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

A03版:壹读·关注

A04版:壹读·关注

A05版:壹读·聚焦

A06版:壹读·济南

A07版:壹读·济南

A08版:世界周刊

A09版:世界周刊·观点

A10版:世界周刊·人物

A11版:青未了

A12版:青未了·书坊

A13版:青未了·书坊

A14版:文娱

A15版:乐动

A16版:乐动

山大两教授增选为院士   11月22日,2019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山东大学陈子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李术才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一份关于1977年以来当选院士的本科毕业院校来源统计显示,共有16位院士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这个数据位列全国高校第七。

 中科院院士陈子江: 忙起工作三餐只吃个苹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11月22日,201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山东大学陈子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在同事、同学和学生的眼里,她在专业方面不仅一直抱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还一直保持着忘我的工作状态。工作起来有时候会不分白天黑夜,甚至会忘了回家,也忘了休息。为了医治有疑难杂症的临床病人,她的三餐仅靠一个苹果就打发了。
研究成果反响热烈
33岁破格晋升教授

  陈子江,1959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1979年考入山东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前身)临床医学专业,1984年毕业后攻读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作为山东医学院首批两名博士研究生之一,师从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学家苏应宽教授,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学的研究。在苏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生殖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人类宫腔配子移植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诞生我国首例宫腔配子移植婴儿。这一成果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也奠定了山东大学在生殖医学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一新技术是将母体内取出的成熟卵子与其丈夫经获能处理后的精子,同时植于母体宫腔内,让人的精子和卵子在子宫内完成授精、卵裂、胚胎形成和植入,并最终完成整个妊娠、胎儿发育及足月分娩。
  我国首例宫腔配子移植婴儿的诞生,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同行的热烈反响。一年之后,年仅33岁的陈子江博士带着她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参加晋升正高技术职称的答辩会时,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她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当年,她成为建校以来年龄最小的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陈子江教授是妇产科主任,我是妇科主任。因此在参加各类会议的时候跟她交流较多,她总是去主动了解我们科里的情况,进行专业相关讨论。”在与陈子江共事的26年里,令山东省立医院妇科主任李长忠印象最深的,还是陈子江在专业方面的严谨、拼命、努力。
  “陈子江教授工作忙起来有时候不分白天黑夜,基本上是忘了回家,也忘了休息。为了医治有疑难杂症的临床病人,陈子江的三餐基本上靠一个苹果就打发了。”李长忠告诉记者,陈子江身兼数职,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即使在这么忙的情况下,她还是会挤出时间进行‘疑难重症病例及特需会诊’。”
大学一直名列前茅
曾任系学生会主席

  山东省立医院的产科主任医师左常婷,是陈子江的大学同学。在左常婷的印象里,她这位老同学头脑特别灵活,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除了品学兼优,陈子江还是他们系的学生会主席。“无论是学术还是学校活动,她都能全面发展,而且发展得特别好。”
  现在天津和睦家医院任职的闫雪,于2011年获得山东大学妇产科学内分泌专业医学硕士学位,曾师从陈子江。“陈老师是我的女神,颜值和实力相当,她是我专业上的引路人。今早听说陈老师当选中科院院士之后,我们同学群都要爆炸了!大家都在群里祝贺老师,我们都觉得陈老师实至名归。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里,陈老师一直是我们的表率。”在电话另一头,闫雪抑制不住地激动。
  “无论是山东省立医院、自己的实验室,还是现在的生殖医院,陈子江教授的办公室都始终挂着导师苏应宽教授的照片。”山东省立医院妇科主任李长忠认为,陈子江教授也许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感恩她的恩师,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把老师教给她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 做事不满足于“尽力而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李术才,山东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灾害防控研究。围绕不良地质灾害成因、预报和防控,在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及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2日上午10点左右,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公布后,朋友圈一片沸腾,李术才却“躲进小楼成一统”,婉言谢绝了一切采访。
“周六保证不休息
周日休息无保证”

  在基础交通建设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九世纪修路,二十世纪建桥,二十一世纪开发地下空间。”李术才教授就是一位地下空间的探索者,他长期深入一线,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解决工程建设中突涌水灾害防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难题。
  针对我国地下工程建设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突水突泥等灾害频发的重大挑战,攻克了重大突涌水灾害防控的工程难题。成果广泛应用于成兰铁路、新成昆铁路、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陕西引汉济渭、吉林引松供水、乌东德水电站等工程的200余条隧道,未遗漏任何一个重大灾害源。
  曾经与李术才有过五年多共事经历的一位同事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他对李术才教授的印象是太敬业、太拼了。  
  “对李术才教授来说,‘五加二’‘白加黑’根本不算啥,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无保证。”这位同事说,他团队所有成员基本是没有周末和假期的。晚上基本都得到12点,过年休息不会超过7天。“他是个一年365天都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工作到凌晨12点以后是常态,每晚十点的岩土中心基本都是灯火通明。大年三十还在办公室跟科研团队探讨工作。无论是科研团队还是工作团队的会议经常安排在晚上10点后。”
  李术才教授的一位弟子默认这一说法。他告诉记者,有时为了完成紧急科研攻关任务,李术才教授常常连续工作几天几夜,吃住都在办公室或工地。
倡导教学科研相结合
以科研促教学

  李术才常常告诫团队成员,做事要尽全力,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尽力而为”。在他看来,大学生不必纠结于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首要的是培养一种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他最想教给学生的东西。
  李术才教授倡导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青年教师和教授一起做科研,教学与科研结合,以科研促教学。“就像踢足球,让小孩子和足球明星一起训练,他会慢慢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明星应该怎么做。”
  李术才教授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鼓励多学科交叉创新,从工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目标。
  对于岩土工程学科,科研现场是最好的实验室,李术才教授依托重大工程课题,在湖北、江西、广西、山东等建立了多个现场实验室。他建立了“12+6”模式的科研实践教学体系,硕士生、博士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实践分别不少于12个月和6个月,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时间。通过现场实验室及现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良好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和驾驭工程实践的能力。
  通过两阶段两梯队(硕士博士阶段,学生和教师梯队)的建设,教学相长,培养了教师学术团队,优秀的研究生又陆续成为教学骨干,实现了学术传承和研究团队的稳定发展。他所培养的优秀科研和青年技术人才,已经在交通、水利水电以及矿山领域崭露头角。
中小学教师如何使用“戒尺”,教育部拟出台规定 惩戒熊孩子,轻可罚站重可停课   本报济南11月22日讯(记者 李飞 潘世金) 22日,教育部对外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和强制措施。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适用本规则。
  根据征求意见稿,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和严重惩戒三类惩戒。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支持教师正当行使教育惩戒权,制止有害于学生或者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言行。
  一般惩戒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等七种方式进行惩戒。
  较重惩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现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教师经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进行承担校内公共服务任务,在学校设置的专门教育场所隔离反省或者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教育,家长到校陪读等方式的惩戒。
  严重惩戒指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失范,屡教不改的,或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或者有欺凌同学、辱骂殴打教师等恶劣情节的,教师应当提请学校采取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带回配合开展教育,改变教育环境或者限期转学等。
  另外,还明确了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形,比如学生携带、使用违规或者违法危险物品,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等。
  征求意见稿还详细列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教育过程中的六大禁止行为:禁止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行为;禁止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行为;禁止辱骂或者以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行贬损等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禁止因个人或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禁止因个人情绪或者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禁止其他侵害学生基本权利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征求意见稿特别明确了教师的权责,教师正当实施教育惩戒,因意外或者学生本人因素导致学生身心造成损害的,学校不得据此给予教师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
尺度在哪,如何防范“不良惩戒” 专家建议再细化规则,最好能让教师一看就知是否踩线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对“教育惩戒”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存在顾虑,比如惩戒尺度、惩戒标准如何把握?教育惩戒的边界在哪里?如何防范“不良惩戒”?对此,专家表示,教育惩戒还应当规定得更细致一些,最好量化到教师对照规则即可明白自己是否踩线或违规,才更具有可操作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飞 潘世金

奖惩分明
学生才能养成好习惯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不少教师、家长都表示支持。“没规矩不成方圆,严厉的老师责任心都比较强。”济南一名初二学生家长陈女士表示,适当的惩戒可以防止学生再次犯错,对以后的成长有好处。
  不仅家长支持,不少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表示期待。“在学校里只准奖不准惩,让孩子缺少了挫折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教师何友猛表示,奖惩分明才能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济南市新苑小学校长赵殿胜表示,教育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说服教育还是主要的育人策略,但对一些特殊学生,正面引导达不到预期效果,适当的惩戒也许会达到教育效果。“对于严重犯错或屡教不改的听之任之,那是对学生本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不负责任。适度惩戒填补了教育手段的空白点,将推动立德树人的目标更好实现。”
让规则更具操作性
才能免去各方担忧

  “惩戒是必要的,但标准怎么界定?”多名学生家长提出疑问,还有的对家长陪读、限期转学等惩戒方式心存担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大家也一直在谈教育惩戒权,但教师很尴尬,怕用了惩戒权被投诉;家长也担心,怕教师滥用惩戒权,相对处于弱势的孩子没有发言权,所以才有了官方发文将“教育惩戒”明确下来。
  如何避免“不良惩戒”,熊丙奇认为,惩戒规则应当更细致一些,量化到教师对照规则即可明白自己踩线或违规,才具有可操作性。“要使惩戒权行之有效、落到实处,还要进一步细化,细化到某一个行为出现,老师就对应哪一条规则行使惩戒,这样才能免去各方对教师行使惩戒权的担忧。”
教育惩戒权如何实施多地进行有益探索   关于教育惩戒权,很多城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一直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政府便发布了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情节严重的,视情节给予处分,学校的惩戒规定应当向学生公开。
  2018年11月,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了一场关于惩戒制度的听证会。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代表参加听证会,各方在会上讨论了各种惩戒方式,以及学生出现哪些行为可能面临惩戒。
  2018年3月,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戒尺”。关于戒尺的使用,学校对数量、力度和惩戒部位都做了相关规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飞 潘世金

这条路-25℃不结冰,咋做到的 采用新型材料和抗凝冰技术,在济南尚属首条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泰来

  道路结冰,是困扰冬季出行的一个难题。济南市高新区的舜华路,采用高科技、新材料,成为济南首条不结冰示范路。
  22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正在整修的舜华路,这条道路已经铺上了崭新的沥青,路面施划了清晰的交通标线。
  “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使用了新型材料和抗凝冰技术,力图把这里打造成济南市的首条不结冰示范样板路。”济南市城建监理有限公司一分公司经理刘元军介绍,舜华路北起工业南路,南至旅游路,全长5.7公里。该路段有两处大的上下坡,坡度最大处达到4.5%,冬季一旦结冰,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据介绍,新材料和新技术加入后,舜华路试点路段能够保证-25℃不结冰。一旦遇到大雪天气,道路上也会积雪,但不会因为车辆碾轧致使融雪结冰,基本达到“小雪自融、大雪易清”的效果。零下极寒天气不结冰,舜华路在济南尚属首条。
  舜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任庆恒介绍说,此次不结冰道路在舜华路的试点共有4段,分别是舜泰南路至经十路段;经十路至龙奥北路段,舜华东路颖秀路路口向南200米;舜义路路口至辰祥路路口。均为上下坡或者背阴路面。此次选择这4处路段作为试点,也是与其他路面做一下对比,看看试点路段抗凝冰效果,以便考虑是否大面积引进此种新技术。
  目前,试点路段刚刚施工完毕,尚未经历过低温雨雪天气,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江苏路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胡孟楼向记者提供了其他地方的路面视频,效果较为明显。
  胡孟楼介绍,抗凝冰产品是利用了新材料,根据不同配比生产出的抑制冻结作用的融雪类材料,这种材料的效果跟融雪剂近似,它可以混合在沥青中,也可以作为涂层涂在路面上。
  与传统的融雪剂相比,抗凝冰产品的优势在于提前介入,一旦出现降雪可自动发挥作用,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舜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任庆恒介绍,此种抗凝冰产品的使用年限在8年至10年,这个使用周期跟路面使用年限基本一致。

“2019青岛沂蒙周”启幕,34个项目缔结合作意向 山海携手,递出“临沂名片”   11月22日下午,伴随着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2019青岛沂蒙周”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启幕。本次活动为期5天,三大板块十大主题活动贯穿始终,将带来全面多姿、丰富多彩的临沂印象,向世界诚挚发出临沂名片。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晓鹏

协同发展
展现老区新风采

  据悉,“2019青岛沂蒙周”将通过一系列走访洽谈、路演推介、展览展销形式,全面推介新时代临沂发展蕴含的新机遇,站在新起点深化青临两地交流合作,助推临沂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助推临沂融入青岛发展和承接青岛转出资源,真正实现青临两地协同发展。
  此次活动也搭建了为临沂各区县充分展示的舞台,现场更有诸多优惠活动让青岛市民感受最实在的临沂。活动期间还将举行临沂政商代表与青岛知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走访推介活动,举办临沂籍知名人士建设家乡恳谈会等活动。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签约,共34个项目缔结了合作意向,为青岛、临沂两地经贸合作实质性推进迈出坚实一步。
  此次活动包含开幕式、闭幕式、名优特产品展三大板块及十大主题活动。活动由大众报业集团联合临沂市委、市政府主办,得到了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是全面展现大美新临沂风采的一次盛会,将开启青临协同发展的新纪元。
蒙山沂水送来名特产
非遗亮相惹人爱

