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全部离职,员工仅剩十余名

暴风影音的至暗时刻

齐鲁晚报     2019年12月04日

  冯鑫(资料片)
  12月2日晚,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人员持续大量流失,除冯鑫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全部辞职,协助信息披露事务的证券事务代表也已经辞职,公司目前仅剩十余人。由于资金状况紧张,公司存在拖欠部分员工工资的情形。
  董事长被捕入狱、高管全部离职、官网及APP崩溃……作为一部分人记忆的暴风影音如今在风暴中间挣扎飘摇,随时可能会消逝。

  业务停摆
  一代影视播放器的“霸主”说没就没。
  从11月22日开始,有网友发现,暴风影音官方网站移动端、PC端以及APP均无法正常打开,貌似“挂了”,官网出现乱码排版,APP则显示网络异常。
  11月27日晚间,暴风集团曾公告,公司因拖欠合作方机房服务器托管费用,合作方已终止提供服务,导致公司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不能正常提供服务。
  但自今年7月冯鑫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被逮捕后,暴风集团就陷入重重危机。暴风集团披露的2019年三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2019年1-9月亏损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6.33亿元。而按照相关规则,若公司经审计的2019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显示2019年年末的净资产为负,深交所可能暂停公司股票上市。
  暴风集团高管全部辞职的局面引发深交所关注。10月,暴风集团公告称,副总经理张鹏宇、首席财务官张丽娜和证券事务代表于兆辉辞职,除已被批准逮捕的冯鑫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全部辞职,协助信息披露事务的证券事务代表也已辞职。截至目前,该公司仍未聘任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和证券事务代表,此前暴风公关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已离职。
  现在,甚至连暴风集团的办公场所都成了谜。11月28日下午,有记者来到暴风集团曾在北京首享科技大厦的办公地,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
渐成鸡肋
  谈及暴风影音,有多名用户表示,曾在PC时代频繁使用暴风影音,但目前已对该软件产品鲜有关注。有用户对记者谈道,因个人习惯,在工作中会使用暴风影音在PC端浏览广告视频,但这仅限于工作场景,在个人使用场景下,他所选择的视频软件是爱奇艺和优酷。
  “现在已经没有用暴风的理由了。”上述用户对记者谈道,一方面,播放器的主场仍在PC端,但现在个人用户的娱乐终端已经由PC端转为手机端;另一方面,暴风影音虽然早已完成了互联网视频的转型,但作为后来者,暴风影音在内容上的吸引力远低于其他同类互联网视频平台。
  数据显示,自2015年A股上市以来,暴风影音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就在持续下降,平台总体月活用户量亦鲜有起色。2015年度,暴风影音平台的总体月度活跃用户约达2亿。PC端月度活跃用户约1.4亿,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约6000万。而在2018年,据暴风集团披露的公告显示,2018年度,公司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总体月度活跃用户约达2.1亿,其中PC端月度活跃用户约为1.6亿,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约为0.5亿。
四处出击
  暴风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5年3月24日,暴风集团登陆创业板,曾在40天里拉出36个涨停板,成为风头无二的创业板“股王”,股价最高拉升到327元,市值近450亿元。但是,随着实控人冯鑫被捕,暴风集团的股价一路下跌至最低3元,截至11月25日收盘,市值仅有11.5亿元,不及高点时的3%。短短4年,从一代“妖股”到净资产为负,暴风集团经历了什么?
  站在2015年市值高点,暴风决定向“全球DT大娱乐”战略转型,将VR、体育、电视作为未来的主力方向。为了尽快建起“生态”,暴风开始快速收购。2016年3月,暴风发布公告称,计划支付31亿元人民币,通过定增等方式收购影视公司稻草熊影业、游戏公司立动科技、游戏发行公司甘普科技的股权和团队。
  自此,以播放器起家的暴风,选择了软件硬件一体、上下游生态同时开发的布局,一如当年的乐视。在主业营收无法覆盖多条战线投入的情况下,暴风不得不靠大量外部融资来做支撑。2015年到2019年,暴风前后共3次提出定向增发融资计划,均未获批。
  融资不利,硬件不断烧钱,软件一地鸡毛,每一步战略都推着暴风集团走向深渊。
资本陷阱
  从无名到辉煌,从辉煌到跌落,将A股上市比作“核武器”的冯鑫,一路追过的VR、体育、电视、秀场、金融甚至区块链,都给暴风带来多次涨停。但为了“追风口”,暴风也一再在资本运作上犯错。VR项目暴风魔镜遇冷,让中信资本2018年申请冻结了冯鑫的327万股股份,暴风体育对MP&Silva(简称MPS)的收购,不但把50亿元打了水漂,更面临巨额索赔和诉讼,成为拖垮暴风集团的最大炸弹。
  “其实我身处最热门的行业,但我就是个‘混子’,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冯鑫曾这样形容自己,也曾在检讨中反思道,“不能将暴风的失误归结到任何人身上,99.999%的错误都来自自己,怪自己没有资本控制能力,怪自己没有业务严谨性的能力,怪自己好的时候膨胀,坏的时候蒙混过关。”
  “上市前过于保守,上市后又过于激进、后知后觉,错过了多个股价高点的融资时机。到股价跌落时,不得不为融资付出高昂代价。”暴风集团投资部的柳程曾公开作此评价。  
       据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