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康复治疗,市民有了更好选择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15日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周刊
2019.8.15
B04
星期四
  编辑:褚思雨 组版:李腾 校对:李锡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褚思雨 通讯员 胡安国 周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康复医学已然成为了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中医传统特色康复治疗技术基础上,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手法,熟练开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康复训练项目,对偏瘫、截瘫、脑瘫、骨关节病等多种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帮助患者在伤病后能达到“病而不残,伤而不残,残而不废”,帮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
   现代+传统
 康复治疗比翼齐飞

  “康复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指病好了,但实际上,康复医学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患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使其重返社会,过有质量的生活。”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存理表示。自2003年建科以来,康复医学科已建设成为济宁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目前,康复医学科以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脏器康复为重点,同时开展儿童疾病康复、烧伤整形康复、运动损伤康复、心肺康复、手足外功能康复、产后康复、康复护理等亚专科。熟练开展脑卒中实用性步态训练、贴扎技术、小针刀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肢体痉挛、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IOE技术改变长期留置胃管、眩晕与平衡康复、神经松动术治疗周围神经卡压、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等特色康复项目。
  “传统康复治疗手段与现代康复医学多元治疗方法有机结合,是科室的一大特色。”徐存理说。近年来,科室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将现代康复手法与传统康复治疗相结合,优势互补,既拥有针灸、按摩、针刀等传统治疗手段,又拥有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和语言治疗(ST)等现代康复治疗室,开展康复评定、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言语吞咽障碍治疗、认知障碍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训练治疗项目,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保证。
  在康复训练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脑卒中患者,而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今年不满40岁的小刘工作中突发脑梗死,经过抢救之后,落下了左侧肢体偏瘫,吃喝拉撒都得人照顾。来到康复医学科就诊后,科室的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共同为小刘制定精细的治疗方案和详细的康复计划。运动功能训练、作业治疗、吞咽功能康复治疗、肺部功能康复治疗……经过两个月全方位360度的康复治疗训练后,小刘肩部可以自主活动,自己能缓慢站立。再过不久,他便可以一步步回归到自主生活的状态。
 开展IOE新技术
 患者生活更有质量

  “能吃饭、睡得香、说得出”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而对于患有脑梗、脑出血的患者,有时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连最基本吃饭喝水都难以下咽,只能靠插胃管来输送营养。在市一院康复医学科,IOE技术可以让吞咽患者能够正常、舒适的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上脑卒中后常见吞咽障碍表现为饮水呛咳、咳嗽,饮食或饮水时发生哽咽,在吞咽时可能会有疼痛症状,原因不明且反复发生的肺炎也有可能是吞咽障碍引起的。作为评价吞咽障碍的“金标准”,科室积极开展吞咽造影检查,直观发现吞咽障碍的结构性或功能性异常的病因及其部位,从而给予精准的个体化的吞咽训练方案。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简称IOE技术)在插管操作过程中能刺激舌根部,诱发吞咽反射,患者不需长期留置鼻胃管,能提高患者的接受度,还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从身体和心理上来治愈患者。”康复医学科言语吞咽康复治疗师王艳艳介绍。
  康复医学科作为新兴学科,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室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4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11人;博士生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3人。先后引进价值800余万元的先进康复器材,康复治疗技术日益精湛,在康复理念、服务能力、业务水平方面均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随着康复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管理的不断科学化、技术的不断前进化,康复医学科正不断开展多种康复技术,提高患者患病后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获新生。
  徐存理正在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急需熊猫血,她第一时间赶来捐献 爱心涌动济宁,谢谢你们用殷殷热血传递生命希望
  本报济宁8月14日讯(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程云) 日前,济宁一位患者急需O型Rh阴性血,济宁市中心血站体采科从稀有血型爱心库招募无偿献血者,乔远凤了解到情况后,在出差前赶来献血,为挽救患者生命奉献爱心。
  乔远凤是一名经常参加献血的稀有血型爱心女士,从2006年开始,只要血站与她预约,乔远凤总是在关键时刻及时赶来,撸起袖管,捐献自己宝贵的鲜血。到现在她已献血8次,献血量累计达3200毫升。“我们是特殊的‘熊猫血’人群,必须互相帮助,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据了解,多年前,乔远凤在生二孩时,为保安全医院专门为她准备了稀有血型血液。“血站与我联系,意味着有一个人有危险需要用血了,我一定为他们也备一份保险。”
  目前,济宁市中心血站记录在册的稀有血型无偿献血者共有2057人。作为“Rh阴性爱心库”中的一员,在患者急需用血时,血站会邀请他们前来应急献血。许多Rh阴性朋友接到献血通知后,按预约时间献出宝贵的血液,正是由于他们无私的爱心,才保证了临床稀有血型患者用血需求。
  连日阴雨天刚过,不少市民又加入到了献血的队伍中来,郑亮亮从2009年起,只要遇到献血车他都会参加献血,他的妻子王东霞也不例外。此次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来到太白楼前的献血车献血,这不同寻常的场面,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咱济宁的无偿献血政策好,当年我父亲生病输血还用我的献血证报销过血费呢。现在我们坚持献血,也是一种良性循环。”王东霞表示,他们夫妻想用自己献血救人的方式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下一代,把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
省艾滋病学术论坛 在曲阜市成功举行
  爱心市民乔远凤正在献血。
  本报济宁8月14日讯(记者 唐首政 通讯员 马希鹏) 日前,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承办,济宁市疾控中心协办的2019年泰山科技论坛暨省艾滋病学术论坛在曲阜举行。本次论坛吸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35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会。
  论坛为期3天,邀请中国疾控中心蒋岩、王璐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健主任、上海市疾控中心钟平研究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昕教授、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廖苏苏教授等6位艾滋病防控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他们分别从艾滋病检测技术和策略创新、青年学生与艾滋病防控、艾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艾滋病精准防控、艾滋病的性传播及预防等角度,作了专题报告。
  “这次论坛的召开,让全省艾滋病防治人员更好的了解了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热门话题和新进展,为他们的业务知识提升和视野的拓宽提供了一个优秀平台。”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元宁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