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医

齐鲁晚报     2019年07月02日
  □孙葆元
  济南城昔日的南城根街上住着名医唐翔青先生,先生膝下只有一子,与我同校,谓之同学;以后又共事一家企业,谓之同事。由此,我深知小唐先生的学识与经历。正当他奋发攻读报考之秋,被一场运动阻断了理想,幸亏他是独子,政策使其得以留城,就在企业做了一名工人。
  守着一位名医父亲,小唐先生看了不少家传医案,对各种症候了然于心。中医诊病,无非是汤头歌诀,案上一枕脉枕,细切寸关尺,凭的是临床经验,算得上传统科班。自从有了医科大学,非文凭之外没有科班,小唐先生这个科班就过期作废了。他并不沮丧,别人可以做工,我也可以做得。企业领导听说小唐先生颇有些来历,觉得继续让他做工未免屈才,其时社会风气已经转向崇尚人才,遂把他调往医务室做了一名厂医。
  随着职称逐渐规范,小唐医生也开始外出进修,到大医院临床实践。一次,他兴奋地对我说,他可以做骨髓穿刺了,而且一针到位。我不懂医学,远不明白穿刺技术的之乎者也,但是掂出了一个基层医生具备的素质。
  企业换帅,前一批领导退去,新一茬领导上任,说前任领导的干部布局是吃“大锅饭”,要竞争上岗,于是所有在岗人员统统下岗,另写申请,重新聘任。
  于是,小唐医生下岗了。他的职位是厂医,“申请”的自然是厂医。全厂没有第二个有此专业技能者,所有人都认为此岗非小唐医生莫属,谁知新领导从外厂调进自己的连襟,堂而皇之入主医务室,小唐医生竟落得个下岗的下场。
  下了岗怎么办?人总要养家糊口,新领导又出新招,成立了一个“服务大队”,容纳下岗人员。规定曰:服务大队人员容留期限三个月,三个月内找不到岗,按自行辞退处理。在服务大队期间,承担全厂所有厕所卫生、甬路清扫、厂区修补等零活,免全薪,发生活费,等待新岗招聘。小唐医生进了服务大队,重新当起了工人,但是收入减去一半。不知他到底吃了谁的“大锅饭”,遭此报应?
  折腾了近三个月,服务大队的人员眼看着被辞退的限期日益临近,小唐医生得到“聘任”,聘任他到企业自开自食的一间酒店做保管员,管些杯盏叉勺、桌布椅套、厨具餐纸、酒品食材,可怜一位熟悉天麻生地、白芷黄芪的医生当起了海参鱿鱼、牛排猪肚的杂碎司令。
  凡事讲承包,工厂一位女团委书记承包了这座酒店,摇身一变,成了驰骋市场经济的老板。小唐医生顺理成章地成为女老板的属下。不知为什么,女老板看小唐医生不顺眼,总是找他的麻烦,麻烦找得多了,终于爆发,找了个茬严厉斥责道:不愿干拉倒,滚!
  小唐医生这回彻底下岗了,在南门桥头摆了一个夜摊,与妻子一起守着一盏电池灯卖些小百货之类,活得清苦。我几次去寻他,躲在黑影里远远地看着,他不像小商人,仍然斯文,我想告诉他斯文是挣不到钱的,但我还是止步了,怕他伤心。一次,在另一个场合与他见面,我劝他,你守着父亲的医案,何不来个“祖传秘方”之类行个医?他说,不行啊,哪有祖传秘方?只有辨证施治。况且,没有资格怎么行医?始终不动坑人的念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