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支撑平台到千亿级生态链

齐鲁软件园建成十二大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齐鲁晚报     2019年09月27日

  ▲晶圆测试实验室和快速封装测试平台。
  ▼软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
  自2003年开始,齐鲁软件园开始打造服务企业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目前,已建成了十二大技术支撑平台。这些科研平台很好地推动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不少企业就是奔着平台来济南高新区落地发展。
  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搭建,也为园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搭建起赋能生态,形成了以平台引人才、以平台促招商、以平台建设带动园区创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少产业正在形成千亿级生态链。当前,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大数据产业等一批齐鲁软件园的特色优势产业已经形成千亿级产业生态链。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修从涛

企业智能升级改造
来这里学习和咨询

  8月6日,在山东云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里,一台装有履带和摄像头的移动式机器人正在研发中。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智能机器人可应用于消防、排爆以及一些危险场景下,如矿井作业等方面,目前产品研发顺利。
  吸引这家智能科技企业落户济南高新区的重要因素在于,在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里有可供企业免费使用的“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无须自建测试验证平台,可直接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对研发产品进行测试验证,并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记者在该平台上看到,平台里主要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种机器人平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基本上都能在这里找到。在诸多机器人平台中,有一个智能制造系统信息化研发与应用平台十分亮眼,在这条工业4.0的无人化智能生产线上,所有的控制都是通过智能管理系统操控完成,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每个工序都连接到智能管理系统,数据可以做到智能采集,设备可以做到预维护、预判断,所有信息连接到云端,是一套面向未来的智能生产线。”工作人员介绍。
  除了各种机械手臂和操作平台,更重要的是被称为“工业电脑”的控制系统。在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就有行业应用方案研发中心的各类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比如说一些炼油企业,它的生产过程是不能停的,可是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设备老化或损坏怎么办?因此控制系统就需要做备份,一个正常运转,另一个做备份,一旦出现运作故障,做备份的控制系统就可以接手工作,不影响生产。”工作人员介绍,像这样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还有很多,如工作自动化、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能源自动化等等。
  “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提供培训、研发测试和验证服务,如果企业有升级改造的需求,还可以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等。”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特聘专家马立新介绍,由于平台的存在,不仅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支撑,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包括沈阳新松等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明星企业来到高新区落地发展。
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来这里做封装验证

  8月30日,在齐鲁软件园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平台,来自山东盛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平台进行封装测试。经过中小批量芯片封装测试成功后,就可以在工厂里进行大批量的封装生产。
  集成电路设计和通信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总监张迎新介绍,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平台的主要研发和维护人员,由中科院博士领衔的高水平团队组成,配备先进的芯片封装测试设备,可以提供从芯片划片、上片、键合、塑封、切单等全流程的中小批量芯片封装测试服务。
  据悉,该平台已全面服务于山东省内高云半导体、华翼微电子、中孚信息、艾睿光电、量子研究院等全省3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大大缩短了省内集成电路企业芯片研发、上市的时间周期,降低了研发费用,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不仅如此,该平台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为全国1600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的300余家提供芯片快速封装验证和中小批芯片封装测试服务。凭借优良的品质和高效的服务,国内包括华为海思、清华紫光、华大电子等在内的全国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有六家利用本平台进行芯片快速封装验证。
  “平台为我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我们在送国家指定的实验室检测之前,可以先在平台上进行性能、安全性及抗风险能力等各方面的测试。”华翼微电子企业负责人介绍,这给企业带来了极大方便,减少了因频繁测试花费的巨额成本。
  据悉,在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影响下,目前在济南高新区已经聚集了联暻、世芯、概伦、华芯、高云、盛品等知名企业,在半导体材料研制、通信芯片研发、国产FPGA芯片研发、国产EDA工具研发、设计服务和传感器封装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当前,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渐成规模,已形成千亿级生态链。
医疗手术机器人
在这里实现零突破

  随着产业发展的细分以及技术服务的更加深入,齐鲁软件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也逐步从公共性向专业化、定向化发展。2017年,济南高新区出资引进了软组织手术机器人系统及其耗材器械的生产线,并成立了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目前,医疗手术机器人研发平台也已搭建起来。
  “手术机器人是被预计为下一个世纪医疗技术最重要的一个发展焦点,外科医生会越来越多地应用机器人技术来给病人做手术。”工作人员介绍。
  8月30日,记者在该平台看到,由极限人工智能有限公司研发的医疗机器人系统已经搭建起来,并开始研发新一代产品。
  据介绍,过去做腹腔手术需要有人专门手持一个腹腔镜头,然后跟做手术的医生通过语言来交流。但通过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通过手术机器人自做决策,通过按钮控制镜头。“对于病人来说,过去做完手术伤口比较大,可能需要住院10天到15天,但是通过机器人完成手术,出血特别少,住院时间能缩短到只有3-5天。”
  医疗手术机器人平台的搭建,使得山东乃至全国在医疗手术机器人行业实现了零的突破,自此,山东在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域就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济南高新区将成为全国第一家软组织机器人的生产基地。
  研发平台带来的将是一个产业链的发展。“手术机器人带来的还有机加工、注塑、芯片等产业的集聚,形成一个围绕手术机器人的生产。配件、模具等配套生产厂商也将落户济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