加困难。张爽不仅帮助张广较办理相关扶贫补助资金,还积极帮他寻找争取方法,目前张广较一家渐渐的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在他帮助联络下
村里贫困户全脱贫
  “我曾经也是一个贫困户,我能从根本上了解他们的疾苦,相同的身份,能拉近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我非常愿意干这个工作,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张爽告诉记者。
  2016年,张爽上任后,家里唯一的一辆电动三轮车成了他走街串巷宣传扶贫政策的交通工具。他骑着三轮车深入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当中,挨家挨户询问他们的疾苦和需求,把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讲解给他们,并会为每个贫困户分析适合他们的脱贫方式。在宣传政策的同时,张爽还会积极地为大家去镇里办理关于扶贫的材料和手续。
  “大多数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他们或者没有工作能力,或者因为残疾找不到工作。”张爽说,这一点他深有体会。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确实无法工作的人,张爽想尽办法为他们申请救助。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张爽帮他们找合适的工作,让他们有个稳定收入。
  自2018年起,身残志坚的张爽还加入了村扶贫车间,在扶贫车间里开始工作,每日可以领到二三十元。工作之余,他仍然奔走在为村民宣传扶贫政策、助力村民致富的路上。
  目前,在张爽的帮助联络下,鄄城县董口镇军屯村110余户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正因工作突出,前不久,张爽成功入选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候选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