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采油厂转变油藏经营管理理念,优化开发运行机制

难动用区块变身经济可采储量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19日
  两年前,为提高单井产能、降低工程造价,胜利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的全新模式,让河口义184块由昔日的“难动用”,摇身一变成了经济可采储量。今年,河口采油厂在全面总结义184块的基础上,相继拉开了富台潜山油藏、渤南义74块的合作开发序幕,让油藏经营理念和开发运行机制变革,推动更多的难动用油藏成为经济可采储量。
  本报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包正伟 董艳


名副其实的“难动用”
  统计数据显示,义184块义184-1井和义178-斜2井日产油量稳定在13吨、45吨以上,自去年年初投产至今,累计生产原油近三万吨。
  这两口油井持续效益稳产绝非偶然。早在2013年,河口采油厂便在义184块所在区带投产过一口初产上百吨的油井,但产量一直稳不住,递减很快。后来,因为产能、工艺配套、经济效益等种种原因,该区块一直未能有效动用。
探究义184块,绕不开义171块,两者的关系要从2012年说起。当时,在渤南油田义176-渤深4块沙四上亚段,义184块和义171块被同时发现,合计探明地质储量达到3000万吨。
  这一区带的油藏具有含油井段长、油层埋藏深、层多且薄、储层物性差等特点。经过一番科学的评价,河口采油厂选择先动用油藏分析研究更透、油藏条件好、建产把握更大的义171块,而把义184块放在了后面。
  2013年,义171块设计开发成本90美元/桶,动用地质储量236万吨,预计新建产能近4万吨。当时,河口厂在义171块打出的一口初产日油超过100吨的油井。然而好景不长,这口井的产量便急剧下滑。虽然后期配套了水驱补充能量等措施,但递减态势依旧。
  地质技术人员分析,当时采用的压裂技术适应性不够好,油层保护措施有欠缺,后期的注水补能采油工艺也未能奏效。更被动的是,到了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让这个区块直接进入了效益不达标区。
  技术不过关、工艺不配套,再加上效益评价不达标,近3000万吨储量陷入“冬眠”,义184块成了名副其实的“难动用”区块。
“唤醒”储量
  按理说,一个区块的储量动用不起来,对河口采油厂而言,不会有太大影响。可实际情况是,经过几十年的高效勘探开发,常规增油措施在老区老井已普遍应用,高投入高效措施摸排难,能有效动用的储量已经越来越少。   没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有效接替,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为继。面对油气主业创效的困境和压力,河口采油厂瞄准了全厂6000多万吨的难动用储量。
  虽然暂时动不了,但要为“管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打好提前量。2017年,胜利油田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关于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的战略合作,打破了难动用油藏转化为经济可采储量的僵局。两年来,一份份可喜可贺的成绩单也印证了这一决策的科学性。
  基于义184-1井和义178-斜2井的成功探索,2019年,河口采油厂联合胜利工程公司难动用项目部,综合运用地震属性储层预测、裂缝描述、电缆桥塞多段压裂,以及特低渗CO2混相驱开发技术,优选义184块展开深度合作,规划动用含油面积3.78平方千米,设计井位30口,开发成本50美元/桶,地质储量508万吨,预计新建产能7.81万吨。
利益共同体合作开发
  “以往,工程公司是挣打井的劳务工程款,现在是挣油井的效益油。”河口采油厂地质技术人员坦言,合作开发让工程公司和采油厂成为利益共同体,单井建产速度越快、效益产量越高,工程公司的收益自然也越高。
  在合作开发模式下,义184块被“大包”给工程公司,采油厂只需等着“拿钥匙”即可。但在此过程中,河口采油厂也全力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基础研究、方案优化、地面配套保障工作,各尽其能让油藏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
  在负责的生产保障环节,河口厂坚持“强化协调、全力支持、共同攻关、实现共赢”原则,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运行机制,定期与工程公司结合投产方案、优化作业流程,超前运行地面管网、电网、水网配套保障工作,及时优化道路、井场等生产衔接工作,让单井投产速度快、效益高。
  在合作开发初期,河口厂就主动处理施工问题10项。其中,针对义184块新井单井多油层压裂施工,现场配液清水需求量大等难题,采油厂积极协调供水公司,通过铺设供水管道、辅助罐车拉水的方式,保障了9口油井、59个油层的压裂施工,节约运费98万余元。
  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截至今年5月底,义184块已经投产10口油井,平均单井日油19.1吨,超过标定产能。
  其长远意义在于,通过转变油藏经营管理理念,优化开发运行机制,让难动用储量最大限度转化为经济可采储量。据了解,通过总结和借鉴义184块的成功经验,河口采油厂富台潜山油藏、渤南义74块难动用储量的合作开发也已经拉开序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