  竹泉村、孟良崮、天湖、沂蒙红色影视基地……“2019青岛沂蒙周”旅游专场推介会作为开幕式重头戏,让大家看到了临沂的新面貌和旅游产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当天还举行了“产自临沂”名优特产品展开展仪式,来自临沂的特色产品让人流连。
  沂蒙山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家常美食“煎饼糊子”,网红无添加剂“下饭菜”干煸辣肉丝,有着1400年传承史的临沭柳编工艺品,用创意赋能民间手工艺的苗氏剪纸……在家门口就能逛遍临沂,买遍沂蒙好物,来自临沂市的17个县区将轮番登场,亮出当地的“拿手绝活”。
  农业是临沂的传统优势,插上科技的翅膀,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沂蒙大地上呈燎原之势。沂南县盛世庄园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刘成才这次带来了自家农场出产的冬桃和丝瓜,有机好物颇受青睐。而在这些好物背后,是一个智慧农业综合体的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产品展中,来自蒙山沂水的非遗项目颇受关注。“临沭是中国柳编之都,柳编产品每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人民币。光是出口就达到2亿美元。”柳编大师杨进帮告诉记者,临沭柳编已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青岛市民充分感受到非遗传统特色文化的魅力,他此次带来了柳编磨、柳编碾等传统柳编民俗老物件。此外,还有柳编龙、柳编葫芦、柳编鱼等创意艺术摆件。
红色蓝色相互交织
开启协同发展新局面

  青岛与临沂区位相邻、产业互补,人员往来频繁、经济合作紧密,齐鲁文化让两地血脉相连、呼吸与共。近年来,上合峰会成功举办、自贸试验区获批等一系列利好,尤其是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助推下,给青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青岛这座国际大都市正喷薄而出。投资青岛就等于投资国家战略,青岛迎来了绝佳发展机遇,也给周边兄弟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临沂,是底蕴深厚、秀外慧中、沂蒙精神闻名全国、商贸物流通达天下的革命老区,热情质朴的红色成为她的底色;青岛,是美丽、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和滨海旅游名城,开放包容的蓝色是她的底色。沂蒙大地与岛城山海血脉相连,红色与蓝色相互交织,必将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舔石头 知水量地质博士意外走红 已在山东工作31年,笑称这只是“土办法”   前不久,在一次评选活动中,一张舔石头知水量的照片走红网络。截至目前,该话题在微博已吸引7800多万阅读,6000多人参与讨论。而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就是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研究员、地质工程博士杨丽芝,从事地质工作已有31年。11月22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杨丽芝笑言舔石头知水量其实是一种“土办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震

为山区找水
足迹踏遍齐鲁大地

  其实,杨丽芝早已是行业内典型人物。她的足迹踏遍了齐鲁大地的山山水水,为城市建设及保泉供水出谋划策,为山区找水和水环境治理呕心沥血,身高只有1.55米的她,走成了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过去这些年间,她相继获得了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最美地质队员、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十几项荣誉,2018年又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初见杨丽芝,她正拿着几块石头在办公室里和同事讨论着什么。杨丽芝说,这几块石头是从莱芜找到的,有几块石头上面有三叶虫化石,“化石本就稀有,但相对而言,三叶虫化石会多一些,但也是不可多得的。”
  说起那张走红的照片,杨丽芝有些不好意思。她说,照片拍摄的时间是在2014年11月,当时在沂南县山北头村做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生活用水困难,同事将大家工作时的状态定格成一张张照片,她这张只是其中之一。
  杨丽芝告诉记者,当时她正在进行打井找水作业,舔石头是为了初步判定含水层层位,预估一下出水量。“在野外,有些地方车开不上去,仪器设备带不全,所以我就用这种方式,初步判断含水层的位置。”杨丽芝说,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舌头的触感以及湿印判断,“比如湿印很快消失了,说明石头颗粒结构粗,含水量就好一些。湿印消失得慢,说明颗粒结构致密,含水量可能相对少一些。同时,含泥量比较多时会粘舌头,可能含水量更少。”
  杨丽芝表示,这种方式只是一种“土办法”,而且并不适用所有石头。“你像我们常见的石灰岩就可以,此方法教科书里没有,是通过多年实践总结而成的,因此也有科学依据。”杨丽芝说,真正要进行打井等作业时,还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仪器。
地质工作不是
拿锤子在山上随便敲

  1988年,杨丽芝毕业后投身地质研究工作,如今已走过31年。在不了解地质行业的人们眼中,地质工作可能就是开着越野卡车,翻山越岭,用放大镜和小锤在山间角落观察、敲打。
  “其实地质工作不是拿个小锤子在山上随便敲。”杨丽芝笑着说,“我们干的工作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最接地气的。”
  作为一名水文地质人员,杨丽芝最初的工作是找水打井。后来,也开始做一些地下水污染评价、地热勘探、城市地质等方面的工作,此外,地质灾害防治也是她众多工作之一。
  杨丽芝坦言,地质工作确实又苦又累。“过去条件不太好,我们都是骑自行车去勘察,到了山脚下把自行车放到附近的村庄里,翻过山头沿途调查,等工作结束再从另一边下山。”杨丽芝说,翻山的时候兼具调查十分耗费精力,有的时候他们会估算时间,如果赶上饭点下不了山,她就揣两个馒头,带一壶水,在山间的某个角落饱腹,下山的时候还要想办法回到原位,“往往是搭便车。”
  “再比如,我们的工作是轮班倒,一边找水,一边由专业施工队打井,打井的时候需要我们在旁边盯守着,看看每挖一层判断它的含水量如何,很可能一盯就是一天,不盯的人也不闲着,去别的地方继续找水。”杨丽芝说。
  杨丽芝说,虽然苦,但每当看到村民脸上发自内心的喜悦,用不太清晰的方言说出“谢谢”时,她瞬间感到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成渝吃上北京“人口红利”济青“双子座”如何迎变局 区域竞争下,两地交流互动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近些年,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格局的重构,北京人口出现净流出,与之产生“溢出红利”也深刻影响着区域竞争格局。近日,《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揭示了中国都市圈发展的最新变化,其中数据显示,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二线城市都市圈双中心模式也在区域竞争中走出了双赢之路。在区域经济面临大变局的当下,济青“双子座”又该如何有所作为?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蔡宇丹

北京人口净流出
人才都去了哪里

  11月19日,2019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发布了《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与传统基于人口普查和各大城市流动人口报告获取数据相比,京东平台大数据实现了动态呈现流动人口变化,更具实时性和多样性,比如用算法来研究迁移人口的收入、学历特征,以及这样的人口迁移跟城市产业政策、人口政策有什么关联,这为研究分析人口迁移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8年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一线城市人口迁移》报告显示,除深圳外,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均出现人口净流出。
  北京的定位在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注于政治、科创、文化职能,不再追求经济中心的地位,非首都功能及经济资源正在往外疏解,这对中国经济版图的影响是巨大的。
  日前,有报道称,一直处在城市链顶端的北京税源出现变化,这是区域版图近几年深刻变化的典型反映。
  数据显示,北京的人才首先是流向其他三个一线城市以及天津、重庆两座直辖市,其次是地理位置上与北京最近的廊坊、保定,以及成都、武汉、西安等省会城市。
  那么,与北京相对较近的济南和青岛,能否凭地利之便收获北京人才溢出红利,也将影响着区域竞争态势。
成渝“双子”互动密切
带起西南城市带

  基于对京东大数据低线城市数据的观察,都市圈是决定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低线级城市同地理位置最接近的一线城市人口迁移往来最为密切。同时,强二线与四五线城市之间的人口迁移也非常活跃。
  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新型城镇化下,以二线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是新的增长点,会带动很多人口向这个地方迁入。低线城市中,三四线人口几乎很少流动。大数据分析的新发现是,与二线城市同样成为人口重要聚集点的还有五线城市,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一线城市人口在往五线城市流动。
  《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杭州、成都、重庆、长沙等二线城市人口净流入强劲,根据大数据分析,二线城市都市圈的发展各具特点。
  一种是杭州模式,依附于上海这样的超大都市圈,跟上海都市圈交互、人口流动特别密切,同时也会对周边中小城市产生辐射。
  一种是单区域中心都市圈,比如西安、郑州、哈尔滨,这些城市是一个区域独一无二的中心,它们跟一线城市关系特别紧密,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周边辐射能力。
  一种是双中心模式,比如成都和重庆,武汉和长沙。
  报告显示,从重庆和成都的人口迁移中可以看到,重庆和北上广深的互动非常密切,和二线城市的互动也很密切;而成都对整个四川省的辐射非常明显。而且,重庆和成都之间的互动非常密切,这两座城市的互动形成了西南城市带的中心,不仅对周边小城市辐射,而且跟全国其他都市圈的关系特别紧密。
  长沙和武汉这两个长江经济带中游的城市,虽然也是双中心都市圈模式,但之间交互没有成都和重庆紧密。
  沈建光认为,武汉和长沙的都市圈效应不显著,主要是周边城市发展水平有限,且地理位置与一线都市圈不远,因此与一线城市的联系更多。报告建议,武汉和长沙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两个重要城市,应当增加交流互动、实现协同发展。
  那么,济南和青岛这对山东经济的“双子座”,未来究竟何种走向?
济青等多个二线城市
与周边交互密切

  来自齐鲁人才网上的数据(2019年1月1日-10月31日)显示,外省进入济南的人才以河北省最多,其次是来自中原城市群的河南以及东北的黑龙江。
  青岛外省人才流入显示了和济南不一样的构成,来自东北的人才成为流入大户,占据了外省人口入青的1/4。
  《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成都、重庆、青岛、济南、厦门、福州、西安、郑州等二线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人口交互非常密切,表现出很强的都市圈效应和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
  齐鲁人才网大数据平台显示,济莱行政区划调整后,济南和泰安之间的关联度更为密切,人才流入已占据了流入济南的省内人才总数的近1/5,这样的比重使济泰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济南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主要集中在鲁西、鲁南、鲁中地区,对胶东板块的辐射力相对较弱。
  而济青这一对“双子座”的交互关系长期以来也备受省内关注,很多因素影响这一对“双子座”的互动,比如济莱行政区划调整,青岛承担了上合示范区等国家战略。而区域变局常常交织着两种力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一种是自下而上来自市场的力量。
  与成渝、武长这两大“双子座”都市圈不同的是,济青这一对双子座处在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的“包围”中,从山东省区域发展看,这一对“双子座”像成渝一样更加频繁地交流互动、协同发展,进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更符合山东省的区域利益格局。
  现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下,广深正在“拆墙”,将2017年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向实处,推动“中国硅谷”规划的落实,内部解决了产业分工的问题,协同效应将不可估量。
  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作为北方经济最强省,同时也是一个没有超级城市的山东,如何与人比拼?未来济青如何竞合?京东这份报告,将大趋势放在了放大镜下。
上广深人口迁入来自北京的最多   《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上海、广州、深圳的人口迁入来源最多的城市均是北京。
  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说,这其实代表了北京和上述城市的经济互动的紧密程度,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深圳、广州的交互非常密切。除了天津和廊坊外,北京和周边城市人口迁移交互较少。这表明京津冀都市圈集群特征相对较弱,主要原因是圈内非核心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市集群的形成相对迟缓。
  济青要获得北京的溢出红利,必须要紧盯成都、武汉、西安等地的产业政策、招商政策、人才政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双下降”   今年6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2019)》。报告显示,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量与增速出现“双下降”,流动人口“常住”趋势不断增强。
  据统计,北京市2016年常住人口增长率仅为0.11%,低于近年来全国人口0.5%的自然增长率,体现了北京市近年来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两个政策意见的效果,带动常住人口实现增量、增速“双降”。
  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为2170.7万人,比2016年减少2.2万人,自1997年以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据新华社
住宾馆、买汽车票不用再担心忘带身份证了 证明“我就是我”刷脸也可以   随着“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在济南的试点应用,在济南住宾馆、买汽车票、办理车管业务时,如果忘带了身份证,不用慌张,依靠人脸识别系统,也能完成身份认证。打造智慧城市,济南又发力。22日,济南市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将逐步走近济南市民。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吴永功

人脸识别系统已在
车管所长途汽车站试点

  近日,一名男子来到济南交警支队车管所业务大厅,办理车管业务时突然发现,原本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此时翻遍了挎包也没有找到。而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没事,人脸识别装备可以帮忙。于是,该男子告知了身份证号和住址,经过人脸识别系统比对确认了该男子的身份后,他顺利办完了车管业务,没有再跑一趟。
  随着近几年技术的更替,办理车管业务使用身份证读取信息,已经十分普遍。也就是说,可以不带驾驶证,但是不能不带身份证,因为公安部今年在全国推广的车管业务“一证办”,指的就是只要带着身份证,就可以完成各类车管业务的查询、比对核验工作。而如果身份证也没带的话,就麻烦了。
  不过,日前,济南市公安局开始引入新的人脸识别系统,试点人脸识别新的应用场景。据济南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在全市各旅馆、车管所和长途汽车站试点人脸识别身份认证,以便在特殊情况下代替身份证认证。未来,人脸识别还将在更加广阔的场景实现应用,方便市民。
不泄露身份信息
实现在线身份认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老百姓现实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需要在线网络实名认证的场景越来越多,网上办理公积金、社保、不动产登记、在线支付等高安全等级的业务时,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如何证明“我就是我”,是一种迫切的现实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的推广应用应运而生。基于公安部法定证件制证数据,采用国密算法,由CTID平台对居民身份证所承载的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去标识化处理,统一生成不可逆、不含明文信息,且与法定证件一一映射的数据文件,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实现在线身份认证。打通互联网认证和各部门业务系统壁垒,实现办事窗口全业务“刷脸可办”“无证可办”,解决“我就是我”“我在办理”“我还在用”等认证难题。在简化群众办事流程的基础上,拓展信息采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实现社会治理“服务即采集、服务拓治理”的转变。

