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来了 时尚向哪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13日
  □李康宁
  “我从不考虑未来,因为它来得太快了。”面对汹汹而来的大势,爱因斯坦不悲不喜,无欲无争。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科学家的眼界与定力。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仿佛置身于一架过山车之上,每逢弯道便努力抓紧,以便不被离心力甩出轨道。于是大家在好奇兴奋之外,不免在心底略略泛出一丝惶恐——明天,该怎么办?
  10年前,旅行基本还是“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组团出游时代。但后来,“诗和远方”让大家不再苟且于旅途的嘈杂与疲劳;海量的攻略信息、便捷的预订方式,让大家有了“说走就走”的冲动。
  无数传统的经验、秩序都被消解和重构。巨大的自由度,让旅客们更加挑剔。虽然大家的消费能力都在增长,但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穷家富路”的理念正在改变。而随着人们旅行经验的不断丰富,一些缺少特色的线路景点,已经很难吊起胃口。出游的人越来越多,钱却越来越不好挣,成为当下旅游业的共识。
  更让人目不暇接的是,“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这些命题,还没有找到一个照方抓药的通行之法,而5G已经来了。一些观点认为,新技术会给文旅行业进行新一轮的产业重构。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游客可以通过VR、AR技术,直接在家游览景区和博物馆;而且,技术赋能会让大家有“增强现实”的体验。
  我的同事,拥有多年专业经验的旅游记者老乔认为,新技术要尊重,但也不必盲从。他认为,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活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都不可能取代“我在”的价值。
  诚哉斯言。
  上周末的端午假期,去济南百花洲附近的“小南湖夜市”转了一圈。初夏的晚风吹来隐约的歌声,也有新酿啤酒的味道。老相机拍下的老风景,模糊而又清晰地记载着时间的刻度。
  策划人木影告诉我,“小南湖夜市”和之前的“流杯池游园会”一样,希望在传统文化和先锋文化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一种属于济南的,“市井气脉”的顽强延伸。
  以亲身的观察体验,首先这个夜市不缺人,流量可观。而且来逛的人非常丰富,有先锋文艺小青年,也有附近的老人。这或许证明,来的这些人虽然身份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有对“夜市”这种组织形态、或是文化系统的迷恋。
  没有一个虚拟现实能够同时营造出味道、温度、声音等如此丰富的元素,并准确直接地触达内心。作为社群动物的人类,所需的也绝不仅仅是华美的风景。我们喜欢看大片,看炫目的动作特效,但最重要的,或许是身边有人陪伴。
  当然,5G会改变我们。比如会更精准地传播体验,让气场相近的人和景物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但无法取代同程作伴的亲切,途远必达的决心。
  传统,其实是不断积累的时尚;而正在发生的一切,也将在更远的时间维度上成为传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