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区实施“头雁引领”工程

激发乡村振兴动能

齐鲁晚报     2019年07月02日
  本报荣成7月1日讯(石炫 组宣) “花乡里音乐节”,在港湾街道西车村开演,至此花村不仅有颜值,还涵养了“艺术细胞”。前不久,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乡村振兴中国行>栏目以“山东荣成:花村出富贵,画村绘蓝图”为题,报道了管理区港湾街道车脚河村、牧云庵村发展花卉产业和绘画产业的故事。这一个个美丽乡村的美丽成果,是管理区突出党建品牌引领,实施“头雁引领”工程,激发乡村振兴动能的结果。
  近年来,管理区针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和工作突破口,提出实施“3030”农村支部引航工程,坚定不移地确立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3030”农村支部引航工程,即重点培植打造包括30个过硬党支部、30位“两委”带头人在内的“3030”村级党建品牌。通过压实街道党工委主体责任,推动建设农村过硬党支部。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在培育牧云庵、西车、东墩、东岛刘家等村居特色发展已具规模的基础上,打造了“支部+合作社”“支部+乡村旅游”“支部+红色教育”“支部+征信管理”等党建品牌,充分展示“头雁效应”,激发了全区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发展活力。同时,管理区根据各街道、各村(居)实际情况,大力实施“一村一策”推进村党组织赶超提升工程,就是按照“一村一策、挂图作战”要求,提升村级党组织领导力和服务带动力,培养一支过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落实“四个优先”发展要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其中斥山街道盛家村(社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东山街道崮山前村党风带民风、宁津街道留村发展特色旅游等一批村居的党建经验作法,在全市推广,成为荣成市乃至威海市的先进典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区已打造出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宁津街道就打造出5个威海市级示范村,占威海市的四分之一;全区入选全国传统村落6个,占荣成市的近一半。
  管理区还切实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重点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培养对党绝对忠诚老实,理想信念坚定,时刻同党中央、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带领广大群众集体致富的“领头雁”。区党工委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和“双提”工程,大力培养一批奋发进取、迎难而上、乐于奉献的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选派第一书记、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到江浙等南方省市学习考察、邀请专家授课、与院所结战略联盟等方法,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技能和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士气。
  自管理区实施“3030”农村支部引航工程以来,如今像刘俊军这样的“领头雁”,在石岛已远远不30名,这个优秀群体正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振兴”。今年“七·一”前夕,管理区党工委推荐刘俊军等8名支部书记,为荣成市农村优秀党组织书记,对他们的事迹在《渔都石岛》报设专栏专题宣传,大力树立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造就更多的时代先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