安全的人脸识别系统如何运转   人脸识别是前端,幕后其实是“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可信身份认证”平台,作为济南市政务服务可信身份认证的唯一入口,向上对接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了网证下载、人脸识别等多种在线身份认证服务模式的对接;向下可接入各类政务应用和APP客户端。
  使用可信身份认证系统,在旅馆住宿、购买车票时,可以通过刷脸核验身份,迅速办理入住、购票等事项,有效解决了旅客不带实体身份证无法住宿、购票问题,济南全市平均每天可提供此类服务5000多人次;在办理行政审批业务时,通过实名排队叫号,自动传输核验后的身份信息至业务系统,即使未带身份证件也可以办理开展试点的业务;在车管所已开通自助登记打印身份证明和补发机动车登记证明两项业务,年服务人数可达2万多人次。
“泉城办”APP集成51类功能 房产证掌上可办最多跑一次   本报济南11月22日讯(记者 于悦) 22日,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济南市大数据局会同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介绍,围绕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网上一窗”“掌上一窗”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泉城办”APP已开发完成,可信身份认证和电子印章系统已建成并开展试点应用。
  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灵介绍,“泉城办”APP是济南市政府唯一官方政务服务APP,主体依托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是济南市政府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的移动端。作为打造“在泉城、全办成”政务服务品牌的重要抓手,“泉城办”APP全面引入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强化“秒批秒办”“掌上办”“全链条办理”等实用功能,形成了集办事服务、便民查询、互动交流、生活缴费于一体的移动端政务服务总门户。在功能布局方面,“泉城办”APP规划了“我要办”“我要查”“我要问”“我要约”等板块,实现“一站式集成服务”。
  在功能应用方面,新增上线应用51个,其中查询类应用1个(个人信用查询),事项办理类应用36个(如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许可、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等事项全程掌上办),集成化场景式全链条应用3个(婚内析产、姓名变更、身份证号变更),电子卡包类应用6个(居民网上身份凭证、电子社保卡、出生医学证明等),生活缴费类应用5个(水费、电费、燃气费、供暖费、有线电视等)。尤其是不动产登记全链条业务,实现了新建商品住房交易登记业务的掌上办理,部分新建小区房产证办理已使用该功能,实现办证最多跑一次。

哪里有停车位看手机便知 济南将打造智慧停车云平台   本报济南11月22日讯(记者 于悦) 22日,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南城市静态交通管理运营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打造以惠民为中心的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
  对于市民出行而言,可选择APP和微信公众号,通过智慧停车云平台实时获知目的地周边停车场剩余泊位,并引导市民合理规划出行路线,推送实时路况,自动选择最优出行路线;对于城市发展而言,通过智慧停车云平台实现与智慧城市数据交换与共享,通过实时感知、分析研判、智能决策,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平台系统将实现全市“一码停车”,通过逐步接入全市停车资源,市民只需一次扫描停车场二维码,便可享受便捷的停车缴费、停车诱导、停车预约等出行服务;平台系统将实现全市“无感停车”,通过与微信、支付宝、银联、ETC等多个平台合作,市民开通无感支付,便可享受无需扫码、无需排队、无需现金的自动离场;有序推进地下大型停车场可视化室内导航建设,实现停车场全覆盖的反向寻车、寻找出口、公共区域导航、紧急求助等移动端室内导航服务,有效解决大型地下停车场交通引导问题。
跟上夜济南首条通宵公交线来了 首设K101路,途经多个商圈医院   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书店……随着省城夜经济的发展,“24小时”大家庭里如今又多了24小时公交车。23日零点,济南第一条24小时公交K101路正式上路,省城继北京、天津等城市后也有了通宵公交车。24小时K101由现在的零时公交K101升级而成,途经泉城路、万达、老商埠等商圈及医院。作为首条24小时公交,为何要选K101?预期如何?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飞跃

发车间隔半小时至1小时
准点发车定点到站

  22日上午9时许,济南公交K101停车场内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擦拭三辆K101公交车,与普通公交车不同,这三辆K101上的头灯上写着“24小时K101”,而车内的站牌也换成了新的,这就是济南首条24小时运行的公交车。
  从运行路线上看,24小时K101路连接经四路、泉城路、解放路等市民出行、居住、旅游主要路段,途经融汇老商埠、大观园、万达广场、振华商厦、绿地中心、趵突泉、恒隆广场、贵和购物中心、世茂国际广场、宽厚里、黑虎泉等多个大型商圈和旅游景点。
  “同时,途经市立五院、市儿童医院、省立医院、市中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线路实现全天运营后,将极大满足市民乘客24:00以后的公交出行需求。”在现场,济南公交干线公司副经理韩猛介绍。
  公交车队工作人员喜欢叫24小时公交为“通宵公交”,K101路变为通宵公交后,车辆跟白天运行的都是同一车型,表面上并没有变化。说起推出通宵公交的原因,韩猛说:“随着济南市夜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游客夜间外出、晚归现象越来越多。济南公交在27条零点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将K101路升级为24小时运行线路。”
  结合夜间客流特点,K101路线00:00—01:00、04:00-5:00发车间隔为30分钟,01:00-4:00发车间隔为1小时,采取“准点发车、定点到站”的服务模式,沿线路站点停靠,到站时间在站牌公示。
K101路为何是“幸运儿”
纯电动公交运行成本低

  24小时公交并不是新鲜之物,国内不少城市尤其是省会都开通了类似的线路。不过,记者梳理这些线路,不少都是为了解决火车站、汽车站的接驳之用。今年5月2日,接天津站与天津西站两个火车站的天津公交24路开通夜班车,发车时间为00:00到4:30,使24路公交车运营时间覆盖全天24小时。
  那么为何济南首条通宵公交不选择一些途经大型场站的公交路线呢?济南交通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期济南公交专门针对途经高铁站和火车站的公交线路进行了延时,基本上保证坐最后一班高铁的旅客能够乘公交回市区,没有必要单独再开一条通宵运行的公交线路。
  济南公交18路便通过济南火车站,车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18路收车时间为0点20分,到终点站就1点多了。“18路经过火车站和大型商圈,坐车的旅客和出来玩的市民比较多,最后一班上座率也不错。”
  “此外,不管是高铁站还是火车站,到了半夜,尤其是下半夜,其消费能力以及人流量都不如大型商圈。大型场站都是敞开式的,客流根本不固定,出站后去哪里的都有。”该负责人解释。
  那为何要选择K101呢?济南交通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线路覆盖大型商圈和医院,至少能够保证客流量,也就是至少晚上有人去坐车,或者有这方面的需求,客流量是线路开通的前提。
  “K101是省城贯通东西城区的大线,客流量有保证,其次,K101线路上的车辆都是纯电动公交车,一方面用电便宜,投入成本低,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节能减排,符合环保要求。”上述负责人说。
全程耗时仅需35分钟
视情况决定是否新开线路

  在推行通宵公交之前,不管是主管部门还是公交公司都做了大量工作,毕竟开夜车和白天绝对不是一样的感觉,对驾驶员、车辆的要求相对而言比较高。
  韩猛说:“为了保障101路公交24小时不间断运行,我们安排了优秀的驾驶员和车辆来承担夜间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24小时运行任务,我们对驾驶员进行了安全运行秩序、服务以及车辆保障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我们也进行了夜间试运行和相关客流调查。”
  记者从K101路车队获悉,通宵公交到达每一站的时间在站点上进行了公示,驾驶员也进行了专业培训,为了保证驾驶员充分休息,驾驶员采取“上二休一”班制,确保24小时公交的安全运行。
  经过前期测试,K101路成通宵公交后,全程运行12.4公里,耗时仅需35分钟,而同样的距离,白天需要45分钟,单程可节省10分钟。“22点至次日0点同样路程耗时也在缩短,该段时间上座率还行,恒隆、宽厚里等商圈营业人员都坐K101路。”韩猛介绍。
  记者从车队获悉,K101路是省城贯穿东西的主干线路,目前一天发车450班,日运量2.3万人左右,22点到24点的班车客源主要是商圈的营业员以及回家的市民,每辆车的平均客运量二三十人左右。
“到了凌晨路也不堵了,坐公交车回家的到底有多少人现在也很难预料。一是零点后市民出行肯定减少,二是市民出行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我们先试行这么一条,看看情况咋样,如果运行好了,就逐步增加,或者进行调整。”济南交通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可采取更灵活方式,避免“大马拉小车”   公开报道显示,自2012年开始,深圳、青岛、武汉、杭州、天津以及北京陆续开通了夜班公交或者通宵公交。我省的青岛首批3条“夜公交”1路、26路、224路于2014年正式开通,“通宵达旦”接送夜归乘客。可以说,济南开通24小时公交并不晚于国内绝大多数省会城市。
  但记者了解到,这些城市的通宵公交线路发展得一般,主要是因为客流量上不去,这也可能是遇冷的原因。不仅仅在国内,像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阿德莱德等城市,也有24小时有轨电车系统,但是上座率依旧不高,可能是跟城市人口较少有关系。
  “24小时公交是系统工程,要发展好其实还有很多配套工程要做。公共交通需要满足有一定的客流需求,达到一定的客流才能采用诸如地铁这种集约化的方式来运输,如果客流达不到,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说。
  目前K101路高峰发车间隔为3-5分钟,平峰为7分钟,而通宵公交发车间隔为半小时或1个小时,发车密度比较低,对老百姓吸引力或许不是很大。但这似乎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客流量不够,通宵公交发车频率过高,就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同样感到压力山大的还有交通主管部门,济南交通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分析,通宵公交车需要24小时运转,工作人员也会24小时待命,夜班司机还要白天休息,还有商圈客流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去磨合解决。
  “关注夜间的出行需求是好事,通宵线路开了,我们要从正面认识。如果客流量较大,我们可以增加线路。如果客流不够,可以用小型公交或者是定制公交,用灵活的方式解决出行需求,一方面可以满足市民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投入。”张汝华建议。
疑小情侣吵架点燃煤气 一出租屋发生爆燃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戚云雷

