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开放”,打造“红色商圈”

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开创党建新模式,凝聚发展新活力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陶相银 王震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05日
  环翠楼街道是威海中心城区的中心,不足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聚了威高广场、乐天百货、振华商厦、百货大楼、华联、苏宁、银座、华联购物、振华奥特莱斯9家商业巨头,是全市当之无愧的“第一商圈”。商圈内有1000多家企业,1.8万余名各类从业人员,259名党员在此聚集。
  2017年6月,环翠楼街道党工委在这片经济高地,成立了威海市首个商圈党委——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
  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创业、公益行动”,全面实施“政治领航、发展领跑、幸福领范”和“组织、服务、活动、阵地”的“三领四开放”党建发展模式,把业主凝聚到商圈,把党员凝聚到支部,使商圈成为凝聚松散的经济体共建“红色商圈”,也成为“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创业乐园。
  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于2017年被表彰为省级三八红旗集体,环翠楼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也荣获“威海市党建工作示范点”荣誉称号。
组织开放
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

  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改变以纵向控制为主的单位党建模式,把商圈作为“立体社区”,着力完善上下贯通、纵横联动的商圈党建工作网络,探索了党组织联建党建带群建、党建促共建的一体两翼党建体系。
  商圈成立之初,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商圈3名工作人员,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扫楼”的方式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与业主逐一建立联系,查找到口袋党员62名;摸清了周边15幢商务楼宇和1060家企业的基本情况,掌握了1.8万余名职工和259名党员的基本需求,建立起商圈党建服务大数据。
  针对商圈党员年纪轻、分布散、流动快、组织难以覆盖的问题和楼宇产权复杂、党员分布散等特点,商圈党委创新采取“业主+企业、楼宇+楼宇、社团+企业、企业+企业、社会组织+企业、社团+社团”等多元组织设置形式,有效将零散的党员凝聚起来,还建立了党群联席会和共驻共建联席会,打破了商圈内企业的区域分割、各自为阵和封闭自锁的局面,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经济体成为党建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环翠楼街道商圈新建党总支2个,新建党支部4个,新纳入管理党支部3个,建立基层群团组织23个,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关系,纳入共建党组织40多个,实现了党组织触角的有效延伸及全覆盖。
服务开放
激发商企发展新动能

  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坚持政治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并举,在“三联三扶”活动中,积极探索建立服务企业、服务员工长效机制,形成商圈发展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在环翠楼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人人都有一个走访记录本,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企业情况、企业疑惑以及企业需求,他们会定时分门别类整理成报表、建卡存档。
  为了让企业感受到商圈党委的关心和重视,商圈党委开展了‘叩开每一家企业大门’主题活动,不落下一家企业,走到每一位企业主心里,解答企业困惑、解决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党务、政策、商务、公益4大类19项服务清单。
  商圈党委把党群服务中心380平米的活动阵地免费对外开放,接受企业党组织预约。在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设有“政策管家轮值岗”,邀请税务、工商、人社等政策部门专业人士到商圈轮流坐班,为企业职工答疑解惑。
  商圈服务中心光纤接入电子政务网,线上对接了37个行政部门,近700项业务办理流程共享到商圈自助网络平台,给企业、职工提供便利。
  商圈还牵头成立行业联盟和异业联盟,联盟内企业已达成合作32项,促进了商圈企业抱团合力发展,商圈党委成为服务企业转型发展的“红色引擎”。
活动开放
公转引领自转强核心

  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充分发挥党委“公转”引领作用,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与内容,培育了“行走的党课”特色党建品牌,通过带领党员走进威海周边红色教育基地,了解威海红色历史文化,使鲜活的红色故事再现于眼前,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
  同时,商圈党委还引导鼓励企业、社团“自转”,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引导福鑫集团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为先锋留影”红色品牌,走进企业、社区,为党员们免费拍摄红影集;美食社、墨砚社等15个社团组织,开展了红色手工艺品展、关爱身边保洁员等特色活动;多家教育机构联合开展了“党旗下的少年”活动,它们成立了“少儿教育红联盟”,每个机构都开设红色教育课,旨在通过孩子带动整个家庭,辐射更多的人,增强大家的爱国情感。
  今年,商圈党委继续创新组织形式、丰富党员生活,打造了新的商圈红色品牌,组建了一支以华艺党支部人员为主的红色乐队,在市政府广场、环翠楼公园、红色教育基地、企业、学校各个角落唱红歌,开红色晨会,宣传红色文化。
  截止目前,企业社团已自主开展学习、讲座、公益活动近百场,受惠近千人次。
阵地开放
搭建“一核多点”党建群

  环翠楼街道商圈党委投资40余万元,对环翠楼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进行扩建升级,服务阵地面积由300平米扩建至380平米。
  按照打造精致商圈的工作理念,以网格管理为载体,在精细服务上下足绣花功夫,加强资源配置和力量统筹,促进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商圈党委坚持共建共享理念,用党建这根红线贯穿, 整合多方资源,将原本内部空间无人利用、宣传效果不佳阳光房样板间,打造成配有红色知识牌、红色书架、微波炉、饮水机、冰箱等服务设施的“共享空间”,免费供商圈党员读书、座谈交流,也为职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和市民使用,阵地作用发挥明显。
  同时,协调开放室内会议室、广场活动室等多处场所,搭建“一核多点”的党建阵地群,做到党员学习有组织、活动有场地。在商圈里,有着诸多“红阵地”,比如亮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迎商圈党员回家的“寄语墙”;营造红色文化氛围,释放商圈红色能量的“红色加油站”;凸显党建引领的政治内核的“企业荣誉墙”、树党员典型,引导商圈党员学先进力量的“党员先锋墙”;为党员自我提升和理论知识学习的提供阵地“红心SPA”。
  目前,19个共享学习教育阵地、12个户外活动场所投入使用,筑起了商圈“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党建新高地。

  “以瓶为地,看花里乾坤”三八节商圈插花活动。
  为了让企业感受到商圈党委的关心和重视,商圈党委开展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