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果和猪肉价格助推7月CPI涨2.8%,或是年内同比高点

CPI下半年不具备持续上涨动力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10日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专家认为,这一涨幅或是年内高点,预计未来物价上涨压力可控,仍将在合理区间运行。
    鲜果和猪肉是两大上涨因素
  从数据来看,鲜果和猪肉价格上涨对7月CPI同比涨幅上行助推明显。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指出,7月食品价格上涨9.1%,影响CPI上涨约1.7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3%,影响CPI上涨约1.04个百分点。在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39.1%,涨幅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27.0%,涨幅扩大5.9个百分点。上述两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1.22个百分点。据测算,在7月份CPI2.8%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6个百分点。
  影响因素是季节性的
  尽管7月CPI同比涨幅继续较前一个月扩大,环比较前月由降转升,但专家认为,这或是全年物价涨幅的高点,未来物价仍将平稳运行。
  “CPI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在他看来,进一步推动7月份CPI上涨的都是个别因素或是季节性因素,鲜果、猪肉是食品中的个别产品,而食品价格的基础主要是粮食价格。我国今年夏粮丰收,食品的整体供给保障基础比较扎实,因此个别食品价格上涨对CPI不具备趋势性的推动力量。
  其次,从非食品价格来看,张立群认为,7月份主要是由于学生放假,暑期旅游增加,交通、酒店等价格上升较多。但这种影响也是季节性的,不具有趋势性。“总体来看,CPI的变动趋势还是由消费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当前供求关系保持大体平衡,有不少的领域还是供大于求的格局,CPI未来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张立群认为。
  水果涨价压力正在逐渐缓解
  另外,下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减小,在此背景下,张立群预计,CPI下半年同比涨幅或呈现稳中趋降的走势。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也认为,目前除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较前值继续扩大以外,涨价预期并未向其他行业扩散。且由于牛肉、羊肉、鸡肉对猪肉消费的替代性逐渐增强,同时大中型生猪养殖企业在猪价上行、利润回升的环境下或加大补栏,这些因素可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猪价上行对通胀的压力。且随着夏季时令水果西瓜、葡萄,秋季的苹果、梨等逐渐上市,水果涨价压力正在逐渐缓解。此外,下半年非食品类CPI同比增速可能延续上半年的小幅回落态势,因此,7月份CPI可能是年内的同比高点,物价整体上涨压力仍然可控。
  物价水平“稳”的总体态势没变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稳”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1至7月累计,CPI同比上涨2.3%。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8%,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分析,上半年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但多数食品供给较为充足,价格涨幅不高。市场供给总体充裕,供求形势基本稳定,市场价格温和上涨。
  “近期随着夏季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水果市场供给总量充足、品种多样,价格涨势趋缓,后期有望步入季节性下行走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唐珂分析,预计下半年禽肉、鸡蛋、牛奶等畜禽产品产量增加,消费结构调整加快,加之进口猪肉及其制品数量也有所增长,肉类市场供给总体有保障。  据新华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