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人都收到爱心礼包 这是第一次!

齐鲁晚报     2019年08月27日

  全村人都收到爱心礼包
这是第一次!

  58岁的逯永霞从小便在晒字村里长大,长大后便在村里务农,没有出过“远门儿”。她告诉记者,全村人都收到爱心大礼包,“这还是第一次”。
  两天前,村委会就已经通知大家,周一一大早到村委会来领取慰问品,至于是哪里发放的,并没有介绍的很详细。今天一大早,她便从家里来到了村委会广场,“好像过节一样,有漂亮的舞台还有欢快的音乐。”
  活动仪式开始后,她得知,原来这次活动是由齐鲁晚报和碧桂园鲁东区域联合镇上的“乡村振兴服务队”一起为大家发放的。
  “这些大米和面粉能吃上半个月吧,都是眼下立马能用上的,省得再去买了,很实用。”逯永霞说,虽然听了主持人的介绍后,他还是搞不太懂碧桂园的产业到底是干啥的,也从来没有看见过齐鲁晚报的报纸,但在她心中,能一次性给全村村民发放这么多福利的“单位”就是“好样的”!希望以后他们能常来村里,她也想准备点自家农产品,“礼尚往来”。
76岁老人
为97岁高龄母亲领米面

  在慰问捐赠仪式现场,有一位老人领了两份物品,由于东西有点沉,他专门找来了小推车,运送米面。老人名叫黄建忠,今年已经79岁了,一份物品是给自己领取的,另一份物品是给他97岁的老母亲领取的,捐赠仪式之后,他要亲自给老人送到家里去。
  一次慰问活动感动了两代人,这也让现场的志愿者们受到鼓舞,他们表示要帮助老人一起把物资运送回家,但老人拒绝了大家的好意。而79岁的黄建忠老人精神矍铄,步履也非常稳健,看上去和六十多岁的老人并无差别。
  村里的妇女主任王思红说,文登一直以来都是长寿之乡,晒字村里的九旬老人也有好几位,“村民的饮用水都是山泉水,饮食也多是自给自足,以高粱、玉米等粗杂粮为主,加上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再加上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也造就了文登“长寿之乡”的美称。”
  在晒字村的捐赠仪式上,记者注意到,来领取物品的村民都在55岁以上,虽然“利奇马”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积极的状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赈灾物资“用心+爱心”
“长途跋涉”到了晒字村

  虽然慰问捐赠仪式是26日举行,但是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早在24日,赈灾物品就已经被运送到了文登区界石镇晒字村。并且这2000余斤大米,4000余斤面粉可是“长途跋涉”从烟台运送到晒字村来的。
  24日上午,齐鲁晚报和碧桂园的志愿服务人员便专门赶到了烟台,从金龙鱼烟威地区经销商手里购买了物资,装满货车后一路赶到了晒字村,和村民们把货物一起卸下后,又跟随货车回到烟台,并从烟台乘坐高铁再返回威海。
  辛苦的付出只为了能让村民吃上品质更安全、质量更好的食品。为了能让大家都感受到爱心的暖流,此次爱心慰问活动准备的大米和面粉也是每户都有,充足的物资既解决了晒字村村民的生活需求,也体现了齐鲁晚报和碧桂园鲁东区域对村民们的满满爱心。

  相关链接:
碧桂园践行社会责任
积极开展公益事业

  作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碧桂园致力于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提供好房子,好社区。20多年来,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身体力行者,以打造民生地产为己任,“我们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目前,碧桂园已为超过1100个城镇带来现代化的城市面貌,现已打造超过2000个高品质项目,有超400万业主选择在碧桂园安居乐业。
  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碧桂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尽己所能奉献国家、回馈社会。碧桂园集团及创始人情系天下,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从1997年首笔大额捐款算起,截至目前,碧桂园集团及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联席主席杨惠妍为全社会捐款累积超过55亿元,累积直接受益人数超36万人次,公益事业涉及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救灾赈灾、科技研发、文化振兴等方面。
  2018年,碧桂园还把扶贫提升到主业的高度,支持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5月20日,碧桂园启动了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目前已9省区14个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助力14个县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以及其他创新扶贫方式,探索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道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