  11月21日晚,济南天桥区北园大街附近一出租屋内发生煤气爆燃。据附近居民称,租住在这里的是一对小情侣,男子疑酒后与女友吵架点燃煤气引发爆燃,幸未造成人员受伤。22日上午,记者从天桥警方了解到,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当中。
  22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事发的民居楼下。这是一栋三层高的居民楼,二楼一出租屋的窗户整个掉落,能看到阳台上的燃气灶和厨具。楼下地面上有不少玻璃碎片,房东正在清扫。不远处还放着一堆窗户框,破损变形严重。
  据事发居民楼里的一位租户介绍,事故发生在21日晚9点多,当时他们正在自己屋内休息,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整个楼都震动了”。出门一看,才发现是隔壁房间发生了爆燃。幸运的是,爆燃只造成门窗玻璃被震碎,并未有人受伤。
  一知情居民告诉记者,这间出租屋里住着一对20多岁的小情侣,二人刚住进来两个月,但俩人经常吵架。“听说昨天晚上男的喝了酒,俩人又吵架,男的打开煤气罐,然后用纸点着才发生了爆炸。”不过该说法未得到警方证实。
  22日上午10点多,记者从天桥警方了解到,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铁三角生锈了   19日,原计划持续数小时的韩美防卫费谈判,仅仅开场1小时就以美方代表离席而宣告破裂。17日至18日,韩日防长在泰国曼谷交涉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存废问题,依然各说各话,双方仍是“两条平行线”。
  美国一方面向日韩狮子大开口,要求大幅提高美军驻扎费用分摊额,遭到日韩拒绝;另一方面又施压韩国,与日本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以确保美日韩三角同盟关系稳固。然而,强扭的瓜不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专挑软柿子捏
  韩国,美日韩同盟中角色最弱的一方,也是眼下三角关系中最受气的一方。
  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美国便在韩国驻军,现有驻韩美军规模约2.85万人。1988年之前,美军一直自行承担驻军费用。但在1988年,美国正式向韩日两国提出分摊费用。
  当时,美国以日本已签订分摊协定向韩国施压,迫使韩方在1989年和1990年分别向美方临时支付4500万美元和7000万美元。自1991年起,韩美先后签署10份驻韩美军费用分摊协定。从1996年起,韩国的分摊比例每3年增加约10%,分摊额也从1.5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约8.6亿美元。同时,协定有效期也从2至3年延长到5年。
  这个规则被特朗普打破,他要求韩国一年一签。涉及2019年费用分摊的第10份协定,直到今年3月才签字,韩方创纪录地分摊近9亿美元。随着第10份协定年底到期,围绕第11份协定的谈判开始前,特朗普政府向韩国狮子大开口,要求韩方分摊47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倍多。而且,涵盖项目不仅涉及驻韩美军,还可能包括关岛和夏威夷的美军。
  韩国坚决反对如此大幅度地提高分摊额,韩国多个民间团体发起抗议活动,还有韩国大学生强行翻墙进入美国驻韩国大使官邸进行抗议。与“47亿美元”一样吓到韩国的,还有美国近期的一项提议。
  10月底,韩美就“同盟危机管理备忘录”提出修改意见,以应对将作战指挥权交还韩国后的突发情况。目前,韩美的联合作战范围只适用于亚洲的争议岛屿,而新修订的备忘录拟将这一范围扩大至“美国遭遇任何危机情况”。韩媒直言,美国这是要把韩国拉进战争。
  这一提议被曝光时,正值韩美第11份协定第2轮谈判无果而终,韩国《亚洲经济》批评称,美国的贪婪本性暴露无遗,一边向韩国索要巨额驻军分摊费用,一边又想让韩国替美国维护海外利益。
  为催交“保护费”,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前几天专门访韩施压,“韩国是一个富有的国家,能够也应当负担更多费用开支。”这话在韩国人看来,简直是赤裸裸的敲诈。
  而且,美国又用上30年前那一招——同时向韩日催费。虽然日本已是分摊美军驻扎费用比例最高的美国盟国,但特朗普仍要求日本承担更多,据称要从目前的不到20亿美元增至80亿美元。美国试图使美韩、美日谈判相互影响,迫使二者就范。
  韩美第3轮谈判破裂后,韩方首席代表郑恩甫19日直言,谈判未按计划进行是因为美方代表首先离场,美方的总体提议和韩方的原则性立场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而美方首席代表德哈特则指责韩方的提议不符合美方提出的公平合理分担要求。如此看来,双方兑现年内达成新协定这一时间表绝非易事。
  明摆着拉偏架
  作为盟国,韩国是曾与美国并肩作战的战友,日本则是被美国占领和改造的战败者,如果看“出身”,在与美国关系上,韩国似乎应该比日本更具优势、更占主动地位。但恰恰相反,几十年盟友关系发展下来,美国日益“重日轻韩”。这种倾向性,在韩日关系出现波折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5年12月,陷入僵局近三年的韩日关系突然转折——朴槿惠政府与日本签署《韩日“慰安妇”问题协议》,协议称双方就“慰安妇”问题达成“最终、不可逆转的一致”。根据协议,日方将向韩国政府主导的“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出资10亿日元,强调这笔钱为“治愈金”而非“赔偿金”。
  协议一经签字就引发韩国上下一片反对声,这颗“定时炸弹”最终在文在寅上台后“爆炸”。他直言这个协议没有获得韩国民众支持、无法解决问题,2018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解散“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实际上废除了协议。
  与此同时,韩国法院多次判决日企赔偿二战期间强征的韩国劳工,引发日方强烈不满。日本政府认为,相关赔偿问题已经由日韩1965年建交时签署的《日韩请求权协定》得到解决。
  这一时期,韩日间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同样在2018年12月,韩国“广开土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在独岛附近海域搜救朝鲜遇险渔船期间,日本自卫队P-1侦察机抵近飞行遭到雷达照射。这一事件与“慰安妇”问题和劳工赔偿案叠加,导致韩日关系跌至冰点。
  今年下半年,日本对韩国展开报复:7月初宣布对三种半导体关键材料实施对韩出口管制,8月底将韩国从贸易便利化“白名单”中除名。作为反击,韩国将日本从贸易“白名单”中移除,将贸易纠纷诉至世贸组织,8月22日宣布《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11月23日到期后不再续签,紧接着启动年度独岛防御演习。
  那次演习的参演军力较往年翻了一番,且海陆空三军和海警全部参加,韩国军方还首次出动7600吨级“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和陆军特种部队,演习规模堪称史上最大的一次。
  韩日闹僵,美国却在隔岸观火。韩日贸易摩擦爆发后,文在寅曾找到特朗普,希望美国介入调停。但美方态度暧昧不愿掺和。而当韩国决定不续签韩日情报协定、在独岛大规模军演之后,美国国务院却罕见地措辞强硬地批评韩国,称此举不具建设性,美方“遗憾”和“关切”。这是美国首次对韩国独岛军演进行批判。
  美国拉偏架,韩国气不打一处来。青瓦台回怼称,韩国保卫独岛的主权和安全行为,“不是别的国家能说三道四的”。8月31日,韩国决定尽快促成驻韩美军迁至平泽基地,并尽早收回包括首尔龙山基地在内的26处驻韩美军基地。
强扭的瓜不甜
  过去数十年的韩日关系中,美国一直扮演着强力角色。二战后,为了满足朝鲜战争的需要,美国着力强化韩日贸易关系。随着冷战对立加剧,美国又施压韩日加速推动双方正式建交,1965年的《韩日请求权协定》就是“速成”产物。
  历史经常重演。2015年12月,在美国的压力下,朴槿惠政府不得不与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迅速达成“和解”。当前处于存废边缘的《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同样是在美国的施压下,韩国不太情愿地于2016年11月与日本签署的。
  在美日韩三角关系中,美日之间通过《美日安保条约》等文件确立盟友关系,美韩之间通过《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等文件构筑其同盟关系,但韩日之间不仅没有像样的同盟性质的文件条约,双边关系更是周期性起起伏伏。
  这就导致美国试图打造“东亚版小北约”始终存在短板,三角关系无法真正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同盟,极大限制美国推进亚太战略。而在打造三角同盟关系上,美日十分积极,韩国则显得犹疑。
  美国力促的《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令三角同盟基本补齐短板,稳定的三角形基本形成。此前,美日、美韩之间可以互通情报,但韩日之间是断线的,通过这一协定,韩日就可以直接连线。
  稳固的美日韩三角同盟,既是美国打造“东亚版小北约”的基础,也是美国串起美日澳等亚太地区其他同盟关系的范本。反过来,现在韩日之间军事情报命悬一线,对美国推进“印太战略”不啻为一种伤害,因而美国的反应很强烈。
  对韩国来说,并不能从这份协定中获得多少好处,即便没有协议,韩国也可以通过美国获取日方情报,更何况对韩国最关心的朝鲜来说,日方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但日本获益匪浅,可直接从韩方获取其极为关心的涉朝一手情报。
  韩国拿情报协定作为对日反制“杀手锏”,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毕竟日本限制三种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也打到了韩方的“七寸”,韩国电子产业受到极大影响。
  美国认为,韩日贸易摩擦不足以伤及三角同盟,反倒还会乐见韩日打贸易战,美国从中渔利,因而选择坐山观虎斗。但韩日情报协定搁浅,触及美国核心利益,迫使其不得不出手施压韩国。
  韩国被美国拉偏架激怒了,既然美方看重这个协议,那不如以此要挟美国,迫使其对日施压解除对韩贸易管制措施。在三边角力中,日本更显超脱,一方面限贸措施重创韩国电子产业,有助于日本夺回行业优势;另一方面就算情报协定作废,日方仍可通过美国间接获取韩方情报。
  当前韩日关系僵局,及其对美日韩同盟的负面影响,都是近年来美国不顾韩日矛盾、强行推动地区战略而种下的苦果。
3毛钱背后的伊朗内外困局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伊朗,一周前突然宣布上调汽油价格并实行配给制,1升普通汽油从1万里亚尔(约合0.6元人民币)涨至1.5万里亚尔(约合0.9元人民币),每辆私家车每月限供60升,超出限额购买汽油将支付更高费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包括首都德黑兰、大不里士和设拉子等大城市在内,伊朗全国100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上百家银行、商店甚至医疗实验室遭到洗劫或纵火,加油站等基础设施遭破坏,上千名示威者被逮捕。抗议民众甚至喊出政权更迭的口号,一些媒体将这次大规模暴力抗议活动形容为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动荡。
  伊朗官方给出的一个涨价理由是,抑制消费、打击燃油走私。伊朗政府每年为成品油提供高额补贴,使得伊朗油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全球油价最低的国家之一。长期实行成品油高额补贴导致伊朗财政压力逐年增大,同时与其他国家油价之间的高差价,促使伊朗国内向国外走私燃油的情况愈演愈烈。另一个涨价理由是,涨价产生的新增收益将用于补贴1800万个贫困家庭,大约涉及6000万人。
  这反映出伊朗政府当前面临的两个难题。一是严峻的经济形势,本币里亚尔大幅贬值,导致国内通货膨胀不断加剧,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虽然发表讲话支持政府上调油价的决定,但也呼吁避免其他生活物资涨价。换句话说,哈梅内伊既想通过自身权威来尽快平息社会动荡,又担心政府在其他民生领域的决定加剧现有局势。
  更令伊朗政权担心的,是此次抗议活动的新迹象——没有明确的领导者,短时间迅速蔓延全国;矛头不再单单指向民生问题,甚至打破禁忌直指最高领袖和政教合一的政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估计,伊朗经济今年将萎缩9.5%,明年可能陷入滞胀。伊朗目前遭遇的经济危机,已经显现出经济和社会问题危及政治稳定的苗头,可谓到了4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
  2015年7月达成的伊核协议,一度使伊朗经济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支柱性的原油生产和出口获得松绑。但美国去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和追加对伊制裁,伊朗刚开始开足马力生产石油,就遭遇特朗普政府的原油出口“封杀令”,原油出口大幅降低,直接导致伊朗的外汇收入大幅减少,政府的钱袋子越来越瘪。用哈梅内伊的话说,美国通过制裁对伊朗发动了一场经济战争。
  伊朗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之后,美国迅速跳出来表态支持,宣称“美国与伊朗人民同在”,其用心昭然若揭。鲁哈尼政府谴责美国煽动和利用伊朗乱局,妄图借此促成伊朗发生政权更迭。
  外部压力正是伊朗政府当前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向中东地区大规模增兵,伊朗今年6月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空域击落美军一架“全球鹰”无人机,差点引发特朗普政府对伊实施军事打击计划。如今,美国借伊朗国内局势煽风点火的同时,今年5月调派至中东的“林肯”号航母首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可以说,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从明面上的军事施压,过渡为军事施压与背地里策动伊朗内部动乱并行,两手抓以压促变。
  连续几天大规模抗议之后,近几天又有大量伊朗民众集会反对暴力活动,谴责美国是伊朗经济恶化和近期暴力活动的幕后黑手。实际上,过往每次伊朗发生类似的社会动荡,美国都会迫不及待地声援,反倒会激发伊朗民众的反美情绪,更加团结克服时艰。
  不过,即便如此,这次罕见的暴力示威足以给伊朗政权敲响警钟。同时,也可能促使伊朗政府在减少履行伊核协议条款方面做出更多突破限制的行动。这对伊朗乃至中东局势而言并不是好消息,意味着伊朗很可能最终破罐子破摔,导致伊核问题重回原点,地区局势崩盘。
《决战中途岛》里的日本航母,为啥“一点就着”   最近几天,电影《决战中途岛》正在国内热映,对于这部久违的历史战争题材大片,不少观众看完之后却觉得有些不过瘾——电影中将战役前期美日双方的战略谋划描写得淋漓尽致,但真正到了战场上,原本应充当“大BOSS”的日本航母却似乎成了“一点就着、一打就炸”的打火机,整场战役高潮部分结束过快,不太符合现代人的观影习惯。
  其实,大导演艾默里奇这么拍也是没办法的事,历史上真实的中途岛战役确实就是这么打的。对于中途岛战役,日本一直流传着“命运的五分钟”的说法,指在短短五分钟之内,美军仅用17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一个波次的攻击,就将日军“加贺”“赤城”“苍龙”三艘重型航母都给炸报销了,其中“赤城”号甚至仅仅中弹一发就彻底瘫痪并最终沉没,也算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所以,难怪有人说,日军在中途岛的命运压根儿不是什么运气或者指挥失误使然,就冲日军航母那“脆皮”属性,没有这“命运五分钟”也会有别的什么“五分钟”,覆亡是迟早的事情。
  与日军航母不扛打相比,美军的航母却出奇地皮实,原本负伤的“约克城”号,是在扛住日军轰炸机两个波次的“重点照顾”,最终遭受日军潜艇的“补刀”后才沉没的,以至于战后日军很长时间误以为击沉了美军三艘航母,自我欺骗地认为“这一仗基本打了个平手”。
  这种对比会让人感到很奇怪,身为开创空袭珍珠港战例、揭开航母时代的日本海军,为何反而不会保护自己的航母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人并没有将航母作为他们作战的主力。
  是的,虽然空袭珍珠港的辉煌战果,让二战前期的整个日本为之兴奋,但由于民族性格中的古板和军国主义体制的僵化,直到二战后期,日本海军的主流观念始终没有认识到航母的重要性,而继续沉迷于大炮巨舰的迷梦中,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制造战列舰。
  当然,日军中也有先知先觉者。1937年底,当日军决定倾全力建造超级战列舰“大和”号的时候,最激进的航空主兵主义者大西泷治郎冲进了军令部要跟人拼命,他对军令部次长古贺峰一说:“造‘大和’是一个时代的错误,造一艘‘大和’号的钱能造3000架飞机,你给我3000架飞机,我能把所有的舰队都炸沉。”
  古贺的回答很耐人寻味:“大西,我不反对航空兵,但是你要知道,天皇出巡必须坐八匹马拉的马车,一个国家也一样,必须有战列舰。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这就叫做国家的面子,你知道吗?”
  是的,由于面子加思维的问题,资源穷国日本始终没有给航母分配足够多的资源,重型航母“赤城”和“加贺”是在战列舰的基础上改装的,当美国人在给航母甲板加装强化钢板时,日本人却由于舍不得用钢,只在航母表层铺一层木板凑合,这就难怪它们会在中途岛海战中被一击致命了。
  与开创了新时代思维却停留在过去的日本不同,美国的反应却堪称敏捷。在遭遇珍珠港空袭后,面对太平洋上的战列舰全数报销的窘迫,美国军方想的可不是什么“别人有我也得有”的面子问题,而是顺势将战略核心转移到了航母上,在后方开足马力生产这种新兴武器,在战略部署上也将航母作为一个舰队的核心,所有舰艇都围绕航母布置。这种习惯一直被沿用下来,时至今日,美国海军的主力依然是那十一个航母战斗群。
  在航母问题上,日本人先知而后觉,美国人却后发而制人,这就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最令人啧啧称奇的事实。到战争末期,当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大和”号战列舰被遮天蔽日的美国战斗机群揍得毫无还手之力时,日军再想起大西泷治郎当年的告诫也晚了。
  而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个大西泷治郎的命运,这个聪明人此时所能做的,只是创设了自杀式袭击的“神风特攻队”,并在战后因为这一罪恶的发明而自杀谢罪。
安德鲁王子的“罪”与罚   当地时间20日,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宣布,鉴于先前与已故美国亿万富翁爱泼斯坦的关联造成不良影响,他决定今后一段时间暂停履行王室公务。安德鲁王子16日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本想就此“洗白”,没想到却越描越黑,被媒体称作“核爆炸级别的灾难现场”。安德鲁王子曾是最受英国女王喜欢的孩子、英国人民心中的“战斗英雄”,如今竟落到如此尴尬的境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晓莹 编译

