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制宜探索垃圾分类适用模式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06日

  本报荣成8月5日讯(通讯员 石信) 港湾街道在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中,一方面多面投入,完善配套,一方面因村制宜,尊重群众意见,探索多种模式。
  街道强化资金投入,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做到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及时清运。目前,街道总投入达360万元,4辆分类垃圾运输车和垃圾筒清洗专用车、1400个分类垃圾筒、1800个户用小型垃圾筒、7处分类垃圾暂存房等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在建的3处砖混结构垃圾暂存房正在加紧装修,7月底前投入使用。
  街道结合各村居特点,探索推行四种垃圾分类模式。对城市社区新建或购置分类垃圾箱房,采取“撤桶并点、居民定点投放”和街道统一清运的“投-运”两种模式;对牧云庵、桃树园等地势平坦社区,采取定时带桶入户分类收集、街道分类清运的“收-运”模式;对西车、炮台东等地势复杂、居住分散的社区,采取部分自投部分收集、社区转运至暂存点、街道集中清运的“投-收-运”模式。目前,辖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均已纳入市区两级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源头减量化、收运集中化、处理无害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