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的“爆点”

现总统抓捕前总统的背后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10日

  热恩别科夫
  阿坦巴耶夫
  当地时间7日晚至8日下午,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上演了现任总统强力抓捕前任总统的一幕。而且,第一轮行动遭遇前总统支持者强烈抵抗,以失败告终;第二轮更大规模行动,才成功劝说前总统就范。
  吉尔吉斯斯坦现总统热恩别科夫是前总统阿坦巴耶夫的同党派亲密战友,两人在2017年10月大选后完成权力交接,实现了中亚地区第一次国家最高权力和平过渡。但现状表明,两人已完全反目成仇了。
  自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以来,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权更迭频率最高,迄今已历经五任总统,其中2005年和2010年两次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导致总统下台出逃,足见该国政治之不稳定。
  两场“风暴”
  28年前,1991年的8月份,正值吉尔吉斯斯坦历史上的转折点。当时,苏联已经风雨飘摇,走到了解体前的最后时刻。当月底,吉尔吉斯斯坦通过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结束了近55年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历史。
  在中亚五国中,吉尔吉斯斯坦是面积第二小国家,不足20万平方公里。而且,与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领国相比,吉尔吉斯斯坦资源匮乏、经济较弱。由于全境都是山地,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国民收入也比较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首任总统阿卡耶夫1944年出生于该国北部一个集体农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卡耶夫在苏联的高校求学和工作,后来返回吉尔吉斯斯坦后,继续在高校任教并获评院士。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阿卡耶夫先后出任科学和高教部部长、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院长,并在1990年当选苏联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统。1991年10月,当选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并在1995年、2000年两次连任。
  2005年是吉尔吉斯斯坦又一个转折点。这一年2月底举行的一院制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决定阿卡耶夫能否通过议会排除法律障碍,进而参加当年10月的总统选举,谋求第三次连任。
  但议会选举结果却打开了吉尔吉斯斯坦国内政治的“潘多拉魔盒”。在总共75个议席中,他的派系赢得大约30个席位,独立候选人赢得半数席位,而西方国家支持的反对派仅获得不到10个席位。反对派进而指责选举存在舞弊,政治危机一触即发。
  2005年3月初开始,吉尔吉斯斯坦中南部贾拉拉巴德州和南部奥什州发生反对派支持者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冲击并占领了这两个州的政府机关大楼、扣押政府官员,阿卡耶夫则派出特种部队到这两个州平定乱局。
  然而,乱局迅速蔓延到其他地区,首都比什凯克也发生大规模骚乱、政府大楼被占领。吉尔吉斯斯坦内乱发生后,西方国家也不断施压阿卡耶夫,同时暗中支持该国反对派。就这样,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中亚唯一一个爆发“颜色革命”的国家。阿卡耶夫眼看国内局势失控,最终在2005年3月24日携家带口出逃俄罗斯,并于4月初在俄罗斯签署辞职文件。
  为避免出现国家权力真空,阿卡耶夫出走次日,2000年至2002年曾担任过政府总理的巴基耶夫被任命为代总理,并根据宪法履行总统职责。巴基耶夫并不是个过渡角色,他的政治大本营就在贾拉拉巴德州,还曾担任过该州州长。后来,他还在吉尔吉斯斯坦北部、首都比什凯克所在的楚河州担任过州长。
  2005年7月的总统选举中,巴基耶夫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靠联合其他反对派势力上台的巴基耶夫,在执政后吸取前任下台的教训,不断加强护法机关力量,亲自领导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命亲信甚至家人掌握强力部门实权。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吉尔吉斯斯坦这个小国,由于从能源燃料到日用品均依赖进口,面对巨额财政赤字,巴基耶夫政府不得不从2010年起上调电费、取暖费等民生领域费用,引发民众不满。
