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一个人,解救一个家

双山医院打造高水准康复服务中心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28日
  医护人员下村为患者指导康复训练。
  肢体瘫痪、卧床不起、失语、行动不便……脑中风后遗症是许多家庭面对的难题。随着这类的患者越来越多,康复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双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山医院)领导班子考虑到此类患者逐年提升的现状,成立康复服务中心,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和赞誉。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石剑芳 通讯员 宋明

成立4年多
收治患者1800余人次

  “在双山医院做了俩月的治疗,我母亲居然自己走出了医院,难以置信,最开始只是试试看的。”家住绣惠街道的刘月凤突发脑梗,入院时无法站立行走。经过两个月的系统康复,刘月凤患侧肢体肌力已经基本恢复。
  该院康复科于2016年4月成立,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主治医师1人,康复治疗技师4人,针灸推拿师2人。主要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如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等),脑外伤后遗症,四肢骨折术后康复,各关节、肌腱及韧带损伤康复,脊髓损伤,颈肩腰腿疼,面瘫等疾病。
  开展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传统中医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等)、康复工程(假肢装配及训练、辅助用具装配及训练)、理疗(烤电、高、中、低频电疗等)、心理疏导、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护理指导等治疗项目。其中,悬吊技术、言语吞咽治疗、下肢减重模拟机器人、肌内效贴布技术等特色康复项目,效果显著深受患者欢迎。
  该康复中心一直秉承“康复一个人,解救一个家”的宗旨,成立以来1800余名患者通过该中心的康复治疗,极大促进了机体功能恢复,弥补或重建了功能缺失,也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其重归社会树立了极大的信心,并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环境、设备双提升 
打造综合康复服务中心

  为满足辖区及周边患者日益增长的康复服务需求,该院在上级单位及领导支持下,在2019年3月份开始对医院五楼康复科修建提升为康复服务中心。
  安装直达5楼的无障碍电梯;五楼东侧空闲区域改建钢化玻璃框架阳光房,供残疾人休息、晒太阳;西边空地改造成业务用房,增设蜡疗室、言语功能训练室、吞咽功能训练室、作业疗法功能训练室和治疗室各一室。
  在提升康复环境的同时,康复中心也引进了多功能组合训练器(八件);言语治疗仪,治疗、评估各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治疗仪,对饮水呛咳、进食缓慢、颊部积食等有特效;手功能综合训练桌,针对上肢功能锻炼;全自动蜡疗机,专治关节挛缩、关节疼痛、肌肉疲劳、肌张力增高;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和温热电灸综合治疗仪等更加先进的设备。
“社区+居家”康复服务
铺平残疾患者康复路

  根据区残联、区卫健局的安排部署,该院成立了残疾人康复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康复师、针灸推拿师等专业人员组成,下村入户到符合社区(居家)康复条件的残疾人家里实地走访筛查,专门负责“居家+社区”康复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精准服务。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档案,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
  团队工作人员完成了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评估,及时把需求情况上报区残联。目前共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有,助行器3台、轮椅18台、高背轮椅1台、电动轮椅1台、拐杖22个、手杖1副、烤灯18台、坐便器2个、助听器1副、扶手床1张、假肢1副。
  另外,在康复服务的过程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精准康复服务,共为738位残疾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入户筛查评估,并签订服务协议共738份,签订率100%,根据签约服务协议要求,对他们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精准康复个性化服务。
  技术力量过硬,服务态度优良,视病人如亲人,经双山医院康复服务中心治疗的患者遍及章丘各镇街、高新区、滨州、淄博等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康复中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医院的品牌科室。”邵军告诉记者,下一步该中心将积极进修学习,不断引进更加有效的康复诊疗技术,打造高水准的康复服务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