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洛河镇把路修到百姓心坎里

“户户通”真畅通

齐鲁晚报     2019年12月05日


  通讯员 田卓 于志政  

  11月26日,笔者来到洛河镇洛河崖村,看到了家家户户门前都修成了水泥路。“没修路之前,村里大街小巷出不去,进不来都是土路,乡亲们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水泥路通到俺家门口,出门也不用愁啦,我们是打心底里高兴。”村民单朋云笑得合不拢嘴。
  洛河崖村道路的蝶变是洛河镇开展“户户通”建设的缩影。
  今年以来,洛河镇针对村内道路实际,不断创新举措,有效破解村内道路“户户通”建设难题。始终将农村道路“户户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着力解决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目前,累计投资3000万元,建设农村道路38万平方米,今年有户户通计划的26个行政村全部把水泥路铺到每一户农民的家门口。
道路怎么修
群众说了算

  “我们社区多数村庄已经完成大街硬化,但胡同都是土路,遇到雨雪天,一踩一脚泥,严重影响了村庄面貌,我们都想着早点硬化,但如何推进,各村都犯了愁。”洛河镇陈岭社区党委书记李祥山告诉笔者。
  群众工作就要干到群众心坎上。洛河镇聚焦问题,主动作为,确立了“坚持充分学习、坚持规划先行、坚持群众观点”原则,逐步推开各村“户户通”工程。
  全县村内道路“户户通”建设工程推进会议后,洛河镇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多次组织机关干部、支部书记赴周边区县、兄弟乡镇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做法,有选择地学习应用到本镇工作中,真正做到了取人之长,融会贯通。
  “工程开始前,我们就联系了在外工作的‘老乡’,听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汇总出23条建设性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借鉴了其中8条,群众都很满意。”小张宋村支部书记刘世军说。各村积极听取在外工作的企业老板、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建议,利用他们思路开阔的优势,为村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据了解,洛河镇各村先后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党员会议,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党员、贫困户、施工方、原料供应商的意见建议,汲取大家的智慧,形成意见册,挖掘好点子。为解决群众“个性化需求”以及部分群众不愿意参与集体讨论的问题。逐户逐项逐街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进一步征求意见,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注的排水、出行等问题,确保工作推进有序、群众满意。
钱从哪里来
广开渠道筹资金

  在“户户通”实施中,洛河镇按照“财政补一点,村庄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进行筹资,保证了工程资金需要。该镇在县级奖补的基础上,由镇财政按照大街30元、小巷15元每平米进行奖补。同时给予一定启动资金,为村庄提供了资金保障。
  农村最有价值的是土地资源,为了充分释放土地“生金能力”,洛河镇探索“户户通+土地+产业发展”的户户通建设新模式。“以程家官庄村为例,流转150亩土地,招引现代农业项目,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村民以土地入股,利用每年股金分红支付施工方资金,实现了村民受益、村庄发展、产业振兴的三赢,目前产业项目与户户通建设均在稳步突进。”洛河镇副镇长张守强讲到。
  “路修起来了,村庄才会更好,老少爷们才能富起来。”西皂湖村民刘宝兵说。群众积极性的提升,带动了工作快速推进,各村群众自行完成门前屋后清理,减轻了村集体清理的费用。
  为老百姓干实事,质量可不能含糊。一批老党员、老干部成为了质量监督员,严把质量关、杜绝浪费,让群众成为建设热潮中的监督员、参与者,依靠群众做好老百姓身边的事情。
  为了“一条路”,党员齐上阵。在洛河镇金华村,全村党员以自发捐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全村16名党员捐款55100元,在党员的带动下,广大村民纷纷站出来进行捐款,有经商户,有普通群众,还有一部分多年在外的工作人员,尽管修路不涉及自己家,但他们依然无私奉献,为家乡修建道路捐资出力。仅用三天时间,全村就筹集捐款213000元,有效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
探索“好法子”
走出“新路子”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规划、兼顾长远。洛河镇在推进“户户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统筹自来水管网改造、农村厕所改造、弱电下地、污水处理等其他工程,确保工程“一次做好”,积极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在全镇掀起了一波清理三堆、拆除断壁残垣、治理散养家禽,改善人居环境的热潮,实现了“一项工程、全面提升”的目标。
  洛河镇积极推进有条件的村庄将户户通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相结合,深入挖掘村庄历史禀赋和传统文化并加以运用,实现“户户通”工程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协同提升,在丰家泥沟完善道路设施的同时,同步建设了五谷丰登广场、石碾驿站,追忆老一辈的艰苦岁月与生活方式,实现了村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镇按照‘先行试点、整体推进、集中攻坚’的工作思路,选取综合状况较好的丰家泥沟、新村、段家泥沟等5个村庄先试先行,示范带动剩余村庄推进,有效推动了全镇户户通工作的加速推进。”洛河镇党委书记李卫国说。



◆ ◆
◆ ◆
◆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