  长期以来被巴基耶夫压制的反对派联盟趁机大做文章,2010年4月初,吉尔吉斯斯坦中北部的纳伦州、北部的楚河州和伊塞克湖州发生骚乱,随后蔓延至各地。失去军方支持的巴基耶夫,与5年前的阿卡耶夫一样迅速垮台,4月25日出走白俄罗斯。
  巴基耶夫下台后,另一位反对派领导人奥通巴耶娃出任代总理并履行总统职责。她曾在阿卡耶夫时期担任过外长,还曾任驻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大使,并在联合国任职过。她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奥什州,是2005年那场“颜色革命”的主角之一,2010年7月正式就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至2011年底。
南北之争
  这次吉尔吉斯斯坦上演的现总统抓捕前总统戏码的两大主角,热恩别科夫和阿坦巴耶夫都是在该国两场政治风暴中开始“发家”的。
  阿坦巴耶夫是吉尔吉斯斯坦北方人,他曾在2000年参加总统选举,但仅获得6%的支持率。2005年的“颜色革命”给了阿坦巴耶夫机会,巴基耶夫上台后,阿坦巴耶夫获任工业、贸易和旅游部长。任职一年后,他加入到反政府示威中,要求巴基耶夫政府进行改革。
  2007年3月至10月,阿坦巴耶夫一度被巴基耶夫任命为总理,成为中亚国家中第一位出自反对党的政府总理。其间,曾在5月被爆遭人投毒,在土耳其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场政治危机之后,身为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的阿坦巴耶夫被过渡时期总统奥通巴耶娃任命为总理,这为他日后接掌政权奠定了基础。果然,在2011年总统选举中,阿坦巴耶夫成功上位,直至2017年11月卸任。
  阿坦巴耶夫在政坛摸爬滚打时,热恩别科夫也没闲着。出身于南部奥什州一个名门望族的他,从基层干起,并与农业结缘。阿卡耶夫时期,他曾多次连任议员。2005年巴基耶夫上台后,他出任农业、水利和加工工业部部长。
  2010年后,他回到奥什州当选州长。同样作为社会民主党成员,热恩别科夫曾是阿坦巴耶夫的政治伙伴和亲密战友。2016年起,行事低调的热恩别科夫先是获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不久升任总理。
  2017年10月大选之前,阿坦巴耶夫决定不谋求连任,并出人意料地提名热恩别科夫作为执政的社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评价热恩别科夫“坦率、奉公、洁身自好”,“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理想选择”,断言热恩别科夫一旦当选,“将继续推行建设诚信、透明社会的方针”。
  在竞选过程中,热恩别科夫的支持率从个位数飙升至40%左右,在十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大选。2017年11月,阿坦巴耶夫与热恩别科夫谈笑风生中顺利完成权力交接,实现了中亚国家第一次最高权力和平过渡,一时间被传为佳话。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以来,热恩别科夫政府开始着手调查阿坦巴耶夫时期政府官员涉嫌贪腐等案件,以至于最终将斗争的矛头直指阿坦巴耶夫本人。
  今年以来,吉尔吉斯斯坦内务部三次传唤阿坦巴耶夫接受当面讯问,均遭后者拒绝。阿坦巴耶夫还批评吉尔吉斯斯坦现政府对前政府官员乃至他本人的调查完全出于政治目的,甚至表示会坚决抵抗到底。
  今年6月,议会一个特别委员会指认阿坦巴耶夫涉嫌六项罪名。随后,检方认定其中五项可提起刑事诉讼,包括非法获取土地、非法致富、非法释放重刑犯、涉首都热电厂非法供煤和贪腐。接着,议会通过决议剥夺其前总统地位,导致他失去豁免权。最终,昔日伙伴反目成仇,出现现总统强力抓捕前总统的一幕。
  在五任总统中,阿卡耶夫、阿坦巴耶夫来自北方,巴基耶夫、奥通巴耶娃和热恩别科夫来自南方。其中,巴基耶夫的家乡就是2005年“颜色革命”的肇始之地、中南部的贾拉拉巴德州,奥通巴耶娃和热恩别科夫都来自最南部的奥什州。
  2005年的政治风暴始于南方的示威骚乱,2010年的政治危机则源于南方派巴基耶夫掌权后排挤北方派,导致北方人因民生问题率先起事。阿坦巴耶夫和热恩别科夫的权力过渡,将吉尔吉斯斯坦最高权力从北方派转到南方派手中。
  这次乱局像一场政治缠斗,但背后隐藏着吉尔吉斯斯坦政坛根深蒂固的南、北方地域矛盾。正是国家权力在南北方之间的摇摆,持续扰动着吉尔吉斯斯坦,使得该国成为中亚五国中政治最为动荡的一个。
  现在前总统服软,局势尚在现总统掌控中。但很难说这次风波不会引发潜伏着的地域矛盾,毕竟这个伤疤过去曾两度被撕开,导致政权更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