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做成建设“品牌学校”突破口

——访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校长孙广益

齐鲁晚报     2019年07月05日
  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校长孙广益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
  在长清张夏,有一所地处僻壤的初中学校,她的语文教学水平远近有名,乃至在整个济南市都名列前茅,前段时间该校现教导处主任,原语文教研组组长杜兴花还在济南市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为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为什么这所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如此之高呢?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校长孙广益。孙校长介绍,该学校在语文学科上把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专门成立了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小组,其“触发、感悟与写作教学”课题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认可,并发放结业证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梅   

让语文教学
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

  “学校在1年里打基础,完善工作制度,2-3年快提升,4-5年创品牌学校,逐步打造出‘学生向往、家长满意、教师愉悦、社会认可’,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地方名校,让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孙广益表示,学校特意将三位语文学科的引领者,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培芝、教导处主任杜兴花、语文学科主任黄新合理分配在3个级部,另外搭配老中青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记者了解到,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2014年成立了教研组,教研组组长杜兴花通过开展语文学科教研活动,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各个角落变成了语文素养的展示场所。学校教研组决定先把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多读书多写作,其次学校举行了快乐作文大赛等活动,目前,学校的作文大赛已经举办了十四届,学生作文在各个级别比赛中获奖的每年可达几十人,而且学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获得过区级以上的作文辅导奖。
抓住“老师”
这个教学工作的牛鼻子

  孙广益自从2017年12月来到长清区第三初级中学担任校长后,他认为只有优秀老师才能培养优秀学生,所以他一直把老师的专业成长放到重要地位,所以特别注重给老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他认为,只有老师眼界开阔了、知识面广了,才能把学生教得更好,其实最受益的还是学生。他要求,每次学习回来的老师都要分享学习经验,好让更多的老师从中受益、开阔眼界。“学校主要工作是抓两人的提升,一是老师,二是学生,大家通常可能觉得抓学生最为关键,但是我认为还是抓老师最关键,一个优秀的老师肯定会想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抓住老师的工作就相当于抓住了牛鼻子,只有老师的工作做好了,他就会主动的,千方百计做学生工作,学校的工作就好进行。”孙广益表示,为了能让老师后顾无忧地教好学生,首先要改善好老师的日常生活条件。
  为此,学校严抓食堂管理,把经营者的利润降低,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让老师和学生得到实惠。孙广益说,学校为了尊重老师,专门给老师设置餐厅改善就餐环境,提高饭菜质量,现在老师们都喜欢留在学校吃饭,有的老师一天三顿饭都在学校吃,其实这样老师就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学生在一起。
“2+5”让学生
成为课堂的主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长清第三初级中学地处农村,部分老师因循守旧,教学观念滞后。具体表现在老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讲。“以教定学”的方式,让学生们丧失了学习兴趣,上课走神溜号,完成作业被动。孙广益了解到实情后,提出要打造“2+5有生命的高效课堂”,“2”是指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且所有课堂活动必须真实发生。孙广益介绍说,以前听课时老师有提前做好预案的情况,就是确定好上课流程,让学生预知回答什么样的问题,所以,课改中坚决杜绝这种情况,要让所有的课堂活动必须是真实发生的。“5”是指构成高效课堂流程有五个环节,分别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答疑(精讲精析)、巩固反思、效果检测。为了帮助老师们对“高效课堂”有更直观的理解,孙广益分别在三个级部执教了引领课,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关注学生课堂;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各环节如何真实高效,自然推进,有新知生成。每位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
  本学期,学校先培养了部分课改老师,课改先行队的老师们经过“独自静悟实战—互听互评完善—打磨定型过关”等三大环节,渐渐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引领着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让每一节课都活力四射,高效运转。
  采访结束时,孙校长展望课改豪情满怀地说:“新课改我反复考察、调研、研究了一年半,也反复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现在绝大部分老师已达成共识,要想让我们的成绩再有质的飞跃,我们必须凝心聚力抓课改,具体推动措施就是“一引两推,三引擎齐发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