童年时代最受宠的孩子
  59岁的安德鲁王子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1960年,他出生在白金汉宫。他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打败了全世界99%的人,他的哥哥、王储查尔斯王子或许在剩下1%之内,但似乎也不如他幸运,因为王储的受关注度更高,面临的压力也更大。
  据说,安德鲁王子在童年时代是女王最宠爱的孩子。安德鲁的哥哥查尔斯王子和姐姐安妮公主出生后,女王没能经常陪伴他们,但安德鲁王子不一样,他出生时女王已在位8年,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更多来自母亲的关怀。
  安德鲁王子和他的兄弟姐妹一样,接受家庭女教师的教育,但他没像哥哥一样去上大学,而是去了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其实,这也是一项家族传统——英国王室的长子,如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虽然都曾服役,但走的都是先上大学才参军的道路;而继承权相对靠后的次子,如安德鲁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成年后直接入伍上军校。
参加马岛战争的飞行员
  英国王室评论家菲茨威廉说:“说到安德鲁王子,你会想起三件事:他参加过福克兰群岛战争(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他的前妻莎拉·弗格森;还有他和爱泼斯坦的关系。”
  实际上,这三件事串联了安德鲁王子起伏的人生经历:他曾是英国人心中的“战斗英雄”,因为和前妻弗格森离婚而备受争议,再到和爱泼斯坦交往陷入丑闻。
  1979年,年仅19岁的安德鲁王子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受训成为一名飞行员,后来服役于“无敌”号航母。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位于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而爆发战争,作为海军航空编队的一员,安德鲁王子随军远征。
  因其王子的特殊身份,英国政府本打算让安德鲁王子做一名文职人员,但女王却坚持让儿子留在“无敌”号上。安德鲁王子成了“海王”直升机的副驾驶,在战争期间执行了包括反潜、反舰和导弹诱饵在内的一系列任务。
  安德鲁王子因此赢得国民好感。战争结束后,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与其他士兵的父母一样,到朴茨茅斯军港迎接儿子平安归来。这一时期,安德鲁王子被英国民众誉为“战争英雄”“国民小甜心”。在人们眼中,他不但长相帅气,还勇敢敬业,口碑一度超过王储查尔斯王子。此后,安德鲁王子一直在军中服役,直至2001年才退役。
和前妻离婚不分家
  1986年,安德鲁王子与平民姑娘莎拉·弗格森结婚。按惯例,他在婚礼当天被女王封为约克公爵。有评论认为,弗格森当时给英国王室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与其他王室成员相比,她更浮夸、更具个人风格。但这段爱情来得快也去得快,他们的婚姻持续6年后就爆出分居的消息,并于1996年离婚。
  奇怪的是,安德鲁和弗格森离婚后并未老死不相往来,反而保持着亲密关系。即使弗格森爆出各种丑闻,安德鲁王子仍然给予她经济上的帮助,两人更是一起抚养女儿长大,甚至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这种离婚不分家的操作,让安德鲁王子在一些民众心目中的声望有所下降,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王子会如此维护一个公众形象很差的前妻。不过,也有人表示他们很甜,希望两人复婚。
  尽管前妻给安德鲁王子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安德鲁王子彻底被英国民众嫌弃,还是在美国亿万富豪爱泼斯坦性侵案之后。爱泼斯坦2008年因诱奸未成年少女罪名成立被判13个月监禁,但有爆料称,他曾为很多政界人士“拉皮条”,安德鲁王子就在这个名单上。
  2010年的一段视频显示,安德鲁王子曾住在爱泼斯坦的豪宅里。2011年安德鲁王子被拍到和爱泼斯坦在公园散步,坐实了两人过从甚密的传言。爱泼斯坦案的一名受害者弗吉尼娅·朱弗雷指认,她曾被迫在多个场合与安德鲁王子发生性关系。一张据称是2001年拍摄的照片显示,安德鲁王子和这名受害者合影时手就放在她的腰间。
  丑闻持续发酵,英国王室脸上很不好看,安德鲁王子在2011年辞去了英国贸易特使的职务,并承认他和爱泼斯坦的友谊是一个错误。
“洗白”洗丢了王室公职
  今年7月爱泼斯坦因涉嫌拐卖和性侵未成年少女遭逮捕,在羁押期间死亡,安德鲁王子和他的旧事又被翻出来,登上英国媒体头条。
  本月16日,安德鲁王子就爱泼斯坦丑闻接受采访,本想撇清关系,对一些传闻做出解释。朱弗雷说,她曾和安德鲁王子在一家夜店热舞,王子跳得大汗淋漓,而安德鲁王子说,他在战争中受过伤,服用的一种药物会抑制流汗;朱弗雷说,她曾在一个晚上与安德鲁王子见面,安德鲁王子则表示,那晚自己与女儿在一家比萨店用餐后一直待在家里……
  这些说辞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成了“大型公关翻车现场”。网友指出,没流汗就能代表没发生关系吗?为什么会对和女儿吃饭在家这种小事记得这么清楚?安德鲁王子这波操作不但没洗白,反而越描越黑,引发网友强烈批评。与他有过合作的企业和慈善机构也纷纷表示,要停止与安德鲁王子的合作。
  舆论重压下,为维护王室形象,安德鲁王子只能以退出王室事务及时止损。退出王室事务后,他还将损失每年由英国政府给予的补助金,因为这些钱是用来资助他履行公职的。也就是说,安德鲁王子以后只能“自食其力”了。
  上次和爱泼斯坦扯上关系,丢了贸易特使的职位;这次丢了王室公职。不知道安德鲁王子还会不会像16日接受采访时那样,“不后悔”认识爱泼斯坦。这位英国王位第八顺位继承人,本来拥有不错的口碑和安逸的生活,却因交友不慎而落得如此下场,只能让人感叹:就算是王子,也不能任性妄为。
图片21
创建“血液快递”的她获封非洲“商业英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晓莹 特约撰稿 李秋凝 编译

  当地时间16日,马云公益基金会为非洲企业设立的首届“马云非洲青年创业基金”年度大奖花落尼日利亚女企业家吉瓦·图博森。
  去年8月,马云公益基金会宣布出资1000万美元设立“马云非洲青年创业基金”,未来10年在非洲支持100名青年创业者。16日,“非洲商业英雄”总决赛在加纳举行,10名选手从50个非洲国家的1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图博森赢得了第一名,并获25万美元奖金。图博森表示,这笔奖金“能帮我继续发展公司,在尼日利亚和整个非洲扩展业务。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人,影响非洲的未来”。
  图博森是“生命银行”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位于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主要业务是将血液和氧气运送给那些急需用血的医院和病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需要180万品脱(1英制品脱约合568.26毫升)的血液,但该国的全国输血服务中心仅能收集到6.6万品脱,留下了170多万品脱的血液缺口。“生命银行”正致力于弥补这一缺口,他们骑摩托车、乘船进行实时血液运送,“快递员”从血库取走指定单位的血液,储存在摩托车上的冷链箱中,随后迅速送至医院。在交通拥堵的拉各斯,“生命银行”的高效快速运输就意味着拯救患者的生命。
  今年34岁的图博森出生在尼日利亚,在美国接受教育,曾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尼日利亚拉各斯州供职。2012年7月,她创立“百分之一项目”,在尼日利亚各地推广自愿献血,并收集了超过3100品脱的血液。2015年12月,这个项目演变成为“生命银行”。
  图博森曾表示,她有一个朋友的父亲住在尼日利亚东部的小镇上,因为输血不及时而去世。“当听到她的故事时,我知道自己不能再袖手旁观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企业,而不是非营利性机构。我也知道必须用技术手段解决成本、基础设施等问题,这就是我成立‘生命银行’的原因。”
  图博森辞掉工作,专注于公司发展。她说,自己有一段时间几乎昼夜不停地工作。“在健康领域,人们不会在指定时间生病,我们不能只在特定时间上班。”她提到,在自己忙于工作时,丈夫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会承担家务,而这在尼日利亚是很少见的。
  “生命银行”官网显示,公司已助力17844次运输,与890家医院合作,拯救了5861条生命。目前,该公司正与谷歌公司合作,将谷歌地图整合到其应用程序中,绘制出连接医生、血库、医院和运送人员的地图,从而缩短送血时间。
  在16日的颁奖典礼上,图博森还宣布,“生命银行”将启动无人机,用无人机机群将血液送到运送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运营3年后,我们意识到,有时无法按时将血液送到病人手中,比如途经那些有强盗出没的地带。” 她说,“所以我们需要无人机,只有当其他交通工具难以抵达患者所在地时,无人机才会出动。”
  今年10月,“生命银行”与埃塞俄比亚信息网络安全局合作,成功在埃塞俄比亚进行了一次无人机交付测试。“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所做的就像一个研究项目……我们试了好几周,都很成功。”这些无人机被设定为自动从血库采集样本,送到实验室或医院,无须任何人工控制。图博森表示,除埃塞俄比亚外,“生命银行”的无人机输送业务将在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其他地区测试和推出。
余华: 作家应该属于文学文学永不会过时   近日,著名作家余华来到济南,参加了在想书坊书店举行的“好好活着·余华读者见面暨作品朗诵会”,并走进济南历城万象新天学校,和孩子们分享他的阅读与写作、成长与感悟。作为极其畅销的严肃文学创作者,余华受欢迎的程度远超一般作家,他走到哪儿,哪儿就被读者围得水泄不通。在与泉城读者的交流中,余华对自身创作的坦诚剖析,他对文学的精彩论断,都让听者受益。
  今年4月,余华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有意思的是,在聘任仪式上,他的老朋友新同事、著名作家莫言友善地笑称,余华的《活着》已发行了2000万册,一辈子有一部书如此畅销,对一个作家来说是很幸运的事,但同时也是一种不幸,因为有了这么畅销的书,余华的创作动力明显减退。但莫言认为余华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作家,“他的书的数量比我少一半,但是他的文学影响力比我大一半”,所以作家要慢慢写、精雕细琢地写、认真考虑后再写,不要轻易地制造一些可发可不发的作品。
  余华认为作家属于文学比属于流派更重要,流派总是要过去的,而文学永远不会过去。从《活着》开始,包括1995年出版的《许三观卖血记》,2005年至2006年出版的《兄弟》上下册,再之后2013年出版的长篇《第七天》,余华似乎转到了现实主义的写作。
  《活着》出版后,余华的写作给人的感觉更加大众化,作品没有了先锋创作时期的阅读障碍与灰暗色调。不过,这部小说对余华来说,是他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因为它转换了余华的叙述方式——必须要为题材和内容服务了。然后才顺理成章有了叙述更加朴素的《兄弟》。《兄弟》以40万字的篇幅,展开了“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把一代人的命运变化写了出来。这是余华最想写的中国人几十年的动荡万变,最想突破的全景式书写,最想达到一定高度的“大河小说”。而《第七天》则延续自《兄弟》,将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交织成一部时代寓言,余华想试图写尽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写完《第七天》,余华说这些都写够了,接下来该换换口味了。
  余华的多部长篇至今畅销,但他本人或许是严肃文学阵营中频繁遭受批评的作家。《许三观卖血记》出版后,评论界放过了《活着》,《兄弟》出版后,批评界放过了《许三观卖血记》,集中火力到了《兄弟》。《第七天》甚至引发评论家猛烈的批评,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余华写得最差的小说”,是一部“仓促之作”,是“新闻串串烧”等,甚至有评论家认为,先锋小说创作者原来以轻巧取胜,本来写作能力就欠缺,他们竟然不甘寂寞,没有隐退收笔,一个个自己暴露了自己。
  面对自《活着》开始的争议,余华说,20多年的写作让他建立起了自信,早期面对这么多争议,可能会非常慌张,但到了《兄弟》出版时,他一点儿都不慌张了,因为知道自己拿出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起码是可以超过自己的标准,才拿出来出版。“而至于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应该交给时间来判断,假如10年后这本书还有关注,说明还是有价值的。”余华形容自己是“在大风大浪中前进”,但他相信作品受到争议,不是坏事儿,因为它们起码不是平庸的作品。
  对于写作,余华说,“一成不变的作家只会快速地奔向坟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作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于经常地‘朝三暮四’。作家是否能使自己始终置身于发现之中,这是最重要的。”
  而在珍视余华的“变”的评论家眼中,他一直在不断追求、不断突破、不断改变。白烨就认为,余华在不断变化,这对评论家确实是很大的挑战,而且最直接的问题是,人们认识作家有一种过程,当开始喜欢余华的某种风格时,发现他又开始变了,所以余华也总是和一些重要的奖项擦肩而过,跟这种变化有一定关系。“余华的写作姿态,就是根据自己的理想去追求,他的姿态有非常强的自由性、民间性。”
  特别懂作家、作品的毕飞宇有一段关于余华的很见功力的评论,他说,余华描写的是悲伤,我们获得的却是力量;余华描绘的是寒冷,我们看到的却是光芒。“当中产阶级趣味开始弥散,当生命已委顿,未来遥不可期,余华反懈怠的气质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许多成功人士喜欢余华,他们在等待余华;许多不如意的人也喜欢余华,仿佛余华在等待他们。我想说这就是余华在当今的意义。”

余华:不能用文学奖衡量作家优秀与否   在与学生分享完写作与阅读的经历后,余华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的采访,回忆上世纪80年代,畅谈当下生活,还分析了自己的作品《活着》因何受热捧,并畅聊了当下外国小说阅读热等文学现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师文静   

