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科院,变身小小科学家

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北京科技研学营迎多所学校学子

齐鲁晚报     2019年09月02日

  走进中科院,变身小小科学家。8月27日,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中科院北京研学营迎来了济南外国语学校、济南大学附属小学、济南市燕柳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开启三天的北京科技研学之旅。

  学生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学习相关知识。实习生 郭梦雨 摄
  本报济南9月1日讯(记者 潘世金 实习生 郭梦雨)8月27日,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中科院北京研学营迎来了济南外国语学校、济南大学附属小学、济南市燕柳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同学们走进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认识了天象仪、日晷等天文仪器,学习了如何通过太阳计算时间和24节气等天文知识,了解了天文望远镜的构造,并亲眼观看了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在动手制作环节,初中组和小学组进行了比拼,最终很多同学都成功制作出了太阳能月球探测车。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8级15班的于祥晨说:“制作太阳能月球探测车,最大的难度点是接电线的地方,要把八九根铜丝穿过很小的小孔。但是我觉得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来还是很好完成的。”
  山大附中奥体中路学校的林逸宁同学开学将升入五年级,但是他在制作的过程中却一直位居前列。“我平时经常在家里玩乐高,这样的动手制作对我来说,不陌生,也不是很困难。”
  在中国科学院北斗实验基地,同学们了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学习了北斗与生活相结合的科学知识。同学们还动手制作了北斗导航定位经纬仪,并实际运用起来进行了探宝活动。
  来到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光电研究院,同学们聆听专家讲座,了解重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在科普讲座中学习它是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的。同学们还制作了难度升级的抽油机,了解了抽油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我国有名的油田。又通过了解三峡大坝,制作了水力发电原理样机。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8级15班的刘冉桠和赵钰卓作为搭档在探宝活动中获得了第一名,又分别在制作环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赵钰卓说:“我们用自己制作的仪器来寻找各个点,有时会急着奔跑到下一个点,有时也会因为寻找一个点时间太长而气馁,但是我们会互相帮助来克服遇到的困难。”刘冉桠对在光电研究院的所见所闻印象深刻,“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天宫二号的发射过程,感受到了卫星制作背后科研团队的严谨与艰辛。”
  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同学们跟随研学导师学习浑天仪的相关知识。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我国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了解北斗导航户外营救知识。之后同学们来到首都博物馆,了解到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在此结束了收获满满的研学之旅。
◎ 相关链接
齐鲁未来星
研学游等你来

  校外有诗与远方,我们致力于打造与众不同而又专业的研学旅行。想在行走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就来参加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研学游吧。为了更好地展现学子们的研学风采,齐鲁晚报面向参与“齐鲁未来星”研学营的同学们征集习作、绘画、摄影等研学作品。
  投稿邮箱:953562374@qq.com。优秀研学作品将有机会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刊登。咨询电话:0531-85193712、85193050;0531-82748669、58053686。

  学生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制作太阳能月球探测车。实习生 郭梦雨 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