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精准实施“双招双引”,助推高质量发展

为“三次创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19年06月28日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编辑:李蕊 组版:曾彦红 校对:邓超
要闻
D02
  济 宁 国 家 高 新 区
  培育高水平招商团队
提高招商引资能力

  在伊顿工业四期项目的厂房里,新投产的高端气门生产线正在生产。作为高新区2018年的重点项目之一,伊顿工业四期项目的投产,为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新的动能,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为了更好引来适合高新区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我们设立了专业的招商产业部和招商派驻机构,重点打造六支专业化的精英招商队伍。”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徐廷福介绍,高新区还出台了招商引资“黄金9条”,设立招商专项基金,激励社会化招商,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升级。
  近年来,为推动高新区“双招”工作再上新台阶,高新区积极开展“双解双促”活动,加快推进企业内生项目建设,促进本土企业延链扩能,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同时,高新区投资促进局设立的招商产业部和招商派驻机构面向国内外选聘了28名企业董事长、政府驻国外首代、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为首批招商顾问,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广泛介绍招商信息,引进优质项目。
  有了好的招商渠道,高新区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强势推进招大引强。截至今年4月份,高新区在谈项目达31个,总投资额297亿元,同比增长6%;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额151亿元;开工项目数6个,总投资52亿元。华润万象汇、强生新药、海尔硬创、长城汽车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项目进展顺利。北大环保产业基地、碳化硅半导体等辐射性强的大项目顺利开工,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探索多元化招引方式
双招双引有实效

  “今年,我们将突出精准招商和专业招商两个重点,利用我区现有平台优势,逐步拓宽招商领域,率先在‘龙头、虎背、豹尾’三种项目取得突破,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五大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徐廷福说,同时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立招商公司,进一步探索实行“招商+公司”的招商运作模式,突破市场化招引项目的路子。实施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激发内部招商活力,全力推动招商引资成为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开创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新局面。
  在专注“招商引资”的同时,高新区积极进行“招才引智”。牢牢聚焦“三次创业”使命,以建设蓼河英才港为总抓手、人才服务园为突破口、产才融合化为切入点,统筹广聚英才与本土育才“两种资源”,继续加快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2018年在高层次人才方面,新引育“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新获评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8名、齐鲁首席技师5名及其他省市级重点人才工程15名。在创新创业平台方面,新获批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与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1个、中国留创园最具成长性创业企业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机构1家、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1家。
  在充分发挥环境引才育才、平台聚才成才效应的前提下,高新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加速构建人才服务的高新样板,真正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本报记者 张慧 通讯员 张歌

  招商与招才相辅相成,好的项目落地,必然吸引人才落户。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紧盯“龙头、虎背、豹尾”三种项目,招大引强,不断引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为全区“双招双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前不久,在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济宁高新区取得了全市第四名,并荣获“双招双引”先进县市区。此外,在2018年“双招双引”工作考核中,排名位居全市第一。

  伊顿工厂内正在生产(资料图)。
济宁综合保税区监管保税物流仓库全速推进 助力济宁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
  文/图 本报记者 邓超 通讯员 李凤侠

  济宁综合保税区卡口与监管保税物流仓库项目,是济宁综合保税区项目中的重点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可供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共同使用,并具备海关监管、检验检疫、仓储物流、办公和信息服务等功能。目前,该项目倒排工期赶进度,全力全速向前推进,监管保税物流仓库主体施工已完成过半。

  保质保量加快建设
办公楼主体框架完工

  开土方、扎钢筋、灌水泥、轧路面……26日,走进济宁综合保税区卡口与监管保税物流仓库项目施工现场,占地9600多平方米的监管保税物流仓库从南北两端同时施工,向中间“合龙”。中间预留部分也已完成了地面基础施工,工人师傅们正搭设钢架、填充墙体。高耸的塔吊机在有条不紊的运送建材,建设现场紧张有序。站在已经完成框架结构施工的办公楼内部,可以看到正在施工的综合保税区监管保税物流仓库内部钢架密布,犹如巨大的蜂巢令人眼花缭乱。
  “监管保税物流仓库从地面到房顶的高度有十几米,之所以将钢管搭建的如此密集,主要是为了施工安全考虑。”济宁高新控股集团项目负责人郝天宇告诉记者,该项目可谓是一天一个样,所有努力只为确保按期完工。
  据了解,卡口与监管保税物流仓库建成后可供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共同使用,具备海关监管、检验检疫、仓储物流、办公和信息服务等功能。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三层办公区、一层仓储区,结构形式采用独立基础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并配套建有电器、消防、给排水、通风空调和建筑智能化等设备设施。
  “从项目建设开始,我们就按照集团公司一线工作法的要求,‘沉在一线,干在一线’,确保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按时间节点早投产、早达标。”郝天宇介绍,目前,办公楼的框架结构已全部完工,仓储区主体施工也已完成一半,接下来还将进行内部墙体的填充。
  “保税物流仓库是储存已对外卖断结汇并向海关办完全部出口手续货物的专门仓库。”综合保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出口仓出口货物,主要是为了提高流通效率,减低各种成本,增强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保税仓是一个存放未交关税的仓库,就如境外仓库一样。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可以节省一大笔租金费用。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推进济宁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今年以来,济宁综合保税区正在稳步推进申建工作,加快入区项目建设并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区域经济总量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运行质量也在进一步提高,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园区。
稳步推进申报工作
拉动济宁外向经济发展

  “仓库完工后,还将进行卡口、围网、巡逻通道、检验处理场所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助力济宁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济宁综合保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宁综合保税区位于济宁高新区,东至德源路、西至荣昌路、北至崇文大道、南至钱塘江路,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为157万平方米。建成后的济宁综合保税区,共有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加工中心、研发测试中心、国际结算中心、维修服务中心、销售展示中心六大功能板块,主要提供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物流仓储、办公、信息服务等一揽子业务。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济宁高新区投资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外向度,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为支撑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拥有最齐全的功能政策优势,将成为济宁市招商引资、招揽人才的国字号“金字招牌”。吸引龙头企业入驻的同时,将会带动大量的配套产业入驻,使济宁成为高端产业聚集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极大地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此外,基于优质的国际贸易基础和加工制造、研发测试、商贸物流、贸易结算等领域优势,济宁综合保税区将重点打造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产业保税加工制造基地,并同步建设服务鲁西南辐射山东的保税物流基地,搭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进出口商品研发、交易、展示基地。

  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