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多部法律草案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拟写入固废法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26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继续审议疫苗管理法草案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等,首次审议社区矫正法草案、密码法草案等。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夫妻债务“共债共签”
拟写入民法典

  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拟将夫妻债务“共债共签”原则写入其中。
  草案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夫妻共同债务制度属于民事基本法律制度,涉及对夫妻一方财产权利、夫妻另一方财产权利与债权人债权之间的三方利益平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表示,通过民法典完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有助于统一法律适用,避免司法实践中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出现困难和混乱。
擅自转移危险废物
增加拘留处罚措施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25日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草案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完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制度,如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用记录制度,补充完善查封扣押措施等;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制度,如强化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的责任,要求其建立、健全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的要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
  草案规定,健全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制度,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完善其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制度,如进一步完善了秸秆、废弃农用薄膜、畜禽粪污等农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污泥处理处置等管理制度等。
  草案对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工业固体废物,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增加了按日连续处罚的规定,对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增加了拘留的处罚措施。
异常反应补偿
应及时、便民、合理

  备受关注的疫苗管理法草案三审稿25日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主要修改、完善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疫苗委托生产、疫苗信息公开等内容。
  草案三审稿进一步明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范围实行目录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规定,补偿目录范围、标准、程序由国务院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另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应当及时、便民、合理”写入草案三审稿。
  同时,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修改:明确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对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加大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的罚款处罚力度;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增加规定行政拘留。
  此外,密码法草案2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草案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窃取他人的加密信息,不得非法侵入他人的密码保障系统。 据新华社、中新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