80年代聚在一起只能谈文学
现在聚在一起谈什么病怎么治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早年放弃牙医而转向文学创作,如果让你现在选职业,医生好还是作家好?
  余华:我对牙医的工作还是很尊重的,因为我现在要去看牙医。但是当作家的话还是比牙医有点意思。说实话,牙医还是很辛苦的。作家的辛苦是自己把握的,比如说我不想写我就不写了,但是医生很辛苦。
  今年我父亲在上海瑞金医院住院,我才知道医生有多么辛苦。我早晨7:30就去医院了,电梯里边全是医生,一位很有名的医生跟我说,做医生真的很辛苦。我以为上海、北京这种地方的医生上班都得9点后,但他们7:30上班是正常情况,外科医生一动手术就不知道时间有多长了,医生、护士都是很辛苦的职业。作家这份职业真的不算辛苦,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很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说过,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只谈文学的美好时代,请谈谈80年代对于你的意义吧。
  余华:这跟我们的年龄有关系,我们年轻的时候正好是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时候我们谈的是文学,不过过了几年,我们又都谈孩子,谈孩子怎么上学读书,现在我们这群人都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父母的健康或自己的年老等,我的父亲已经87岁了,身体不好,我们自己身体也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那一代作家现在再坐在一起的话,谈得更多的话题是什么病、怎么治疗等。
  上世纪80年代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好的文学环境,除了谈文学没什么可谈的。那时候电视机刚刚从黑白变成彩色,我们刚开始转播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每个周末只能看一场,当时英超等赛事都还没有转播。那时候的生活没那么丰富,我们在一起谈文学时连啤酒都没有,就是泡一杯茶,开始谈,谈到饿了再出去找吃的。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北京不好,到了冬天,晚上十点后就没有吃的地方了。
  说上世纪80年代是美好的文学时代,一是我们年轻,刚刚走上文学道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喜欢谈论文学;第二,是我们当年的环境,除了谈文学以外没什么可谈的。
中学生是《活着》很大的阅读群
《活着》畅销要感谢语文老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活着》每年的销量都很惊人,电商平台上《活着》下面评论达到200多万条,作为作者,你认为《活着》为何如此受读者喜爱?
  余华:我觉得还是要感谢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们喜欢《活着》,所以一代一代的孩子们就阅读《活着》。
  《活着》受欢迎可能有这么个原因,故事是富贵自己来讲述的,只能用最为简单的汉语,我当时用成语都是小心翼翼,一部小说写下来没有一个成语浑身难受,总得用几个,就用了家喻户晓的所有人都知道的成语。可能就让大家都看得懂了,从孩子到大人。在写《活着》的时候我已意识到用简单的语言叙述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这部小说的语言越出了我此前熟练掌握的语言系统,时常会因为一句简单的话耽搁几天,因为找不到准确的语言表达。
  现在读《活着》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了,中学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阅读群体了。我在国外遇到的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告诉我,他们在中学时期就读我的书了。谁让他们读的?语文老师!所以,要谢谢语文老师。
外国小说受读者热捧
中国文学本身也会欣欣向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当下的文学市场上,外国小说非常受欢迎。每年的畅销榜上差不多都是《活着》与它们单打独斗,与《追风筝的人》《人间失格》《摆渡人》和东野圭吾等引进版超级畅销小说、作家一争高下。你怎么看外国小说在当下的流行?
  余华:东野圭吾是这两年比较让人吃惊的外国作家,当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等也一直在畅销榜单上。然后还有一些作品未必在榜单上,但卖得也非常好,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麦田里的守望者》等,据我所知,每年销量也很大。虽然在榜单上的前面看不见它们,但它们每年的销售量都有几十万册。 
  我觉得,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在文学的阅读上最开放,一个是法国,一个是中国。中国甚至比法国还要开放,而美国则是外国作家很难进去的一个国家。法国与中国对待阅读都是很开放的。
  这是一个好事儿,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学或文化来看,只有当外来文化进入的时候,才会出现它自身的文化激发。我们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每一次都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下,自身文化的那种生命力才真正地被引爆出来,如果没有这种激发,一种文化就会慢慢地萎缩。外国小说阅读热,当然是件好事,当有那么多的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受欢迎的时候,中国文学本身也在欣欣向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是在海外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也有人说你也是有实力拿诺奖的作家,你怎么看作家与奖项的关系?
  余华:奖不是你想要就能给你的,是别人给你的东西,你自己做不了主。我觉得文学奖不是一个标准,不应该把文学奖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作家是否优秀。有一些很优秀的作家获奖了,还有一些很优秀的作家没有获奖,所以奖不能成为衡量作家的标准。

东西礼仪冲突中的试探与优越感   □禾刀

  乾隆五十八年阴历八月初十,在清帝热河行宫,乾隆皇帝接受了大英使臣马嘎尔尼勋爵的觐见……这注定是一次载入史册的觐见,其意义不仅在于东西方两大帝国在相互试探中实现了权力顶层的首次交往,还在于这次事件成为后来学者试图解构清廷没落的一把“钥匙”。
  此前,包括费正清在内诸多学者对此以“中国中心论”为研究视角,得出了“十全老人”乾隆颛庸昏聩、夜郎自大的结论,同时认为,近半个世纪后相继发生的两次鸦片战争也正是此时埋下的“因”。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何伟亚的研究方法区别于此前学者。在《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一书中,他将清英两大帝国放到一个相对平等的历史层面,特别是摒弃了以后来发生历史事件为论据的先入为主观点,着重从清帝国统治状况的全景式考察和宾礼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在使团访华的整个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争执和迷惑并不是跨文化的误解,清廷拒绝的乃是马嘎尔尼描述礼物时所赋予其的优越性。何伟亚认为,这一事件反映的“不是文明或文化冲突,而是两大帝国构建之间的冲突”,或者说“这是两个扩张性殖民帝国的接触,它们中每一个的组织原则都与另一个不相兼容”。
  在国际外交礼仪尚未形成普遍共识的时代,对东西方礼仪差别化予以足够的宽容,这是相互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前提。然而,此前尚未形成高层接触的两大帝国显然各秉雄心。“到马嘎尔尼勋爵携乔治三世的信函到达清廷时,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广阔、最富有、人口最多、连成一片的政治实体”。与此同时,虽然工业革命刚刚萌芽,其成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得以显现,但赢得七年战争,并在向东殖民上收获甚多,尤其是海洋霸主的确立……英国同样拥有足够资本傲视全球。尽管乔治三世的信函充满了谦卑,但他的使臣马嘎尔尼显然不愿意入乡随俗。
  何伟亚对清廷礼仪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乾隆之所以选在热河而不是北京接见英国使臣,并非有意怠慢,而是推行“多主制”的清朝,试图以这种方式弱化英国人对“朝贡体制”的不适。在马嘎尔尼坚决反对跪拜礼仪后,乾隆非但没有坚持,还要求朝臣按照马嘎尔尼的要求,向乔治三世画像行礼,以示对等。这一点,在清廷礼仪中算是史无前例。清廷的礼仪虽然不能用“恰当”一词,但也费尽心思,极大限度地尊重了马嗄尔尼的意见。不过,马嘎尔尼似乎并未意识到乾隆释放的巨大善意。至于一路上周密招待、补足给养等,不知是马嘎尔尼认为此乃理所当然,还是心不在此,字里行间反倒觉得这是乾隆不想见他的拖延推诿之策。
  在何伟亚看来,觐见仪式上引发的冲突,并非因为仪式本身。马嘎尔尼此番访问,打着的旗号是为乾隆皇帝祝寿。在清朝的话语体系里,给皇帝祝寿的意义不可超越。所以马嘎尔尼无论是想抛出六条还是十三条建议,终归是对这一主题的削弱。即使乾隆没有把不悦表现得那么直白,但马氏这样在礼俗场合王故左右而言他的做法,并不符合清廷礼仪传统,有对皇权蔑视、对皇帝本人大不敬之嫌。乾隆对马嗄尔尼不远万里带来礼物的轻蔑之态,更像是一种礼仪上的矮化,像是对马嗄尔尼“无礼”的变相回击。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前,清廷收到报告,“称英国卷入西藏叛乱,而叛军随后即与清廷驻藏部队交战”。马嘎尔尼的极力否认,显然并未能说服朝廷,只是乾隆念及客人远道而来,没有过分计较,但并不代表这件事在乾隆心里没有一丝阴影。当所有事情叠加后,双方冲突便不可避免。礼仪冲突充其量只是双方对一系列事件认知差别的外在表象。
  与大英帝国志在全球范围内的开疆拓土不同,大清帝国则致力于向内的和平安定,其所有政策也是力保皇权治下的万世太平,海禁便是写照之一。正因为如此,除了那些来朝贡的外国使臣,清廷向来是把外国人安置于边疆地带,包括贸易也是尽可能远离朝廷。英国要求开放北方口岸,这必然远超清廷想象,没有任何通融余地。
  毫无疑问,清朝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对于远道而来的西方贵宾缺乏深入了解,似乎也没有长远接触和深入交往的打算,所以处处防范。表面上热情接待,实际是半招待半监督半限制,让马嘎尔尼既觉得盛情难却又迈不开四处打探的步子。至于整理军队,故意示强,更是弄巧成拙。
  对于遥远的清帝国,英国之所以还算客气,一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二是对于东方帝国因不甚了解而形成的某些忌惮。当他们彻底摸清清朝的底数后,战争的脚步便不再遥远,尽管鸦片贸易这一由头会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他们也毫不在乎。需要说明的是,“日不落帝国”在海外的每一次登陆,一开始大都像马嗄尔尼的这次出访一样表现得谦卑平和,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当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借助强力占领便自然成为他们理直气壮的选择。这一点英帝国在非洲大肆掳夺奴隶和珍宝、在南亚苏门答腊争夺香料、在北美洲争夺海狸皮毛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此说来,礼仪冲突只是两大帝国内在冲突的外化表现之一。
解读《史记》奥秘的钥匙   □尧育飞

  “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在中国,能全文读完的人并不多;要让域外读者喜欢,更须技巧。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宫崎市定(1901-1995)78岁时为岩波书店所写《解读〈史记〉》(译名《宫崎市定解读〈史记〉》)一书,条理分明,不但可引扶桑读者入胜,也颇吸引今天的中国青年爱上《史记》。
  《史记》伟大,但难懂。东汉人就对《史记》一些词语感到费解,故有延笃的《史记音义》。越往后,《史记》的注释越来越多,书也越来越厚。面对厚厚的《史记》,一般人望而生畏,而《史记》的阅读群体就不容乐观了。于是,有人重编白文本,删减注释甚至原文,让读者直接阅读原文。由此,《史记》有了厚厚的注解本,也有了薄薄的白文节本。这是《史记》注疏的简史,也是宫崎市定《解读〈史记〉》一书开篇所着重介绍的。明白《史记》的文本变迁,是为了更好地读《史记》。是书的第一章即是《〈史记〉的读法——我们曾经怎样读〈史记〉》,这种著述策略深得传统中国学问精华,也显然受到朱熹《朱子读书法》的影响。
  读书得法,方能有得。《史记》最精华的部分,宫崎市定一一涉及,且多有通达之见。譬如,关于项羽、吕后是否当列入《本纪》问题,司马光《资治通鉴》将二人剔出;而《史记》在《本纪》中给项羽和吕后以位置,似乎也与他创立《本纪》的体例不合;中国学界对此多有争议,从而引发对司马迁自乱体例的批评,但宫崎市定认为这种争议毫无必要。他说:“在司马迁看来,无论本纪、世家还是列传,都是他自己设立的体例,如何运用完全是他的自由。体例的设立应当是为了记述的便利,如果因为体例的存在而受到束缚,无法从心所欲地下笔,这真是世界上最傻的事了。”史家的这种自由,在宫崎市定看来,就是“史家的特权”。又如《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句云“牛蹄角千”,裴骃《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注云:“百六十七头也。马贵而牛贱,以此为率。”为什么“牛蹄角千”是指167头牛呢?历来的注释家认为牛有四蹄、二角,一千除以六是166.7,四舍五入就是167。宫崎市定则认为牛是偶蹄动物,实际上一头牛有八蹄,所以一头牛的“蹄角”是十,一千除以十,是一百。也就是说“牛蹄角千”应当指代一百头牛。宫崎市定的说法显然更为合理,从中也可见他做学问细密的考证方法。
  宫崎市定虽有发挥,但都基于传统《史记》研究的成果。他对《史记》研究的大胆构想则见于该书附录《〈史记〉中的女性》一文中。宫崎市定十分看重这篇文章,在给弟子吉川忠夫的信中曾明言该文“隐藏着解读《史记》奥秘的终极钥匙,我深感不读此文就无法迫近真相”。在那篇文章中,宫崎市定通过分析《史记》中的夏姬故事的吉光片羽,遗憾司马迁没有为那位春秋时极为豪放而传奇的女性立传。进一步地,宫崎市定认为秦汉以前中国社会的女性并不如后世儒家道德笼罩下的那样,然而司马迁只是不情愿地予以记载,她们的行为实际多是自由不羁的,但司马迁“似乎有意用恶意的笔调对待她们”。宫崎市定在分析司马迁的心理时大胆推测:“或许是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后人生观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对女性抱有嫌弃憎恶的感情。”宫崎市定认为自己是破解《史记》奥秘的顶尖侦探,而钥匙则是司马迁之受宫刑。宫崎市定如此自负于这点发现,并非毫无根据。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对受宫刑者一般而言都是恶语相向,如东汉以来的诸多宦官,然而司马迁却是一个例外,甚而成为“发愤著书”的典范,其中原因,大费思量。无须讳言,即使到今天,多数中国读者对宫崎市定这点自得恐怕仍不能同意。然而应当承认,宫崎市定的确指出中国传统学者讳言的一个问题,且这一问题值得继续研究。因为他敢于大胆言说,故此书还有不少类似闪烁光芒的观点,颇值读者寻绎。
“枣”与书   □种歌

