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持续“引人才 建平台 优服务”

全力打造人才高地“高新样板”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26日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编辑:李蕊 组版:曾彦红 校对:邓超
重点
C02
  济 宁 国 家 高 新 区
  本报记者 王博文 通讯员 段亚洲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引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设专业化科技创新与人才载体平台、优化普惠式企业人才服务环境等举措,加速推进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蓼河英才港建设,促进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前不久,高新区被评为全市2018年度“双招双引”招才引智工作突出县(市、区)。

  搭建就业平台,助力人才发展(资料图)。
  向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颁发证书(资料图)。
  引育高水平人才团队
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日前,济宁中科先进院院长李卫民等专家收获了济宁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奖励津贴。副院长王海滨等人也被颁发济宁市第八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据了解,高新区有11人获评第六批、第七批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获评市第八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我们积极完善人才服务的各项工作,2018年累计为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及中青年技师发放补贴247万元,依托人才公寓为600余名人才提供安居保障。”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才工作处副处长刘媛媛介绍,在全面释放人才改革政策红利的同时,高新区陆续开展系列对接活动和各类申报工作,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暨科技副职走进济宁高新区专题对接会”,组织2019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申报工作,组织开展2019年度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申报工作……通过此类活动和工作的开展,不断引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当前,高新区在高水平人才团队引育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8年,高新区新引育“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外国专家1名,新获评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8名、齐鲁首席技师5名及其他省市级重点人才工程15名。开展海外双招双引活动,签订5名海外引才专员,全职引进外国专家1名,新建立如意-伦敦、米兰海外研发中心,形成“企业人才飞地”。2019年1-5月份,高新区直接培养获评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名、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名、市创新领军人才4名、市产业技能拔尖人才4名、市产业急需中青年技师12名、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389名,柔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5名,为产业集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提供了智力支撑。
建设专业化载体平台
实现持续引才聚才

  为持续引才聚才,高新区创新工作机制,致力于搭建专业化科技创新与人才载体平台。
  探索“人才+项目+资本”引资引智联动模式,支持建设生命科学中心,重点打造2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为顶尖人才(团队)提供创新平台载体。实施大院大所院校“一对一”计划,与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组织开展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省级专家服务基地、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十强产业专家精准对接行动计划、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从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专家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构建、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开展等方面深入剖析,提报人才项目5个。
  计划搭建产业园区与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形成产业园区、高层次人才与市场服务主体之间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为高质量人才项目落地提供平台支持。召开“一区十园”科技创新与人才载体平台建设专题培训会,在科技创新与人才载体平台政策解读、高企认定、知识产权和对上争取申报操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
  “今年1-5月,高新区获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2个。”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副主任邱爽介绍,此外,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已完成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在申报过程中。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构建人才服务高新样板

  在充分发挥环境引才育才、平台聚才成才效应的前提下,高新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加速构建人才服务的高新样板,真正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通过开展全区企业高端专业人才缺乏问题调研工作,形成了《济宁高新区人才现状与人才发展环境分析报告》。
  组织开展全区“春风行动”暨“春风送岗”系列招聘活动,全区生物医药与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以及赴外高校系列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及求职者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人才引进成果颇丰。
  此外,人才综合服务大厅内配备了专职服务人员,提供审批、服务、评估、人才交流、技术交易等服务,对人才服务事项落实“代办制”和“一次办好”,推行“全市业务通办”一体化服务模式,形成人才宜居宜业新环境。
  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罗会涛表示,下一步,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将联合区经发局与科创局,更大力度、更深入地挖掘符合申报要求的优秀高层次人才,积极做好对接服务工作,确保更多有冲击力的高层次人才申报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同时,还将承接好市人社局在人才流动、技能培训等各项公共服务事项,向全区各类人才提供更优质、更完善、更便捷的服务。通过持续加大全区科技与人才投入,确保在全市招才引智工作中争先进位,形成人才生态圈建设强大合力,全力打造人才改革先行区。

济宁高新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9名工作人员 7月5日起报名,想当老师机会多
  本报济宁6月25日讯(记者 王博文) 24日,高新区人事劳动保障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发布了《2019年济宁高新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本次,济宁高新区共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9名(不含儒学专家)。其中,综合类3人,教育类119人,卫生类17人。
  记者了解到,应聘人员年龄应在40周岁(含40周岁)以下(1978年7月5日以后出生)。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2019年应届毕业生,应聘前须与签约单位解除协议或经签约单位同意。济宁高新区在编教师不允许报考高新区内招聘岗位。
  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可分别按照全日制高职(大专)、本科毕业生应聘符合条件的岗位。
  本次报名采取统一时间、网上报名、网上初审、网上缴费的方式进行。报名时间为7月5日9:00-7月8日16:00,查询时间为7月5日11:00-7月9日16:00,报名网站为济宁高新区网站(http://www.jnhn.gov.cn)。应聘人员在报名查询时间截止前登录报名网站,查询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后,进行网上缴费和打印准考证,缴费时间为2019年7月5日11:00-7月10日16:00;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19年7月22日9:00—7月27日。
  笔试时间为7月27日上午9:00-11:30,笔试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综合、卫生和教育三大类,各类均考一科。笔试成绩及拟进入面试人员确定后,在济宁高新区网站公示。经资格审查具备应聘条件的,进行面试。其中,教育类采用说课的方式进行,按报考学段学科分组,本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主要考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实现教学目的,组织课程实施,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能力;卫生类面试采用专业答辩的方式进行,本人抽签确定专业答辩顺序,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安排同一考评组;综合类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本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面试成绩及考试总成绩在济宁高新区网站公示。
  经考试、考察、体检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在济宁高新区网站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此次招聘工作的有关通知、公告、公示将在济宁高新区网站(http://www.jnhn.gov.cn)公布。

  扫码看招聘简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