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公里往返“加油”声一路不断

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展示一个自信的济南

齐鲁晚报     2019年11月03日

  经十路云亭饭店自发组织了“云亭补给站”,选择了温热姜汤、香蕉、圣女果和一些松软的小蛋糕作为补给。在马拉松沿线市民自发组织的补给站、啦啦队还有很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 季禹 摄
  沿途观众伸手击掌为跑友鼓劲。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军 摄
  城市马拉松,参与其中的不光是报名的奔跑者,同时也包括在街头为选手加油鼓劲的数以万计的观众,他们的呐喊声,给了选手无穷的动力;他们伸出的带有热度的手,给了选手无穷的力量;他们竖起的大拇指,是奔跑者最佳的褒奖;他们的微笑,是这个秋日最温暖的一缕“阳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云鹤        

  没有金刚钻,谁敢揽那瓷器活儿,泉城马拉松的举办,让市民看到了一个自信的济南。当然这背后离不开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全程42公里多,市民们一路为选手们呐喊、加油、助威,为泉马让道,为参赛选手提供热情服务,当好东道主,为济南的城市形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乎城市形象
“老济南”很支持

  在马拉松赛事开始的前几天,济南人的朋友圈早已被比赛的消息刷屏,转发消息时总不忘附上一句,为泉马让道。一个让字背后不仅仅指交通方面的支持,还代表济南市民对比赛的理解和支持。
  张先生今年68岁,是老济南人,退休之后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旅游,去过全国很多地方,感觉济南和其他大城市比起来,很内敛低调。“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处是说济南这个城市发展比较沉稳,但是太内敛,很多外地人也了解不到济南的好。”他说,济南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城市特色比较显著,需要加大宣传,而马拉松赛事对济南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当然,城市赛道穿越老城区不可避免给市民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利,但这些如果站在济南发展大局上来看都可以理解。“我身体不行跑不动了,不然我也会报名。”他笑着说。
首次家门口参赛
跑友感觉很自豪

  李昱琳是济南人,已经跑了十几年马拉松,但在济南参加还是第一次,作为东道主参赛让她格外兴奋和自豪。
  她今年60岁,退休前是一名银行职员。十几年前,单位查体时李昱琳被查出三高,为了锻炼身体开始跑步。后来在朋友的邀请下参加了马拉松。从那以后,李昱琳就喜欢上了马拉松这项运动,十几年的时间,她和丈夫一共参加了百余次马拉松,跑遍了全国各地。“全国所有省会城市的马拉松基本都参加过,国外我们也去了有六七个国家。”她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能够在家门口参加比赛,是多年来的梦想,“得知济南要举办马拉松的消息时,我们都很激动。”
  能赶上家门口的马拉松,李昱琳和丈夫以及其他亲属共四口人报名参加了比赛。“跑到别的城市,除了路费还有住宿饮食等费用,在自家门口参赛对我们来说省去了很多成本。”她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
  对于跑过十几年马拉松的李昱琳来说,泉马的赛道标准很高,并且赛道很有特色。“一般赛道都会设在城市边缘,但是济南的赛道穿越老城区,贯穿了老济南的特色,是一次很有个性的马拉松比赛。”她说道。这次跑步也让她用双脚认识了城市街道的整洁、垃圾处理、水污染等户外环境问题,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明。
  李昱琳希望,马拉松比赛能持续下去,把它办成一个城市的品牌。
沿线居民小区
贴出倡议书

  “就限行一上午,又不是一直如此,我觉得不会影响生活,大不了那天上午先别出门。”位于大明湖路2号院的居民付女士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这个小区是历下法院的职工宿舍,位于大明湖路,属于赛道沿线小区,是临时交通管制的路线之一。10月31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对该小区进行了探访。
  马拉松既是一项体育赛事,也是一个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在一些旅游城市,赛道会设在城市边缘或者风景区,但是济南的城市特色集中在老城区。赛道经过城区,必然会影响居民出行。
  一进入该小区,门卫处就张贴着一份赛事期间对部分路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的通告。整个小区只有一栋宿舍楼,但是这样的交通管制通告却到处可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看到,在小区电梯入口处还张贴着一份倡议书,倡议书的内容主要让市民当好东道主,体现济南市民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友善的良好素质,并合理安排出行,为赛事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我们作为沿线居民就算帮不上什么忙,也不能给赛事添麻烦。”付女士讲述,自己提前好几天就告诉了在别处居住的儿子,周六回家时一定不能开车。她还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提前好几天就做好了周六不出门的打算。
出租车司机
给游客推荐马拉松

  “不要走哪,最好避开哪,走哪最好……”这几天刘铭娥所在的车队群格外热闹。
  刘铭娥是济南市永昌出租有限公司的出租车师傅,早在马拉松开始之前就得到了比赛当天交通管制的消息,这几天他们出租车群里一直在讨论这天行驶的路线。“我们在群里呼吁不走经十路,以免给别人造成不便。”她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运动员参赛本身就很累,我们别的忙帮不上。”
  “前几天我还载了一个从上海来济南看球的客人,乘客本想看完球之后直接回家,我就给他介绍了一下马拉松比赛,介绍沿线经过的城市特色。”刘铭娥说,“听完后乘客还挺有兴趣,想留下来看完比赛再回家。”
赛道沿线
看到一个自信的济南

  “来了来了”,在马拉松泉城公园站聚集了不少围观的市民,为选手加油,还有的市民忍不住举起双手为选手送上大拇指。
  市民李先生表示,专门来观看马拉松,这是济南人扬眉吐气的时候。市民彭先生专门带领一家四口人前来观看马拉松比赛,这次赛事结束后他最深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一个自信的济南。
  看似一场简单的马拉松比赛,但是能让广大市民感觉到城市发展是真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我看到赛事进行地很顺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细枝末节,一切就绪。”他表示,济南市首次承办这样的国际赛事,是有底气有自信的。
  参赛者崔女士表示,任何一座城市,要举办一场国际赛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许多部门的努力和配合,“今天能够顺利举办,可见各个部门付出的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