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这四对“夫妻档”的“医路”历程

工作中相互扶持,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19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贾凌煜 褚思雨 黄健恒 通讯员 张德君 韩伟杰

  工作时是同事,回到家是夫妻,他们之间近在咫尺,却因分工不同难得相聚,即便周末能坐下来聊聊,话题也都围绕着医院和患者。他们把青春、把爱情,把家庭、把人生,全都奉献给了医院。他们说,有爱人的地方,就是家,他们也一直把医院当成了家。工作中相互扶持,生活中相互体谅,为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事业而努力工作着。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聆听他们之间“最浪漫的事”。
  坚持每周坐诊
和患者交朋友

  60岁那年,胸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白淑坤退休后返聘在科室出诊,带教年轻医生,指导疑难手术,一直坚持到今天。
  每周一是白淑坤出门诊的日子,诊室外已有不少患者等待。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白淑坤的脸上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并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当医生其实也是交朋友,你的病友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信任你,这是一种成就感,也是医生最大的幸福。”如今67岁的白淑坤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他表示,退休后在临床一线工作的这些年,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一直精神充实,脑力灵活,不但可以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也是对抗衰老的最好方法。
  与白淑坤相比,68岁的黄永芝走路步伐稳健,说起话来语气温和,身子骨十分硬朗。在中医科工作了42年,黄永芝对于消化道、内分泌、呼吸道以及妇科疾病都非常熟悉,她特别善于与人沟通,能按照病情给患者最精准的诊疗。“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能理解农村患者的想法,治病花钱能省一点是一点。”黄永芝说,治病救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患者的信任。而善用便宜、管用、小药的习惯,她也一直延续至今。
  “42年来,医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于我们而言,甚至比家人还要熟悉。要是不让我坐诊看病了,我真舍不得。”黄永芝说,自己最喜欢的就是给人看病,只要把患者治好,她就很开心很幸福,心情就好。
42年的“夫妻档”
相互扶持、琴瑟和鸣

  有时候白淑坤和老伴儿黄永芝聊天,也会谈谈退休的事儿,“你都68岁了,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啊?”而黄永芝则说:“你要上班,我就陪着你。”
  工作42年,也是老两口相识42年。“我们是在同一年来到医院的,我来医院进修,他正好在医院实习,经人介绍便认识了。”黄永芝说,两个人都做医务工作,很快就熟悉起来。1978年腊月结了婚,住进了医院宿舍。一转眼已经是40多年过去,他们也从“小年轻”变成了老两口。
  工作中相识,生活中扶持。“他在外科工作,一做起手术来经常错过吃晚饭,以前在老院区也方便,我基本上都是晚上做好饭给他送去,等着他一起下班回家。”黄永芝说,赶上白淑坤不上班休息的日子,他就会把家里收拾利落,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等自己下班。“结婚这么多年,这个‘小家’谈不上谁付出得多与少,无论谁有空在家,就多做点家务事。”白淑坤说。
  “长时间耳濡目染,儿子也当了医生,像我们当年一样,白班、夜班、加班连轴转。”黄永芝说,孩子大了,自己和老伴儿也退休了,忙忙碌碌大半辈子却一点不愿闲着,退休被返聘回院里工作,自己和老伴儿别提多开心了。
  即将迎来“金婚”,回顾两个人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他们都觉得特别满足。他们一起经历风华正茂,一起走到白头,但两个人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
白淑坤和黄永芝—— 因工作相识,至今坚守临床一线
  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有不少医生“夫妻档”,今年67岁的胸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白淑坤,和68岁的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永芝就是其中一对。他们俩在医院相识相知,共同成长,一起变老。如今,老两口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黄永芝每周坐诊5天,白淑坤一周出诊一天,病房查房4天。对于他们来说,能让更多的患者康复,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熊齐和党辉辉—— 互相体谅支持,忙碌中寻找幸福
  相互支持和包容
就是最浪漫的事

  “那天我们俩一起出门来医院,我上24小时的班,她也是。”说起刚刚过去的七夕节,熊齐笑着说,“其实我们平时基本不过情人节、纪念日,没有这个概念,更没有这个时间。”
  作为重症监护室的主治医师,熊齐平时工作很忙,每周两天24小时值班,夫妻两人有时三天见不着面也是常有的事。七夕节当日,熊齐忙完已经是晚上7点左右了。担心妻子手术还没结束,便特意定了份外卖送到她的科室。繁忙的一天这就算过去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特别。
  “虽然我也是医生,但是刚结婚那会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忙到连情人节、我生日这种日子都不记得,有时候还会偷偷生闷气。”党辉辉说,而现在,她自己一忙起来会忘记结婚纪念日、自己生日。“大概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只要患者需要,就得从早忙到晚。”
  从熊齐所在6楼重症监护室坐电梯下到4楼,就是党辉辉所在的产科病区。虽然两人工作区仅隔了两层楼的距离,但因工作忙碌,基本上见不着面。有时即使擦身而过,两人也忙得连眼神交流的时间都没有。“工作时,我们不像情侣,更像是普通的同事。”党辉辉笑着说。理解彼此的忙碌和辛劳,相互支持、彼此包容,是他们能给对方做的“最浪漫的事”。
默契无间、互相慰藉
繁忙工作中很甜蜜

  工作中是默契无间的同事,在生活中是互相扶持的爱人,正是两个人的相互陪伴,让辛苦繁重的工作也似乎变得轻松起来。
  前不久,熊齐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车祸患者,入院时老人脾破裂,多发性骨折。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患者家属打起了“退堂鼓”。“只要患者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我就不会放弃。”为了说服患者家属,熊齐一连五天不停地打电话给家属说明患者情况,希望他们能继续治疗。
  “医生是一个良心活儿,我们不能眼睁睁地放弃任何一个患者,在这件事上,我支持他。”党辉辉说。正是因为丈夫熊齐的坚持,感动了患者家属,终于同意继续治疗。如今,老人已经平安出院。
  除了在病房查房,党辉辉还会去门诊坐诊。门诊中,有个别患者家属因为焦急常常会带着情绪,就会朝医护人员发脾气。“有不少家属在做产检时,自己觉得没必要就不愿意做某一项检查,当我们耐心劝说时,就大声斥责我们胡乱收费。”工作中受到委屈,党辉辉就会向熊齐“吐槽”。而对于妻子的“吐槽”,熊齐特别理解,这让他可以更好地安慰妻子。正是因为有熊齐的陪伴和安慰,让党辉辉的压力减轻了许多;爱人的陪伴,也让熊齐在工作时感受到独特的幸福和甜蜜。
  作为长年奋斗在岗位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党辉辉觉得自己和丈夫的付出不算什么,唯一比较内疚的是对自己的家人。“医院里像我们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就像时钟上的秒针一样一刻不停地运转,不能掉链子,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一样的白大褂,一样温和的眼神,在济医附院兖州院区,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熊齐和产科主治医师党辉辉是一对青年医生“夫妻档”。他们的生活中没有鲜花、浪漫,而是每天与疾病相伴,与时间赛跑。正因为有另一半的陪伴和理解,工作遇到委屈时,他们相互安慰苦中作乐,成为医院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