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到、老生返校,济宁城区中小学开启新学期生活

一场拜师礼,尊师重道师生都入心

齐鲁晚报     2019年09月02日

一 纸 蝶 变  只 为 一 城
2019.9.2
星期一
读者热线:
0531-85193700 13869196706
 □相关链接                 
“幼升小”衔接期 家长要多些耐心
  南池小学拜师礼仪式现场。
  本报济宁9月1日讯(记者 汪泷) 9月1日,又是一年开学季。城区中小学最近这几天陆续开始新生报到或老生返校。尤其是新生报到方面,不少学校也是卯足了心思,不仅希望年幼的孩子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生活,也更希望能够尽快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
  9月1日上午8点半,济宁市南池小学的校门内外站满了家长。在学校教学楼的大门前,一尊近3米高的先师孔子雕像矗立在那里,一百余名身穿汉服的学生庄严肃穆的站在雕像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迎来了2019年开学拜师仪式。随着主持人一声“向先师孔子行礼”,学生们整齐划一的向孔子像三鞠躬。
  开学前举行神圣的拜师礼,在南池小学还是首次。校长沙军介绍,高近3米的孔子像是学校家委会的家长们捐赠的,因此便有了举行拜师礼的想法,“一来是希望学生和家长们要懂得尊师重道,另一方面,教师们看到这一幕也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更能够让他们感悟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精神。”
  迎来开学季,城区各中小学也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刚入学的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也让家长们放心。在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们先是领着新入学的孩子参观学校,让大家熟悉这所美丽校园的一草一木。随后,便是在课堂上教给孩子们上学的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生活的安全事项。
  当天下午,学校还组织了一场新生家长会,大队辅导员吴鸿哲讲解了心理调适、同学交往、常规要求等方面。而南池小学长达3个半小时的家长会中,还邀请了心理咨询师、眼科医生,从幼小衔接、保护眼睛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讲解。
  9月2日,全市中小学将正式迎来开学第一课。届时,各学校也将以一场神圣的升旗仪式,来迎接新学年的开始。

  “老师,孩子现在上小学了,我怕他还是贪玩,怎么办?”在学校的新生家长会开始前夕,一些家长把老师团团围住,说出了自己的焦虑。对此,学校邀请的心理咨询师则表示,孩子处于幼儿阶段会把重心放在玩上,但进入小学后就要把重心转移到学习上,此时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适应。“所以家长不应该对孩子太大的压力,而是应该耐心等待孩子的学习成长。”
  此外,突然以学习为重心之后,有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孩子或许在短时间内无法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或者学习成绩上起色不大,班主任老师也提醒广大家长,这个阶段孩子心理变化可能会比较大,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学习情况,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成长。
  另一方面,家长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也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这样极其不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此外,应该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家长应该及时指正和引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任城公安分局开设“平安课堂”,手把手教警用器械使用 新学期第一课,教师们学“防暴”
  本报济宁9月1日讯(记者 李岩松 通讯员 赵彤) 8月30日,济宁市任城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联合共青团路派出所,到辖区内济宁市第十三中学,为教师们开设“平安课堂”,现场进行警械和防暴技能培训。
  当日上午,在济宁市第十三中学室内运动场地上,十几位教师手持防暴盾牌、抓捕器等警用器械,跟着任城公安“猎鹰行动队”,学习警械的使用技巧。“这些警用器械见得多了,真正使用还是第一次。”正在学习使用抓捕器的张老师说,在即将开学之前,以往辖区内的民警也会来到学校讲安全课,原来都是坐在教室内,听民警们讲解一些案例和安全教育知识,这次的安全课格外生动,除了一些安全知识,还让教师们真正动手学习一些警械的使用,这对提升校园安全有很大的帮助。
  把“平安课堂”从教室里搬到运动场,听课人从孩子变成了陪伴孩子们的教师,这是任城公安做出的一项改变,“原来我们都是针对孩子上安全课,现在除了给孩子上课,我们还给教师单独开设平安课堂。”任城区公安分局共青团路派出所副所长刘伟说,孩子们毕竟年龄太小,自我保护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他们的安全还需要成年人来守护。新学期开始,任城公安“猎鹰行动队”走进课堂,让教师们参与学习警械的使用和一些基础的防暴技能后,万一出现突发情况,可以确保教师们临危不乱,按照所学内容保护孩子安全。
  教师们学习警用器械的使用技巧。
今日本报B01—04版 本版编辑:陈鸿儒 组版:曾彦红 校对:李锡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