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房产市场专项整治不手软

建“红黑榜”,曝光违法违规案例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08日

身边·看点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编辑:陈鸿儒 组版:曾彦红 校对:唐首政
B03
 □相关链接                 
守信失信各不同 红黑榜上见分晓
  济宁所有在建在售房地产开发项目均被列入整治范围(资料图)。
  本报济宁8月7日讯(记者 于伟 周惠娇 通讯员 袁进) 10月底前要完成2019年棚改开工任务、要重点整治27类房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将建立物业和房产市场监管长效机制……7日上午,济宁市棚户区改造、物业和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会议部署上述任务。
  棚改方面,截至7月底,济宁市共完成开工新建1万套,开工率达到72.11%,居全省第4位,基本建成1.06万套,基本建成率177.25%,居全省第二位。两项指标虽处全省前列,但也存在个别县市区开工率低的问题。为此,济宁将进一步对棚改项目审计中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在8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全面加快棚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10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还将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为棚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次物业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对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在小区安全管理、物业收费与服务、物业管理体制以及其他问题五大方面27项问题开展整治。而在房地产专项整治行动中,则重点对无证预售、违规交房、虚假宣传、房产中介企业违法等27类行为开展整治。
  具体来说,在物业和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面,彻底清查,坚持“全覆盖”原则,对所有物业服务项目、在建房地产项目逐一清查、建立台账,以“零容忍”和“联动”原则,及时开展联合清查整治。同时,加快推进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运行;建立企业“红黑榜”,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企业授予红榜并予以政策奖励,对信用等级差的企业授予黑榜予以相应惩戒。
  此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最终目的是建立长效机制。济宁将建立物业和房地产市场监管长效机制,重点抓好商品房预售许可和资金监管制度、开发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制度、规范前期物业服务制度等几项长效制度的落实,确保行业规范发展。

  此次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将为期6个月,整治范围为全市在建在售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虚假广告、无证销售、违规交房、收取定金转房款等27类行为将被重点整治。
  具体来看,本次整治重点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投机炒房行为、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行为,一共细分为27类行为,广大市民比较关注的无证预售、变相加价、虚假宣传、一房多卖、违规交房、捆绑销售、开发项目质量不达标、不动产证难以办理、恶意克扣保证金和预定金以及房产中介企业违法等行为,均在整治范围之列。
  在前期自查自纠基础上,8月1日至10月31日为集中治理阶段,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楼盘、房地产中介机构门店进行全面巡查。为确保专项行动的有效开展,将建立部门联合查处机制,住建部门牵头建立专项行动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信息,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全过程监管,同步开展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等级管理,建立企业“红黑榜”制度,推进房地产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伟 周惠娇

小 贴 士
  在本次专项行动中,将通过媒体加强政策解读,定期集中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即日起,本报将对专项行动持续跟踪报道,加强政策解读,解析典型案例。
  若有关物业或房产领域的问题,欢迎您通过齐鲁晚报官方APP齐鲁壹点向我们反映,可在齐鲁壹点首页“找记者”板块中发帖并@记者,我们将及时反馈,联动相关部门共同促进行业规范。
书记双向挂职,后进村变先进 经济强村+“空壳村”,嘉祥县金屯镇刘庵村民腰杆硬起来了
  土地流转成心病
挂职书记帮大忙

  今年初,北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杜秋平挂职刘庵村“第一书记”,刘庵村党支部书记卢小虎挂职北杜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挂职的目的,就是先进带动后进,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按规定,杜秋平每周要在挂职村呆3天,但他只要有空,就会往刘庵村跑。2017年,卢小虎上任刘庵村党支部书记,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民们已经在尝试改变种植结构,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与硕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甜瓜,并免费使用其商标。
  去年春天,大棚甜瓜喜获丰收,每亩地平均获利4000多元。甜瓜下市后,西兰花跟上种植,用实践证明了“一亩园、十亩田”。不仅如此,刘庵村坚持回报社会、扶贫济困的目标宗旨,全力支持金屯镇扶贫工作,每卖出一箱甜瓜合作社拿出两元钱捐献给贫困户,已捐献扶贫资金8000余元。
  不满足现状,村党支部书记卢小虎和村委会主任卢建场,想让刘庵村来个大变样,办法就是通过土地流转搞瓜果产业。然而,土地流转这一关就难住了卢小虎。“村民思想封闭,总觉得土地自己种着踏实,不敢尝试经济作物,不愿流转。”在卢小虎急得抓耳挠腮时,有着丰富土地流转经验的杜秋平帮了大忙。
  “单纯依靠大喇叭喊,没有用,应该一家家地跑,给村民做工作。”卢小虎感慨地说,杜秋平的这个方法果然管用。如今,刘庵村流转320亩地,建了十几个大棚,种上了甜瓜、西瓜等果蔬,高效益逐渐显现。
大棚种瓜、市场卖菜
村集体预计分红5万元

  2018年,刘庵村两委和致富带头人共整合资金160余万元入股合作社,当年实现村集体分红3万元。“今年预计可分红5万元。刚开始只有5个村干部领头干,现在陆续有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卢小虎说。
  不仅如此,刘庵村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依据临近不同村庄的资源优势,采取村与村之间抱团的模式,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合作社以刘庵村基地为中心,带动发展了孟营基地、姚坊基地,建成了金屯镇瓜菜交易市场,解决了老百姓卖瓜菜难的问题。
  而流转的320亩地,则分为了两期工程。一期工程共流转土地110亩,建设冬暖式有机甜瓜大棚7个、温室1所,瓜果蔬菜交易市场1座,生产基地周边发展小龙虾养殖和有机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二期工程240亩土地正在规划建设中,项目完成后,每年按照总利润的20%且不低于5万元进行分红。
  如今,刘庵村已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在杜秋平的指导参与下,村里的路灯、绿化也有了新面貌。不仅如此,卢小虎在北杜庄村,也学到了更多党建、社区管理的经验,眼界得到很大开阔,干事创业的意识更强了。
  不只是这两个村,今年初,嘉祥县共确定了5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双向挂职工作,通过融入式锻炼,进一步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增强“头雁”引领力,助推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薛海波 王一哲

  嘉祥县嘉祥街道北杜庄村是当地有名的经济强村,而地处嘉祥东南的金屯镇刘庵村,则是出了名的“空壳村”。两村党支部书记双向挂职后,在北杜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帮助下,刘庵村顺利流转土地,建起瓜果大棚和交易市场,村民和村集体收入都有了更多增长。

  刘庵村流转土地上建起大棚,种植了甜瓜和西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贾凌煜 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