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洛河镇打造“老兵之家”,传承“老兵精神”——

“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19年09月19日





  9月11日,从山东省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莒县洛河镇人民政府荣获“山东省退役军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为洛河镇颁奖,洛河镇党委书记李卫国第一个登台作了题为《传承老兵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的交流发言。

  “稍息,立正。单宗玲,到!于学堂,到!单洪利,到……”
  八一期间,洛河镇老兵之家广场前,40余名退伍军人列方队、唱国歌、踢正步、重温军人誓词,回忆峥嵘岁月。一声声嘹亮的宣誓声凝聚着浓得化不开的军旅情。
  这是一群普通“老兵”:于学堂,73岁,通信兵;单洪利,67岁,炮兵;单宗胜,53岁,警卫……
  这是一群特殊的“老兵”:洛河崖村党支部书记单宗玲带民致富,勇当经济发展“领头雁”;“老兵义务巡逻队”的队长于学堂担负义务巡逻的职责;“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单宗胜根据退役军人的专业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公益岗位,为村民提供服务……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这些流水的“老兵”以“老兵之家”为阵地,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在家乡广袤的土地上聚成一团火,重拾当年豪情,共谋家乡发展。
打造“老兵之家”
增强退役军人归属感

  这群老兵的故事,要从洛河镇打造的“老兵之家”说起。
  洛河镇位于沂蒙革命老区,自古就是重要的兵源之地,历来有着“崇军尚武、参军报国”的优良传统。现辖46个村、4.3万人、退役军人970名。新时期,新使命,服务退役军人也要有新机制、新保障。“近年来,莒县洛河镇全面落实各级关于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部署要求,以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老兵之家’,尊崇关爱老兵,传承‘老兵精神’,启动了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谈起打造“老兵之家”的初衷,洛河镇党委书记李卫国说。
  既然是“家”,就要有“家”的归属感。走进“老兵之家”里,“红色记忆”“红色传承”“红色力量”“红色管理”“军人风采”五大板块再现老兵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烽火岁月;“老兵讲堂”“老兵画室”“志愿先锋”“兵创空间”四大阵地,细致入微提供各项所需。“老兵之家”不仅是家还是退役军人的“加油站”。在“家”里,洛河镇重点打造了“红书籍”“红电影”“红音乐”“红党课”“红论坛”这一“红色氧吧”,为老兵充电加油;用“过好一个政治生日”等“五个一”工作法为老兵积蓄精神力量,引导老兵永葆军人本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弘扬老兵精神既要娃娃抓起又要从身边抓起。在“家”里,经常邀请镇内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聆听老兵讲述从军故事,传承“老兵精神”。周边区县2600余名青少年、老兵和党校学员也纷纷走进“老兵之家”,接受“老兵精神”洗礼。如今,“老兵之家”实现了“党建红+国防绿”有机融合,成为洛河镇一张靓丽的党建名片。
尊崇关爱老兵
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感

  你奉献青春,我付出真心。为了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洛河镇坚持镇党委书记直接抓退役军人工作,在细节上下功夫、在落实上想办法、在见效上做文章,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洛河镇高标准建设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配备专职人员和场所,做到“五有”“全覆盖”,实现服务机构建设“不少一村”。高效率完成退役军人信息采集,逐一核实身份并建档立卡,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实现信息采集“不落一人”。
  一个光荣牌,送去一份尊重。洛河镇高质量上门悬挂光荣牌,创新实施第三方跟踪评价模式,对悬挂效果逐一核查,实现光荣牌悬挂“不少一颗螺丝钉”真正做到军人身许国,全民尊其家。
  一次关怀激励,送去一份温暖。洛河镇高要求组织镇村干部逐户走访退役军人,对困难家庭及时跟上帮扶救助,26名建档立卡老兵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走访慰问“不漏一户”。高水准评选先进典型“最美退役军人”16名、“最美军嫂”22名,免费查体357人次、外出学习469人次,实现关怀激励“不留一处空白”。
  据李卫国介绍,每年“八一”建军节,洛河镇都要组织退役军人齐聚“老兵之家”,再穿一次军装、再升一次国旗、再唱一次军歌、再敬一次军礼,当熟悉的军歌再次响起,回忆起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兵们无不热泪盈眶。
传承“老兵精神”
增强退役军人使命感

  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暖了“老兵”的心,唤醒了老兵们的荣誉感。老兵们争当人才振兴的“领头雁”,全镇970名退役军人中,党员占一半以上,72人担任镇村干部。曾经习惯答“到”老兵们,当家乡和人民召唤,一声到,一生到。
  63岁的退役老兵单宗玲第一个喊“到”。自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克服重重困难,以“龙头企业+生态基地+农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建设千亩油用牡丹示范园,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在城镇精细化管理中,他连续奋战,仅用2天时间完成沿河310户的43亩土地流转,5天时间建设完成洛河崖集贸市场搬迁并投入使用。积极争引投资1.6亿元的绿野芳田生态产业园项目落户洛河崖村,实现了整村全部土地的流转,让地“生金”、群众致富、集体增收。
  73岁的退役老兵于学堂,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组建老兵义务巡逻队,风雨无阻坚持夜间巡逻,大年三十的晚上也不曾间断;他本人担负起了义务巡逻的职责,这一巡就是43年。
  老兵们把矛盾调解当成了日常的“练兵”。由23名退役老兵组成的“老兵调解工作室”,主动担当起排查纠纷、矛盾化解的工作,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8件,进一步为群众排忧解难。
  老兵们把防汛救灾当成一场“硬仗”,冲锋陷阵,抛洒热血。面对“利奇马”台风带来的329.5mm特大降雨,21名退役军人自发组成了抢险救援冲锋队,在风雨逆行中坚守三天三夜,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老兵们还争当产业振兴的“生力军”。通过搭建“兵创空间”,举办“创业沙龙”,邀请知名企业家讲述创业历程,共享创业信息,引领建功立业,累计培训560人次,117名退役军人通过“兵创空间”走向新的岗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