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夜游”如果可行,还应尽快

齐鲁晚报     2019年07月19日
  “护城河和大明湖的游船晚上都不能坐,浪费了济南这么美的夜景。”7月16日晚,一名江西游客到天下第一泉景区游玩,想乘游船却吃了闭门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探访发现,目前护城河、大明湖游船还未将营业时间延长至夜间。
  对此,天下第一泉景区的工作人员称,景区已经研究了夜间游船的可行性,“也准备推出”,但是“方案在未明确之前不能透露信息”。景区的主管部门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也表示“不方便谈论”。很显然,这样的说法无法打消公众的疑问。“乘船夜游”到底卡在什么地方,需要有更权威的回应和更清楚的解释。
  根据济南的规划,繁荣“夜游”主题观光活动被视作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的重要内容。其中,就包括推动开发护城河、大明湖夜间游船项目。可以说,政府对“乘船夜游”项目有很高的期望。事实上,不仅仅是济南,国内不少地方的游船项目都打出了夜游的品牌,像上海的夜游黄浦江、广州的夜游珠江、南京的夜游秦淮河,都成了游客来了就要体验的“打卡”项目。
  既不缺乏政策支持,还能推动当地夜经济的发展,济南的“乘船夜游”为何迟迟没有推出。经济效益或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报道,2011年时,护城河的游船曾经营业至晚上九点,但两年之后,因为“上座率很低”,该项目被叫停了。有利则进,无利则退,完全符合市场的规律。相反,如果不计成本,甚至“赔本赚吆喝”,把“乘船夜游”搞成形象工程,才是应该被摒弃的。
  对于重开“乘船夜游”项目,相关部门保持审慎态度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既要看到该项目面对的不利条件,更要看到群众的需求和期待。相比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已得到明显提高,而护城河和大明湖等周边旅游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两年,济南更是成了外地游客心目中的“网红”城市。可以说,济南的“乘船夜游”市场已经是今非昔比。在今年春节期间,夜间运行的护城河大明湖游船,船票高达100元一张,仍卖得十分火爆,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便相关部门对“上座率”仍有顾虑,也应该向公众做出更详尽的解释,多用事实说话,而不应三缄其口。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对于其他城市,早在2017年,济南就对“乘船夜游”进行了设计,但是这个名为“泛舟行”的项目在公布规划情况后就“搁浅了”。城市规划应该具有基本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既然绘出蓝图,就要争取落在实处。如果这个项目确实缺乏可行性,需要变更规划,也应向公众做好解释。如果规划还能够落实,但是因为个别部门的不作为、慢作为或者部门之间的相互掣肘,就需要有关部门追查责任。
  “乘船夜游”能否落实,看上去不是紧要问题,但是相关部门如何应对,能反映出对市民和游客多元化需求的态度。要优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就要认真倾听游客呼声,尽可能补齐短板,给市民和游客更好的体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多一些担当实干,抓落实不能靠“喊嗓子”,遇难题不能“绕圈子”,要主动作为,敢于攻坚。
  “乘船夜游”究竟卡在哪里,这个问题不应该成为无解的难题。如果可行,还应尽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