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走在前列

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脑卒中防治工作纪实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18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鹿青松

  夏的北京,天清气朗,花香袭人。5月17日-19日,全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九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出席会议并讲话。聊城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赵金星,聊城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胜军,市脑科医院院长王继跃携20余名脑科医院神经内外科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盛会。
  作为国家级卒中大会上的“常客”,此次大会,聊城市人民医院、市脑科医院收获满满——2018年全国脑卒中防治综合排名第五;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胜军被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优秀院长称号”;市脑科医院院长王继跃当选为“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副会长,所著论文获得全国脑卒中防治百篇优秀论文司南奖,并分别在“脑脊髓血管病符合手术论坛”和“缺血性脑卒中外科治疗论坛”上授课;市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张利勇教授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颅内动脉瘤论坛”进行了授课;市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崔庆轲当选为全国脑卒中防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王继跃、张利勇、刘卫东、崔庆轲被聘请为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督查专家……一连串的荣誉和成果,标志着医院在脑卒中防治工作已经走在了省市乃至全国的前列,同时也彰显了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为全国脑卒中防治工作贡献的“聊城智慧”及“聊城力量”。
  起步早,亮点多,技术力量雄厚,群众获得感强,是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上一大特色。
  一种探索
化为一份亮丽的答卷

  地处鲁西的聊城市是脑卒中的高发区,由此而引起的脑卒中(脑中风)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花费高的四高特点,给社会和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家庭不堪负重而致贫、返贫。这成为王继跃团队心中的民生痛点。责任源于“救死扶伤、造福百姓”的医者初心。2001年,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江北较早的脑系科医院)建院之初,常期从事脑血管治疗和干预的王继跃教授,便心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作为探索和主攻的方向,同时也作为一道必答题。而在当时,我国每年开展的CEA手术只有200例左右,并且能够开展该项手术的医生不足10人。
  顶住压力,坚毅前行,探索的艰辛与汗水次第浇灌出一份亮人眼目的答卷。
  2004年,医院建立全市首家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系统治疗脑血管病;2007年,医院组织建立了由王继跃领衔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攻关小组”,成员包括血管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超声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科室人员。该小组为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到北京宣武等知名医院学习。2008年,在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脑科医院成功开展了全省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2012年,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4家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培训基地之一,国家脑防委授牌的34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之一;?2015年,医院被授予全国首批15家“高级卒中中心”之一,牵头成立区域脑卒中防治联盟,带领全市及周边30余家医院协同开展工作;2016年被评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先进单位,承担国家“十二五”脑血管病攻关课题。2017年医院成立了脑系科,开通了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多学科协同,改原来的串联救治模式为目前的并联救治模式……
  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使脑科医院在脑卒中治疗上技术手段更加丰富,其中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急性脑梗塞超早期动静脉溶栓与取栓、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动脉瘤以及动静脉畸形栓塞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这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技术,使脑卒中患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治疗和服务。迄今已为700余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溶栓和取栓治疗,80%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神经功能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一条通道
打造生命转机的方舟

  众所周知,脑卒中病人的救治,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比赛。为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016年,聊城市脑科医院着手打造“绿色通道”。该院神经内科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急性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所有救护车上装配了无线移动医疗指挥监控系统,使值班专家能通过视频评估病人病情,提前安排就诊流程,通知相关专业做好抢救或手术准备。病人到达急诊后,颅脑损伤有手术指征者直接手术,符合溶栓条件的立即为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在该院,所有流程按应急机制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救治服务,尽一切努力保障抢救时间。对发病4.5小时内“黄金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急性“中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6年,脑科医院进行学科融合,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医疗资源,在脑科医院成立脑系科,积极推进全市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与县级联盟医院和乡镇基层医疗单位组建不同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培育卒中防治中心。2017年,开通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颅脑创伤”两个绿色通道,脑系科与周边30家医疗机构联合,建立起晋冀鲁豫边区神经外科联盟,打造了冀鲁豫边区聊城市急性脑卒中黄金三小时救治服务圈。
  2018年底,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被中国卒中大会树为“聊城脑科模式”。
一张网络
构建起全面防治体系

  上医治未病。市脑科医院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聊城市人民医院为依托,在聊城市卫健委等主管部门鼎力支持下,充分发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专业的优势,积极探索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成为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先进单位”,推进脑卒中预防、健康教育、急性期规范救治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目前已初步建成“冀鲁豫边区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全市及周边近30家医院加入“脑卒中急救服务圈”,服务范围辐射冀鲁豫边区,形成冀鲁豫边区完善的急性脑卒中救治网。
  迄今,脑科医院紧紧围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预防为主、宣教先行”的16字方针,加强组织、制度、区域防治、院内综合救治、信息评价等五大体系建设,脑卒中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5月18日,王继跃又代表脑科医院与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功签约,成为“互联网+国家心脑血管病联防共治中心”单位,今后将通过与国家卒中抢救远程指导中心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强脑血管病防控体系建设。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以这种“责任担当、志在当先”的勇气、信心和决心,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在未来的脑卒中防治工作中,必将取得更加耀目的业绩,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技术高峰,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技术高峰。

  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移动CT卒中救护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