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结网,为百姓诉讼“减负”

莒县人民法院多元调解纠纷,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02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宏磊 彭彦伟 通讯员 张玉刚

  打桩结网,最大限度为百姓诉讼“减负”。莒县人民法院多元调解纠纷,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村村都有调解员
能调解的就不打官司

  莒县招贤镇东汀沟村47岁的葛均兰是村里调解员,因为工作优秀被邀请为招贤法庭驻庭调解员,每个周一要到法庭上班,在速调对接中心进行调解。
  作为农村里的明白人和热心人,葛均兰在附近几个村小有名气。有些事情闹到法庭,村里人也乐意让她先给调解调解,招贤有个村兄弟俩人庄稼地相邻,因为地的分割大小闹矛盾,并因此大打出手,还住了院,闹到法庭。招贤法庭法官王晓飞了解后,感觉有调解的可能,于是将此事交给了葛均兰。葛均兰联系到双方以及村书记等相关负责人,前后三次到田间地头帮弟兄俩协调。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现在弟兄俩关系也修复了很多。
  招贤法庭法官王晓飞是名热情认真的85后。她坦言,在基层法庭一般就四个人,正式的员额法官1人,加上助理法官、书记员,以招贤镇为例就有81个村,7万多人。如果什么纠纷就闹上法庭,周六周日不休息,也审理不过来。现在好了,每个村都有了庭前调解员,一般的事先调解。实在庭前不好调解的,也争取能够达成开庭和解。现在法庭一年开庭审理300起案件,开庭和解的能占到一半以上。
  莒县人民法院院长席刚介绍,莒县人口110多万,有20个基层镇街和一处省级开发区,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纠纷,减少老百姓诉讼成本,同时也减轻法院的工作压力。他们给出了“打桩接网,防线再造”的做法。
  “基层纠纷九成左右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许多纠纷本不应诉讼,老百姓有时就是争的一口气,如果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庭前就可以化解。”席刚介绍,他们安排法庭干警深入全县1026个村居,发展基层干部和村的热心人担任法庭的联络员、庭前调解员,把他们培养成化解矛盾和纠纷的得力助手,在基层村居打上“法律之桩”,桩桩相联,形成了遍及全县的矛盾纠纷“过滤网”。
  打桩结网的做法,消化了百姓之间的纠纷和恩怨,极大节约了诉讼费用和时间。当地法院全院民事收案每年能减少1000多件。“简单的纠纷少了,百姓的诉讼成本少了,法官们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审理一些疑难复杂案件,这对于法院运转效率和案件结案质量也是一种促进。”席刚说。
速调速裁
维护百姓权益更及时

  “先后和厂里沟通协调了一年多没解决,没想到到莒县法院立案还不到一个月就给调解了,现在治病钱终于拿到了,感谢法官!”手里紧紧握着丈夫的4万元人身损害赔偿款,原告车某的妻子感动不已。
  2018年5月,原告车某受莒县某家具厂指派前往峤山镇家具城送货,卸货时不慎从车上跌下,摔伤盆骨等部位,住院期间,被告支付了6700元医疗费后,拒不支付后续费用。原告于2019年6月起诉至法院。7月4日,该案在莒县法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中,主审法官刘加亮对双方进行了依法调解,为了尽快解决双方矛盾,达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的效果,刘加亮趁热打铁,于开庭当晚又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细致调解,并对被告提出的质疑予以解答。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促成双方7月5日一早达成调解协议。在签字摁印、交付完毕赔偿款后,双方握手言和。
  在莒县法院有个速调速裁中心,每个团队有三个人,有四个团队。莒县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有的案件如果庭前调解不成,就要进入诉讼程序。法院立案后,针对民商事案件法院又专门成立速调速裁中心,让一批有经验的法官进入中心,对民商事案件优先进入速调速裁“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当地案件实行速调速裁已有780多件,案件办理时间明显缩短。“要想纠纷化解快,请到速调速裁来”的“快”字品牌已经在群众中叫响。
  同时为了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法院推出的“院长接访日”制度更是雷打不动,每次一上午三个多小时时间要接访近二十件案子。莒县法院院长席刚坦言:“针对群众信访,我们始终认为堵不如疏,主动敞开大门,给百姓足够的耐心和诚意,就会有利于事情的解决。”重要的案件和接访问题,通过院领导包案、业务庭风险防控和党委政府联合稳控等方式,一些信访积案圆满化解,确保实现“老的化解,新的不出”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