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有辆服务贫困村的“专车”

共产党员赵泉在服务中实践着人生价值

齐鲁晚报     2019年11月01日

  有了通达服务专车,山区村民出行不愁了。
  坐上通达服务专车,山区村民喜笑颜开。
  ▲赵泉和他的扶贫通达服务专车。
  ◥山区村民坐上了扶贫通达服务专车。
  每一个清晨的6点时分,一辆特殊的客运车辆从长清区龙泉街出发,驶向各乡镇大山深处的贫困村,为偏远山区的贫困村村民提供赶集、串乡的出行服务。
  这辆特殊的“贫困村专车”,司机是共产党员赵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卢栋

  不通车,有村民几年没到镇上赶过集
  为响应“贫困村三年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践行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工作理念,长清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决定,对长清辖区各乡镇贫困村安排部署贫困村客车通达服务。
  结合各贫困村山高路险的地理位置及各村庄多数为留守老人的特殊现状,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委派长清区运输公司副经理、中共党员赵泉同志重新拾起客运驾驶的老本行,完成好贫困村客车通达服务的任务。赵泉按照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深入各乡镇贫困村考察调研的实际,和各贫困村赶集排列的服务顺序,先后、循环开展客运班车通达服务。
  2018年12月25日,正值寒冬季节,赵泉驾驶鲁A77796号支贫客车开进五峰街道下铺子村。村民们得知是政府为贫困村特别定制的服务专用车时,都无比高兴,有的回家拿鞭炮,有的为司机提来开水,有些老年人话语更为惊人:“因为路难走,我们都好几年没到镇上赶个集了!”“多亏了党和政府啊!”“在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出去看看!”
  位于张夏街道的贫困村于盘村、孔庄村被誉为长清区境内海拔最高的村庄。于盘村以山路狭窄、蜿蜒起伏、陡峭险峻而著称。民间流传的谚语这样比喻于盘村的交通难行:“姑娘垫了灆、不嫁于家盘!”孔庄村则以一条狭窄的山路盘道、18处Z形急弯蜿蜒盘旋到山顶村庄!
  在这样的路况下,2019年9月1日,赵泉驾驶的扶贫车开进两个贫困村,结束了两村自古以来不通客运车辆的历史。
  车就像一个移动的家,落下人不行
  除非节假日有所变化外,坐车的乘客基本都是固定的人员,久而久之赵泉都认识了。上来的全部乘客除了提前告知不回去之外,返程时必须一个不能少。
  2019年3月9日,马山镇于庄村上来9名乘客。在马山镇赶完大集后上车8人,差一位83岁的大爷。据已上车的乘客说,大爷有小脑萎缩毛病,可能掉向了,要不咱们先走吧!赵泉说:“不行,大爷坐我车来的,我就有责任再把他安全送回去。”于是,赵泉下车找人,经过20分钟寻找,把大爷领到车上安全返程。
  在每次的支贫运输起点到返回,有3个小时乘客赶集的时间,支贫客车始终是在乘客下车的地点等候着他们回来。一般上午11点是返程时限,时间长了乘客们就形成了习惯。赵泉在车上和乘客们就像家人一样聊聊家常、说说笑话。空巢老人有心事都愿意给他说说,赵泉给他们分析,为老人们排解烦恼。
  赵泉在对各贫困村服务的过程中,对乘车人年龄在60—95岁之间的人高度关注,这个年龄段是人生中各种疾病的高发、易发期,突如其来的情况可能随时会发生。
  为应对这一危险源,赵泉在车上配置了医药箱,药品用具(降压片、速效救心丸、包扎带、紫药水、温度计、剪刀、暖水瓶、一次性纸杯等)以备急需,对忘记吃药、忘记带药的乘客提供免费服务,药品做到及时补充和更换。为了能在行车服务中救急,赵泉利用晚上时间学习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按压技术,应对乘客突发事件,确保乘客乘车期间的安全。
  有些乘客因年纪大或先天残疾,上下车困难,赵泉在车上设置了残疾专席,搀扶他们落座后,给他们系上安全带,到站后再搀扶他们下车。
  在万德办事处西山村,有位72岁的老人买了两袋面粉,自己无力搬上车,赵泉看到后急忙下车,上前帮助把面粉搬上车。这位老人赞叹道:“车上有老赵,不用儿女孝!”
  他的扶贫车,是一张温暖的名片
  赵泉把支贫服务当成一件体现人生价值的大事来做,一生做好扶贫工作是他的座右铭!
  赵泉驾驶的扶贫专用客车,在车前车后还标注了“不忘初心、服务人民”“党员文明号(贫困村专用通达服务车)”等字样,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撒向千家万户。
  驾驶支贫服务客车近一年的时间,他从未因个人原因休过班,将贫困村交通服务工作创建成安全、守时、守信、服务一流的党员先锋模范岗。妻子说他不顾家,老妈说他不回家,有谁不想家和妈呢?他说:“党徽在胸你说选啥?先抛小家顾大家!”
  支贫路上,一年365天常态化的工作,诠释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