  七月十五红鼻枣,八月十五就摘了。
  前几年回老家过中秋节,望着门前长成的几棵小枣树,结满青、红色的枣子,我便安排四弟来完成打枣这个任务。不多时,四弟便提着半篮子红枣拎进家门,首先放到了母亲的面前。由此,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屋后那株大枣树,与我最初买书结下的不解之缘。
  上小学的时候,正值“文革”开始,课本里没有什么故事之类的内容,自己则从老草屋棚上找出几本旧书,一翻看是父辈们上初级学校的课本。书中有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也有互助组、合作社的时事消息。至今记得有这么一组谜语:“什物身高三尺开黄花,黄花熟了结青果,青果熟了开白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种植棉花与家庭养蚕是常见的事,所以上组谜底是棉花。打那以后我对书渐渐产生了兴趣,但因家里穷,姊妹又多,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哪里还有闲钱买书啊!
  到了初中,我还是萌生买书的念头,从小人书买起,要是超过二毛钱就舍不得花。第一次想买厚本故事,与母亲商量,母亲说:“咱家哪有钱!”“把咱屋后大枣树结的枣子卖了,再买书,行吧?”“你们不吃啦?”“少吃点。”母亲稍停一会儿说:“你自己去打吧!”我高兴地拿起竹竿,爬上大枣树,也不怕荆棘和毛蜇虫,赶紧忙了起来,最后摘满一篮子红艳艳、圆溜溜且带着些许绿叶的鲜枣。
  翌晨,我挎上这篮枣来到乡村集市上,很快就卖光了,数了数,整一元八角钱。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做生意,况且连秤还不会使。
  回家吃过早饭,我和母亲打了声招呼,便徒步去离家十多里地的薛城新华书店。问起店员有没有打仗的故事书(当时我还不了解小说这个词),店员很和蔼地答:“只有一本《不息的浪潮》,是写部队上的事。”是关于打仗的吗?好看吗?我翻阅一会儿,便决意买下来,付了一元六角二分钱。
  当我回到家里,母亲批评一句:“你买这么贵的书!”母亲话不多,却深深教育我,钱来之不易,农家人读书亦难。可她心里怎能不想让儿女多读书早日成才呢!母亲一辈子识不了几个字,却每逢腊八节的时候,总要吩咐我们兄妹给大枣树抹粥。据说,抹上腊八粥,来年枣子稠。
  我当兵第二年,在部队收到父亲一封来信:“咱家翻盖瓦房了,生产队烧砖,用咱家的土换砖,所以宅地往下坐了一米,并且连那一搂粗的大枣树也刨了……”阅后,心里酸楚楚的,好似知识的海洋,少了一条注入的小溪。早年用卖枣的钱买的那些书曾给予我许多启迪,无论军旅生活还是工厂里劳作,书始终与我为伴为友,使平淡的生活得到了多方面的充实。
奈保尔的旧房子   □鲁敏

  大师们在青年时代,如同美人初长,气韵丰沛、动作认真,对自己的影响力,尚无乔张做致的顾盼感。相对于声名响亮的“印度三部曲”、《河湾》、《抵达之谜》,我更偏爱奈保尔的早期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此书出版于1961年,十年后,他获得布克奖,四十年后,获得诺奖。
  同属早期的《米格尔大街》已被太多的蜜汁与撒花淹没,这里且不费口舌。相较而言,更早一些的长篇处女作《灵异推拿师》少人赞赏。写作此书时,奈保尔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三年,连续应征二十六份工作皆遭拒,寄居在伦敦某个穷亲戚的地下室里,这听上去是有点儿辛苦的吧。但此书行文宽裕,节奏极为自信,戏谑化的田野生存哲学,弄拙成巧的灵异事件,有如多幕轻型喜剧,滚滚烟尘中自有一股生猛。稍许有点儿轻飘,年轻人特有的,值得原谅甚至值得羡慕的轻飘。他到底才二十五岁呀,指缝里处处透出熠熠光华。并且,从这部处女作开始,奈保尔即大致划定了他的自留地:殖民文化与原住民、印度移民与新世界。以致最后获得诺奖时,人们很直接地,像给水果贴上标签:移民写作。我估摸着他老人家并不喜欢。
  但地缘交错的写作背景,确乎总有异样之处,他们在作家身上铸成一种动荡而开阔、混浊河水般的基因——比如纳博科夫,其繁复的气韵、纯正的邪念与哀伤的幽默感,俄式、法式还是美式?实已辨不出真正的产地。或许每居一处,便会像刷油画一样,使得他更加地层叠缤纷。近年大热的石黑一雄,日式的慎终追远,格调清冷又现代派,与鲁西迪、奈保尔被并称为“英国移民作家三杰”(还是像水果论堆儿。他们三个,实在太不一样!)再比如诺奖得主赫塔·米勒,前几年大红的《恶童日记》三部曲、畅销到近乎俗气的《追风筝的人》等,他们的“锁扣”也都在于种族等级、殖民压迫、战乱、流亡等。尤其是《恶童日记》,其独特处还在于其文辞中特有的童稚笨朴之魅,这等神奇从何而来?出生于匈牙利的雅歌塔承认,她用非母语写作时,语言上尚无力达到文学性与复杂化。更年轻一代里,孟加拉裔的裘帕·拉希莉(代表作《疾病解说者》《不适之地》)在美国当代文坛颇受注目,写作主题仍然是对移民身份的抗争与重建……
  太多了,像一张偏执者的购物单,能拉出很长的一串来。鲁西迪本人对此也说过,“我们是一种不完全的存在,我们就是偏见本身”。是啊,殖民文化、革命迫害、种族式迁徙等,多么当下,多么全球,多么政治正确!读者、评论界、媒体、影视、翻译,都会扑上去的。
  讲远了,回到奈保尔的房子。相对于处女作《灵异推拿师》的飘动感,《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则绝对“压得住秤”了。
  这是一个男人与房子的故事。幼时的毕司沃斯因父亲突然亡故,家中房屋被出售,他从此开始在不同亲戚家辗转寄居。成年后入赘到女方大家庭,众多的长辈,女人们、孩子们、家具与饭食、进项与用度,使他日夜愤怒、疲惫不堪。他雄心勃勃试图另立门户、自己造屋,却处处上当乃至最终被人纵火。经过一次精神崩溃后的离家出走,他似乎走出了阴沉的运气,奇迹般地谋得一份差事,并终于替晚年的自己买得一幢房子,算是拥有了头顶上的一小片屋顶。事情就此完了吗?奈保尔可绝不会饶过主人公的。他分派给毕司沃斯先生的,是一幢破绽百出、能把人折磨至死的旧房子。新一轮的、更为深重的噩梦就此拉开伴有刺耳噪声的序幕……
  索引派认为此书是以奈保尔父亲为原型。因小说的主人公也是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也做过小报记者,也动笔写点东西,也有一个瞧不起这个家庭的儿子——简直与奈保尔父亲形成镜像对位。父子关系,确实对奈保尔影响深远。从《奈保尔家书》里起码就可以瞧出这种带点励志与重托式的“家传之风”。奈保尔成名后,位置上升很高,越来越傲慢,并开始俯瞰山河,出过一本随笔集《作家看人》,以英式幽默刻薄掐捏若干名人与同行,比如甘地、福楼拜,包括他青年时代仰慕不已、对他亦有提携之恩的作家鲍威尔。其中,他也给父亲以相当的篇幅,定性后者为加勒比海地区一个不被世人所认知的失意作家,言辞间投射出复杂的孤岛式亲情与接力跑者的体恤。
  这些也都是题外话了。人物原型、灵感出处、写作动机、作家心理活动等,从单纯阅读角度而言,可算作身外之物,或也不必纳入“阅读契约”的范围,又瞎又聋一无所知的阅读是最客观、最鲜美的。回到书本身。前后数数,我读过三遍。这对我而言,算是比较高的纪录。
  引人重读的小说,与其是否华美、是否智性,并不构成正比例相关,关键在于性格魅力,像结交一个富有个性的人。奈保尔的这幢破房子,所吸引到我的,又是什么呢。率直地说,是一种满目疮痍、处处遭殃的倒霉蛋气息。我的口味向来不大上台面,对卑贱的、困厄的、辛酸的东西总有天然的亲近感。毕司沃斯先生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如此,每一粒细胞、每一个毛孔都散发出无可弥合的悲剧与失败感,他那么努力、谨慎,动用心机,却处处跌跤、满嘴泥巴。就算偶尔看上去小有胜算,读者也会毫无同情心地等待着:看着吧,这里准有个绊子,他下一步就要四仰八叉了。奈保尔以一种特别的耐心,像连环套一样地反复勾勒,残忍地一刀又一刀,把毕司沃斯先生割得遍体是伤,却又滴血不出。起码他脸上都好好的,他总还是带着尴尬、轻蔑甚至有几分飘逸的笑,即便要骂人,也只会借着刷牙的时机,满嘴的漱口水,没有人能听得清。
  中外小说里,有各样的畸零者、不识时务者、被损害与被污辱者,有时能看出来作家是爱这个人的,是怜惜和维护的。奈保尔却未必,或者说,他的态度,是严厉的,不赞同的,毫无原宥,这是男人对男人的,是移民者对移民者的,是替代式的儿子审看替代式的父亲的——这种审看,淋漓纷披,毕司沃斯先生身上一直没有暴露出的伤口、一直没有流出的败血,可能一点儿不少地反转到奈保尔身上。我觉得,他写作此书,伴随着泣血无情的疼痛,近乎与他的整个青年时代,进行义无反顾的道别。这道别的力量,连绵不绝,反复地击打读者,反复践踏自己,反复质问人间。
范伟:隐身角色后边的“斜杠中年”   最近,专注演戏的范伟又因正在上映的《长安道》收获了一波演技口碑奖。演小品,范老师是那个脑袋大、脖子粗、有点缺心眼的“伙夫”,转行影视剧演完了各种各样的小人物、好人后,他又尝试演坏人……由相声入行,小品起家,没上过北影、中戏,非科班出身的他,一路“跨界”,硬是把演影视剧变成了“专业”,不仅收获了国内的金鹰奖、白玉兰奖、金马奖等最佳男主角奖,还获得了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回头看,低调的他居然是个隐藏在角色后边的“斜杠中年”!
  相声小品喜剧人
他是个憨厚的“活宝”

  1962年出生于沈阳的范伟16岁开始学习相声,21岁考入沈阳曲艺团。他自导自演的相声多次获奖,后来又开始创作小品。31岁时创作、表演的相声《要账》获得中国首届相声节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二等奖。1995年他和赵本山合作的小品《牛大叔提干》登上春晚舞台,两人因小品爆红,并开始了十多年的“黄金搭档”。
  他们不仅为春晚奉献了《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功夫》《卖拐》等一系列优秀小品,还主演了《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等一系列农村喜剧题材的电视剧,这些作品虽然都是为赵本山量身定做的,但“配角”范伟总能呈现出自己的“亮点”:他是脑袋大、脖子粗、憨厚到有点缺心眼的“厨师”;他是脱离生活却爱指导人的“妖娆”的模特队“范指导”;他是戴着眼镜自诩为“文化人”,却总是没事找事、惹事的“药匣子”;他还是没啥本事却爱吹牛,当保镖不行,投资被骗,开饭馆赔本,做过“医托”,在学校任职闯祸,闹出了一连串笑话的范德彪“彪哥”……与此同时,他还创造了很多类似“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咋这么没文化呢”等流行语。 
  彼时爆红的范伟是人们眼中的憨厚“活宝”,也许沉浸在喜剧中的他并未察觉到自己在“表演”上的能力,但由相声到小品,凭借在喜剧小品中磨炼和积累的表演经验,他不仅跳出了小品和农村喜剧的圈子,更在冥冥中为自己开辟了一条真正的演员之路。
连客串都抢戏
逮着机会就“灿烂”

  没学过表演的范伟,是个认真、愿意下笨功夫琢磨角色的人,他的表演少了很多程式化的技巧,多了一份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真诚投入。这种较真和讲究,正是不少科班出身的人所缺乏的。最初踏进影视圈,资源不多的他凭借自己的喜剧特长客串了很多配角:《手机》中那个爱显摆有手机的“砖头哥”,《天下无贼》里那个说话结巴、智商负数的胖劫匪,《非诚勿扰》里的“天使投资人”范先生,《私人订制》里那个非要体验做官感觉的司机,《饭局也疯狂》里穿着中式对襟大褂的伪国学大师,《一句顶一万句》中牛爱国的厨师姐夫宋解放,《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普通果农……
  因为浓缩的电影需要更细腻和更有质感的表演,范伟在得到进一步锻炼的同时也开发了自己的潜力。虽然这些配角戏份不多,但哪怕只有短短几秒钟的客串,他都会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精准“抢戏”,是个逮着机会就灿烂的主儿。
  一般说来,长期出演小人物,很容易让人产生脸谱化的感觉。如果把范伟主演的很多小人物影视剧当成喜剧来看,更是低估了范伟的演技。因为范伟不仅没有把小人物当成喜剧来演,且总能抓住角色最核心的特点,所以才有了小人物的千人千面。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不管命运和生活给了他们什么,他们都乐观、坚强,喜而不闹,悲而不衰,这也是小人物的精气神。这种演什么像什么的游刃有余和恰如其分,已经让范伟成了出演普通人的演技派代表。
转型演反派
让人脊梁发凉

  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做演员看的是演技,又不比出身。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范伟,在做过了各种憨、傻、善、乐的小人物后,忽然转身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将老舍笔下那个八面玲珑圆滑到不落痕迹的丁务源演绎出了一种人与角色浑然一体的境界,简直“诚恳得可怕”。范伟看似演得比较克制,但却稳准狠地让这个圆滑到极致、只玩权术不做正事的伪好人立在了我们面前,多一分则满,少一分则淡,对照现实,让人脊梁发凉。
  在热门电影《长安道》中,他又出人意料地塑造了一个充满多面性和复杂性的大学教授万正纲。这部改编自海岩小说《长安盗》的商业电影看起来是一部打击文物犯罪的悬疑犯罪类型片,其“道”在展示人性的博弈。片中范伟再次用精彩的表演慢慢撕下了这个油腻的中年老狐狸身上所有的伪装——这个别人眼中的慈父、好丈夫和事业有成的体面知识分子,实际上是一个被私欲包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一个罪犯。 
  范伟经过一次次突破和转型,终于从一个搞笑相声小品演员进阶成了坚定的实力派演员。
  经过多年摸索,范伟找到了一条真正的提升演技之路:不参加综艺,不做真人秀,即便有影视剧上演需要宣传也从不见他炒作,低调做人,专注演戏,不立人设,也没有角色之外的“故事”,尽量保持着一个做演员的纯粹性,始终隐身于角色之后,用一部部作品“亲民”,颇有几分老派演员的风骨。好演员,艺术之路肯定细水长流,他未来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角色,值得期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宇

