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弹琴的“高配”厕所,中看更得中用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27日

 本报评论员 王学钧
  在湖南株洲黄河路,有这样一间公厕:中央空调随时调控温度,感应式出纸机免费提供厕纸,每个厕位都装有“智能循环空气清新口”,配有洗手液、烘手机的洗手池可自动调节水温。如厕前,可通过厕位智能引导系统的显示屏精准掌握厕位信息;如厕后,可以在旁边藤椅上喝上一杯免费热水,或上楼在图书架里找本书看看,在卡座沙发上用免费WiFi刷刷手机,甚至还可以弹上一会儿钢琴……
  如此“高大上”的公厕是株洲便民服务的一项成果。自去年8月开始,株洲市着力解决公厕布局不合理、数量不充足、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在城区对厕所进行改造。这场工程的最大亮点在于,特别强调“公厕+”的理念,致力于将城区公厕打造成具备多种功能的标准化便民服务综合体,并以株洲古称将其统一命名为“建宁驿站”。
  从既定方案来看,这是一场很用心很努力的工作——综合考虑人流密度、公交站点等因素,并结合城市重要窗口,突出“街两旁、江两岸、桥底下、公园里、市场中”等五个重点区域,建成数百个现代化的“建宁驿站”,两年之内达成“城市建成区500米内有公厕,所有公厕有统一标识,所有公厕有专人管理保洁,所有公厕备有手纸”的局面。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区“找厕难”“如厕难”,在某种意义上,也堪称展现工作作风、改善城市形象的一条“捷径”。
  同时也应看到,这样的工程也意味着公共资源的大量投入。株洲黄河路上的那家“建宁驿站”究竟是花多少钱建成的,“外人”不得而知。不过,从这家“驿站”的配置上可以看出,公共投入肯定少不了。别说是在株洲这般普通的中等城市,就算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此“高大上”的公厕恐怕也找不出几个。
  黄河路上的这家“驿站”或许只是一个特例。但是,从“建宁驿站”的设计要求上看,每一家“驿站”都能提供“基本功能+X”服务。其中,“基本功能”指免费厕纸、洗手液,安装挂衣钩、应叫器、面镜,设置除臭装置、干手设备、排风设备、消防设备、标志标牌等;“X”指额外的便民服务或便民商业功能,如提供手机充电器、USB插座,设置共享雨伞、ATM取款机,提供物品零售服务等。就算不都像黄河路上的那家那么“特别”,这些名为“建宁驿站”的公厕也已经够“高配”的了。这样的公厕不仅建设起来费时费力费钱,维护起来也是问题多多。这方面的“教训”时有耳闻。不少“高配”公厕一开始很“风光”,很快就难以为继,纷纷以这样那样的借口“关门谢客”,或沦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或悄悄改作他用,而市民如厕的难题依然如故。
  其实,对包括株洲在内的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应对“找厕难”“如厕难”才是当务之急。在这个过程中,应对各种“用力过猛”给予高度警惕,不能为了尽快达成某种“效果”,而有意无意地“错用”原本稀缺的公共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建宁驿站”的“高配”不值得提倡,真正便民才是硬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