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千人参与研发,华为自有操作系统来了

若安卓被掐断鸿蒙可随时启用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10日

  8月9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余承东在现场介绍鸿蒙操作系统。 新华社发
  千呼万唤始出来。8月9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19在东莞举行,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终于揭开面纱。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余承东介绍,鸿蒙在中文有开天辟地的意思,英文是harmonyOS,意指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与方便。鸿蒙到底有哪些功能?能运用在哪些领域?有什么优点?
  用在哪些领域?
可用于人脸识别等
高安全级别场景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余承东介绍,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可按需扩展,实现更广泛的系统安全,主要用于物联网,特点是低时延,甚至可到毫秒级乃至亚毫秒级。
  余承东介绍,鸿蒙微内核已实现商用,“在安卓版设备上投入商用,用于支付、人脸识别、指纹这种高安全级别场景”。通过形式化验证,绝对安全,未来华为整个操作系统都将使用鸿蒙。
  至于公众更加关心的智能手机上是否可用,余承东回答,随时可用!不过考虑到生态合作伙伴关系,考虑到安卓生态的熟悉程度,会优先使用安卓系统,一旦安卓系统不能使用,随时可以切换到鸿蒙OS,对于开发者来说,迁移的成本极低,基本上一到两天即可完成迁移工作。
  余承东透露,鸿蒙系统的研发投入了4000-5000人,已经在华为手机上测试完成。余承东还表示,明年会推出鸿蒙2.0,后年3.0,鸿蒙系统首先用在荣耀智慧屏。
系统啥时候启用?
主要考虑谷歌的
合作伙伴关系

  余承东表示,鸿蒙系统不会选择在低端或高端手机应用,目前华为尚未在手机上使用鸿蒙,主要是考虑谷歌的合作伙伴关系,但如果安卓系统无法使用,华为会随时启用鸿蒙,“从安卓系统转换为鸿蒙系统,工作量非常小,非常快。”
  余承东还表示,华为推出鸿蒙系统,进入物联网时代,企业需要面向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但需要时间让微内核和外核的能力更强。“我们不是要做另一个安卓,华为是要做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如果安卓系统可以用,我们优先使用,鸿蒙系统可以用在智慧屏和创新产品。”
  余承东表示,鸿蒙开源的原因是要让全世界参与进来,成为世界级的操作系统。“鸿蒙系统非常适合工业领域,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是分节奏开源,但最终会实现全部开源。”
有哪些亮眼技术?
可大幅度降低
受攻击几率

  余承东介绍,鸿蒙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满足全场景智慧体验的高标准的连接要求,为此华为提出了四大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首先,鸿蒙是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其次,鸿蒙系统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其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第三,鸿蒙系统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据介绍,这使鸿蒙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同时由于鸿蒙系统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最后,鸿蒙还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另外,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现场介绍,鸿蒙可兼容安卓系统。
有何独特优势?
新操作系统背后
有强大终端能力支撑

  华为的这款操作系统,和谷歌正在研发的Fuchsia很像,2017年谷歌就曾在GitHub上发布,根据Fuchsia中文社区的介绍,Andro和Chrome OS是谷歌最为人熟知的两款操作系统,谷歌正在进行第三款操作系统的开发,这款新系统名字叫做Fuchsia。它并不基于Linux内核,而是基于谷歌全新开发的一款名叫Magenta的内核(注:该内核现已更名为Zircon)。
  据了解,Fuchsia是谷歌试图使用单一操作系统去统一整个生态圈的一种尝试,Fuchsia的目标是能够在谷歌的技术保护伞下,运行于智能手机、智能音响、笔记本电脑等任何合适的设备之上。余承东表示,对比谷歌的Fuchsia,鸿蒙OS有3倍到5倍的效率提升。
  微软和阿里打造的操作系统都未成功,鸿蒙可以吗?余承东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目前的漏洞主要是生态,生态的打造需要时间,可能短时间的利益会受损,但长期看可能受益更大。
  不过,打造一款操作系统难度也非常大,之前微软和阿里打造的操作系统都未成功,对此,余承东表示,阿里和微软没有强大的终端能力,华为每年3亿-4亿台终端,“他们没有终端能力和品牌支撑,我们有。我们过去让生态开发能够平稳快速地转移过来,毫不夸张地讲,我们一夜之间,可以让所有用户的手机换成鸿蒙的。”
  据新华社、中新社、重庆晨报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