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

严厉打击“黑救护车”鼓励探索非急救转运

齐鲁晚报     2019年09月02日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有填补制度空白,建立正规的非急救救护车队伍,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从而彻底杜绝“黑救护车”和“黑出院车”。目前,一些城市已做出了有益尝试。
  2016年年底,苏州市将非急救医疗转运完全纳入市急救中心监管,吸纳有服务能力的民营医疗机构成立下属分站。非急救转运分站主要承担院间转运、康复出院、放弃治疗回家等非急救任务。
  2018年4月,为规范非急救患者转运服务,上海市“120”调度中心专门开通了“962120”康复出院专线,单独受理和调派送回家专用车辆,在业务受理与车辆调度上实现了与急救业务的剥离。
  2017年,南京市将非急救业务正式从院前急救体系中剥离。2018年8月,南京市卫生部门通过当地交通运输公司,推出了专门的“南京市非急救转运服务车”,并按120急救中心标准建立了24小时调度中心,开通了非急救转运呼叫专线“962120”。
  今年4月,无锡启动了非急救转运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组建了无锡市壹零零非急救转运有限公司,首批10辆社会化非急救转运服务车投入市场。
  针对部分省市存在“黑救护车”经营非急救患者转运工作的现象,去年12月,国家卫健委在中国政府网答网民时表示,要加强对“黑救护车”打击,净化行业环境,并鼓励各省市对规范非急救转运进行积极探索。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加强对非急救患者转运工作的管理,并探索多种途径提供非急救患者转运服务,鼓励各省市区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多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对非急救患者转运的服务需求,同时开展联合执法,针对“黑救护车”的运营及衍生问题予以打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戚云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