专访舞剧《易·行》总导演邱晓晨: 以舞剧艺术与《周易》对话   11月15日、16日两晚,由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创排的“舞易华风”三部曲第二部舞剧《易·行》,在完成赴匈牙利、斯洛伐克国际演出后,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成功完成国内首轮演出。
  将抽象的观念化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具象,对创作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舞易华风”三部曲正是以舞剧形式与《周易》进行的一次面对面的艺术对话。那么,此次舞剧《易·行》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和追求?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独家专访了本剧编剧、总导演邱晓晨。
  化抽象观念为
有灵性的舞蹈具象

  记者:一本书,如果真能立得住,时间便不能损害它分毫。《周易》正是这样一本书。请问,将《易·行》搬上舞台,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邱晓晨:首先是理念上的突破。大多数人解读《周易》更多的是在玄学方面,也更多的是强调阴与阳、黑与白;而当用舞蹈的视角去对五行进行解读时,我们关注的是它们代表的五种色彩、五种情感、五种温度,以及阴阳五行融合在一起带给我们的如梦境般美好的世界。另外还有舞蹈手段的表现。用何种身体语言,用何种舞蹈动势,又用何种舞蹈情绪,是整部舞剧创作的难点。
  记者:老子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这一点在《易·行》中是如何体现的?
  邱晓晨:《易·行》以《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的观念为创作缘起,在“一明一暗,一黑一白”的世界中,五行八卦犹如黑白键盘中奏出的五彩旋律,水、木、火、土、金有着各自的温度和颜色。剧中的主角“兑儿”既是现实中的人,又是思想的鸟儿,带领我们去观天地、品人文,寻找、讲述本就美好的现实世界。可以说这个创作思路也受到了“庄周梦蝶”的启发。“行”既是指五行,同时也有行动、追逐之意。
  记者:舞剧是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舞台艺术。请问《易·行》作为一部舞剧在这三方面想追求哪些艺术特色?能否重点谈一下它的戏剧性及其艺术处理?
  邱晓晨:舞剧是用舞蹈语汇来讲故事,而舞蹈又恰恰拙于叙事,那么舞剧的戏剧性就要用舞剧中的节奏与情绪的变化以及舞剧音乐的戏剧性来把握,完成剧情的起承转合。本剧的戏剧高潮出现在第三幕。思想脱缰,梦中醒来的兑儿回到现实世界,感受不到色彩,被喧嚣与浮躁充斥着,辨不清梦境与现实,是舞剧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部分。在造型设计上,让演员都戴上面具进行表演,舞蹈动作的编排设计极为扭曲变形,让不同的身体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群舞的设计较多,时而统一,时而变化,把内心的纠结焦躁表现出来。
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
现代表达之路

  记者:以现代舞蹈艺术向《周易》这本古老博大精深的典籍发起正面突击,足以说明“舞易华风”三部曲的艺术野心。请问,这个三部曲的整体艺术构想是什么?
  邱晓晨:“舞易华风”三部曲是继舞剧《兰》《棂·花姑子》之后推出的舞剧新作,也是我们省艺术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又一项目,前两部作品分别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及富有地域性的“齐文化——聊斋文化”中进行独特解读。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更加坚定地奠定了我们的项目研究和创作方向,那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整理、挖掘、研究的基础上,让其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理念有触动、有呼应、有引领。我个人也是在不断地研究创作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灵活”的认知。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更关键的是用我们的专业、用我们的视角对其进行转化,用舞蹈独特的身体语汇去阐释传统文化不一样的魅力,因而理论成果转化的目标转向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易学”。
  2017年就有了做《周易》理论成果转化的动议。2018年初确定“舞易华风”三部曲的整体创作框架。
  记者:“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这句话,是否可以作为全剧主题来理解,这是不是也是本剧想向当代观众传达的心声?
  邱晓晨:是的,在最初舞剧的文本创作和创排过程中,就已经把它融入并作为本剧的主题来解读。以《周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带给我们观历史、品人文的眼睛,带给我们触碰自然万物、感受传统与生命的双手,我们只管用我们的视角解读,用我们的思想丰富它,用我们舞者的舞步去丈量它。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应只停留在传统中,更重要的是观照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黄体军
鲁能主场2:0胜重庆,为费莱尼生日送礼 谨防伤病才是鲁能当前重点   北京时间11月22日,凭借着佩莱和格德斯的两粒进球,山东鲁能泰山队捍卫了主场荣誉,2:0战胜重庆斯威。在另一场关键比赛中,北京国安2:1战胜上海申花,保留住了夺冠希望,这也意味着在联赛最后一轮客战国安的鲁能,将有机会再度成为左右冠军归属的判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季禹

鲁能火线换人
  本场比赛开始之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比赛开始前一小时,鲁能曾发布了一份首发名单。不过就在十几分钟后,这份首发名单做了更改:段刘愚替换吴兴涵首发出场。
  按照2019中超联赛规程,临阵更换首发名单是被允许的,并且换人不算在替补换人名额,所以鲁能的替补换人名额依旧是3个,但是吴兴涵这场比赛已经不具备上场资格,同时替补席人数减去1人。赛后鲁能主帅李霄鹏对换人作出了解释:“因为到休息室吴兴涵突然肠胃不适,可能有些低烧。”
  本场比赛在鲁能缺阵5人的情况下,首发人员如何安排对于李霄鹏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难题,但通过球队表现来看,李指导的排兵布阵水平无愧于十月最佳中超教练的荣誉。而最令李霄鹏犯难的,是队长蒿俊闵的缺阵。赛后李霄鹏表示,蒿俊闵在国家队客战叙利亚的比赛中胫骨挫伤,现在还不能正常活动,仍需要观察。
赢球为费莱尼庆生
  11月22日,是鲁能外援费莱尼的32岁生日,鲁能的这场胜利,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一个生日礼物。一大早,国际足联就为他送上了祝福,同时评价他为“任劳任怨的斗士,雪中送炭的奇兵”。与此同时,亚洲冠军联赛官方与山东鲁能官方均为其送上了祝福。
  费莱尼的确配得上这样的称赞,在今年2月转入鲁能后,费莱尼迅速证明了自身的价值,首秀就在联赛主场中打进一球,此后他在亚冠和中超接连打进关键进球,已经成为鲁能在中前场的进攻核心。他代表鲁能在正式比赛中出场31次打进12球贡献4个助攻,是队中仅次于前锋佩莱的第二射手。
  本场比赛,在蒿俊闵、莫伊塞斯两名鲁能主力核心无法出战的情况下,费莱尼再次出场成为“雪中送炭的奇兵”。他与金敬道搭档坐镇中场,给予了对手不小的压力。赛后,重庆斯威主帅评价费莱尼擅长后排插上,到禁区抢点包抄。虽然他表示球队想竭尽全力限制对手传中的数量,但费莱尼总能出现在关键位置,给予对手重创。
  本赛季费莱尼曾多次在比赛中司职中卫,比如上轮对阵苏宁的比赛中,在刘军帅被红牌罚下之后,费莱尼便与戴琳搭档出现在中卫位置上。本场比赛的下半场,费莱尼因在场上拉伤而被换下,具体伤情还需要队医进一步判断。目前对于鲁能来说,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伤病问题,毕竟距离足协杯决赛次回合仅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作为球队主力,费莱尼如果无法上场势必会对球队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在下周三鲁能继续坐镇主场迎战天津泰达的比赛中,一向非常重视球员安全的李指导极有可能不会安排他出场。

兵发长三角,23日西王男篮客战江苏 三场连败伤心,力争一胜止血   山东西王接连丢掉两个主场和一个客场后,来不及调整,兵发长三角,征战江苏和浙江的两支队伍。23日,山东西王男篮将先挑战江苏队。虽然刚刚输给四川男篮,山东男篮士气有点低迷,但赛程刚进行了不到1/4,面对接下来的对手还存在许多未知数,希望西王男篮继续振作起来,直面对手打好比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靳宇豪

西王需要关键先生
  目前,山东西王3胜5负的战绩,在积分榜上已经被挤出季后赛的资格。面对弱旅四川队本想用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不但输了,过程也是很艰难,这对于山东西王男篮的打击不小。
  本赛季,山东西王男篮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冒出个奇兵陈培东,他场上的勇猛表现和关键时候的得分能力,为球队做出巨大贡献。山东此次的对手江苏队,此前也是经历了三个客场连败,可回到主场的江苏上一场大胜青岛,让其士气骤然提升。面对实力不俗的对手,山东队需要更多的“陈培东”站出来,帮助球队渡过难关。
老哈不能掉链子
  从赛季初开始,山东西王被外界诟病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外援梅斯,作为蓝领球员,梅斯一直无法很好地完成场上应该完成的任务,这让山东队教练组陷入被动,而哈德森作为另一名外援,就不得不分担一些梅斯应该完成的任务。
  从赛季初开始,哈德森一直表现出色,展现出良好的手感和强大的得分能力,但偶尔也会有起伏。到目前为止,哈德森全勤出场,场均出场时间高达39分钟,获28分10.1个篮板,而他的失误率也随之上升。这对于现阶段的西王男篮不是一个好信号,但面对士气提升的江苏队,在球队艰难的时候,纵然千般苦,老哈也千万不能掉链子。
认清自己,压制对方
  此番南下,西王男篮面对的将是对手设的重重关卡。首个对手江苏男篮,八轮战罢,目前以四胜四负的战绩排名第十一位。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场与青岛队的比赛中,江苏男篮内线队员吴冠希状态全面爆发,28分的得分打破个人单场得分纪录,他也将成为山东西王男篮重点盯防的队员。
  江苏队高昂的士气与山东西王男篮球队上空超低的气压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占据主场优势,又实力占优的江苏男篮,山东西王男篮必须首先要看清楚自身问题,再研究对手特点。扬长避短、见缝插针,毕竟球场上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也不好说。
人生半百但求无愧 本报记者对话巩晓彬: 如今五十太匆匆,来不及细说天命   11月23日,是巩晓彬的生日,这一天,他要带领山东西王男篮,在客场挑战江苏队。CBA联赛的25个赛季,巩晓彬有23个生日是在赛场度过的,而今年这个生日不同以往,因为这一天是他50周岁。
  这么多年过去,人们还是习惯把巩晓彬看作当年亚洲最好的大前锋,所以当山东男篮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他,但每一个中年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把篮球作为终生事业的巩晓彬,在50岁这一年重新出发,他说前路艰辛,但求问心无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首席记者 刘瑞平

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联赛开始之前,巩晓彬有些焦虑,因为他突然发现,这支以前他很熟悉的球队,变得让他陌生。
  他已经离开这支球队四年了,虽然大部分的球员还是他的旧部,但大家的状态跟以前不一样了。四年过去,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成长的轨迹也不一样,对世界的认知也不一样,这支球队需要打磨的地方太多了。
  “应该说,这支球队跟我预想的还是有差距。这几年球队的训练很不系统,原来被寄予厚望的几名球员能力并没有提高,反而有些下滑。”巩晓彬说。
  在巩晓彬看来,由于前几年过于依赖外援,国内球员锻炼机会太少,这也使得球员的荣誉感有所降低,待遇攀比的情况也很普遍,所以他这次回来,重点是提升球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11月19日输给四川队后,巩晓彬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这是在还债啊!”
  的确,这支球队,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球队重建,困难重重
  第三次出任山东队主帅,他一直希望能够有所突破,但让人担心的是,这支球队的梯队建设几乎形同虚设,后备力量严重不足,这让巩晓彬的球队重建计划困难重重。
  “1995年那批球员一个也没有,1999年那一批也就一两个能打。而在其他队,这些球员都已经挑大梁了。”巩晓彬说,“我们也想引进一些这个年龄段的球员,但有潜质的球员,各个俱乐部都不会轻易放人,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巩晓彬上任之初,也曾设想通过改变球队打法激活球队,比如引进两名小外援,最终并没有实现。
对于这个改变,巩晓彬解释道:“我们现在引援,更多还是通过录像,但实战与录像还是有很大差距。塞尔登和坎南有一定的水平,缺陷是没有海外征战的经验,经过试训,并不符合我们球队的情况,所以,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大一小两名外援的配置。”
  据了解,目前,山东男篮的薪金在CBA球队中位居前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球队的引援。
理想未实现,不敢止步
  张庆鹏38岁,哈德森35岁,山东队平均年龄在CBA偏大,球队建设甚至走在了同省兄弟青岛国信双星后边,摆在巩晓彬面前的路一点也不好走。
  记得去年巩晓彬离职青岛,记者与他交谈时,他提到如果平台合适,他还会重新执教一支球队,毕竟他已经过了靠当教练养家糊口的阶段,他更希望能够有所成就。显然,目前这个平台,并不是很理想。
  “每次我接山东队的时候,都是青黄不接,我已经习惯了。”巩晓彬开玩笑说,“但山东队是我的母队,当这支球队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要承担这个责任。”
  而且这次回来,他是身兼总经理和主教练两职,这意味着他不仅要负责球队训练和比赛,还要负责俱乐部的未来规划。
  “相对来说,我对带队更熟悉一些,之所以愿意出任俱乐部总经理,是希望能推进俱乐部的职业化进程。北方的俱乐部造血功能普遍较差,只靠投资人的投入难以持续发展,作为总经理,我愿意进行一些尝试,也希望有更专业的人士能共同推动这一进程。今年集团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对俱乐部和我支持都非常大,事情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巩晓彬说。
  18岁进入山东队,20岁入选国家队,巩晓彬的球员生涯无可挑剔。岁月如同流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人,50岁的巩晓彬又来到人生的另一个关口。“都说五十而知天命,但我还真没考虑那么多,对我来说,这还只是一个数字吧。”巩晓彬说。
  有人说,五十岁之前,人就应该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岁之后,当一个人知道理想实现之艰难,就应该乐以忘忧,看淡个人荣辱。
  对于立志重新打造山东男篮的巩晓彬来说,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支持。
  “五十岁是一个标志性的年龄,你愿意用多少时间实现你的理想?”
  “职业体育就是这样,你可能有很多计划,或许突然你就离开了,一切又得推倒重来。不管你多少岁,只要你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