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被评为“济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21日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周刊
2019.6.21
B05
星期五
  本报济宁6月20日讯(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张勇 高爽) 近日,济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举行,济医附院被济宁市关工委、市文明办评为“济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医院党委书记司传平被授予“济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多年来,济医附院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自2005年以来,开展了“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活动,每年免费为100名来自全国特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儿实施手术,截至目前,已为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639名先心病患儿成功进行了爱心手术。
  济医附院还开展了其他未成年人救助活动,作为唇腭裂公益组织“国际微笑列车”项目定点机构,已经为2363名患儿完成了“微笑列车”唇腭裂修补手术,让这些孩子们重获新生和微笑。儿童康复科还承担了国家“0-6岁脑瘫、智障抢救性康复项目”,国家“七彩梦康复救助项目”等,完成情况多次受到省残联检查组专家赞扬,截至目前已为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745人次实施康复治疗。
  作为山东省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医疗单位,该院积极推进项目的开展,使患有先天性结构畸形的儿童获得及时救治,内分泌科开展了“矮小儿童增高夏令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讲坛”等生长发育知识宣传活动,开设生长发育平台微信公众号,创建了“山东省矮小症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沙盘治疗室等,通过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已累计辅导未成年人2870人次。
组建康复科,推广中医特色疗法 济宁市中医院医生李鹏千里援渝,留下“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本报济宁6月20日讯(记者 褚思雨 通讯员 王碧辉) “我一直有去基层锻炼的想法,也想结合当地的特色疗法推广中医,家人一样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从2018年12月4日至2019年6月3日,从寒冬到盛夏,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济宁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李鹏带着多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及愿望,踏上了奔赴重庆市万州区医疗扶贫的道路。在那里,他倾力普及中医知识,组建康复科,让脑病科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真正服务当地百姓,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中西医结合医疗团队。
  “我去的卫生院规模较小,医疗人员的临床技能普遍较低,中医诊疗水平十分薄弱。”刚从重庆医疗支医回来的李鹏告诉记者,初到重庆市万州区铁峰乡卫生院时他就表示,要从他最熟悉、最擅长的地方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经过考察,他发现当地在中医康复保健这一块还是空白,尤其是在中风后遗症和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上。在铁峰乡卫生院的热切支持下,李鹏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组建康复科门诊,专门为失眠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等慢性疾病上将中西医治疗有机结合,并新增6个服务项目,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与当地百姓的良好口碑。
  “康复科建立之初,我和当地同事一起坐诊,从理论到临床实践教医护人员开中药处方,还一起下乡义诊进行宣传。”在李鹏看来,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同时也填补了铁峰乡卫生院康复保健方面的空白。
  半年的支医生活,李鹏将自己所掌握的中医院特色疗法倾囊相授。在他的指导下,当地卫生院已掌握耳石复位手法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穴压豆预防治疗头痛、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症等慢性病症;中药塌渍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中医特色疗法;还开展了三九三伏贴,用中医知识为当地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支医期间,李鹏还把疑难杂症利用互联网将济宁市中医院与铁峰乡卫生院联系起来,通过微信、网络教学等方式将医疗、教学、科研集为一体,提升当地中医科、康复科、全科医学科等诊疗能力。并定期为院内临床医生开展讲授有关中西医结合临床知识,先后授课《中风后遗症的治疗》、《高血压各种情况下的选药策略》、《头痛病的诊断思路》等10余次,提高了卫生院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水平。
  支援结束临近返回时,当地百姓以及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十分不舍,一直找他看病的村民李大娘,在老伴的陪同下拄着拐棍去找他,泪流满面依依不舍。李鹏说,看见李大娘中风偏瘫的肢体肌力有所恢复,摆脱轮椅,拄着拐棍自己活动,心理很安慰。“有很多不舍,尤其放不下那些我治疗过的患者们,以后会经过微信等方式和他们经常沟通交流。”李鹏表示,和当地医务人员和老百姓结下深厚的情谊,以后会一定会竭尽所能继续帮扶他们。
  李鹏(左三)在当地卫生院坐诊。
高考后放松的同时 也给身体素质加加分
  本报济宁6月20日讯(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杨聪伶) 高考结束,学子们从三年紧张忙碌的状态中突然放松下来,生活也容易变得不规律。如何在高考过后,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更显得尤为重要。
  济宁市疾控中心提醒,首先,要和紧张的情绪告别,不管考的如何,都有一个好的心态,轻松愉悦的心境。还要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透支健康。
  饮食方面要保证三餐规律,选择低盐、低糖、低油饮食,同学聚会,升学宴接踵而来,还需量力而行。管住嘴,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不吸烟、不饮酒,保持合理膳食。冰镇饮料、雪糕等也勿多食,以免伤及脾胃。
  暑期来临,游泳一定选择正规的泳池,以免出现交叉感染,更不要到野外水库或者湖里擅自下水,避免溺水伤亡。此外还应适量运动,气温虽高,也要在清晨或傍晚坚持散散步、打打球,慢跑或骑车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方式,能很好地锻炼机体的心肺功能,有益身心健康。
邹城市人民医院爱心救治云南省无助重症患者 “这就是你的家,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本报济宁6月20日讯(记者 李锡巍 唐首政 通讯员 扈林 孔海霞 陈伟) 近日,邹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到了千里之外云南省安全返乡陈女士的平安电话,她在电话中再次感谢全科人员的救命之恩和精心照顾。
  原来,42岁陈女士原籍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在济宁生活多年了,十几天前,因深度昏迷被紧急送到邹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科室诊断为脓毒症休克,合并慢性肝病、肝昏迷、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医护人员在全力抢救中准备和护送的人沟通时,却发现谎称是陈女士朋友的人都不见了。
  一边是生命垂危的患者,一边是急需完善的诊疗流程,科室负责人一声令下:无条件抢救!吸氧、引流、补液、止血、保肝……几个小时后,陈女士身体体征有了很大改善。24小时,医护人员一刻不敢掉以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继续完善输血等治疗措施,经过一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陈女生病情趋于平稳,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孤身一人,离家在外,科室医护人员对陈女士多了份牵挂和关注,每天查房、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实施心理和药物治疗,没有亲属陪护的日子,医护人员就成了她的家人,大家每天变着花样的一日三餐送到床前,喂汤喂饭,还送上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有时间就陪她聊天疏解烦恼。
  十多天后,陈女士逐渐恢复健康,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她终于和家人取得了联系,陈女士的妹妹得知姐姐患病住院后,心急如焚,立即从2700多公里外的云南赶赴邹城。出院时,陈女士心情非常高兴,对挽救自己生命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更是依依不舍,她饱含热泪,与大家一一握手拥抱,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出品:健康融媒新闻事业部 编辑:唐首政 组版:李腾 校对:周惠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