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精尖介入术为脑血管患者护航

——访章丘区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陈方树

齐鲁晚报     2019年12月20日

   专家介绍    陈方树,章丘区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08年在章丘率先开展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2015年创建成立神经介入科,擅长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现为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山东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预防、急救、介入与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等。
  脑血管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有多大?在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控形势有多严峻?一组统计数字显示,脑血管病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440万人,而中国每年新发病人数就高达200万到250万人,占了全世界新发病人的一半。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理念更新,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被称为“第三条生命线”。不同于传统的开颅手术,神经介入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开放手术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合理可靠的选择,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秦慧聪       

专属于神经介入医生
的幸福和感动

  刚刚过去的11月份于陈方树和团队而言,是特别忙碌的一个月,他在朋友圈写道:“11月,11台动脉瘤,3例取栓,1例血管畸形,2例开颅,1例颈动脉狭窄,20多台造影……大小60多台手术,忙累的一个月,也是体现价值被认可的一个月。”短短60多字,道不尽一名神经介入医生的酸甜苦辣。“自从神经介入被医生和患者充分信任,我从一名‘随时’待命的医生变成了‘时刻’待命的医生。”陈方树说,“必须在时间窗内赶到手术室,只要患者信任我就全力以赴。”作为一名神经介入医生,他太知道时间之于生命的意义,延误半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后果完全不同,而得到及时救治后的患者快速康复的“奇迹”,也给他带来一份专属的幸福。
  最近的幸福和感动是一位72岁患者给的。该患者患有房颤,突发右侧偏瘫、失语,可疑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由外院转入,急症取出大块栓子后血流恢复,第二天患者症状消失,能言语,右肢活动良好。患者不敢相信自己完全恢复了,反复抬起右手试探着,最后握着陈方树的手说,“太好了,我又活过来了!”那种激动和喜悦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陈方树又一次体会到了从医的幸福,“那时候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白没黑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
  陈方树曾经爱好非常广泛,摄影、滑雪、户外骑行……“随着急诊手术的增多,这些爱好都放下了。”他说,“尽管目前血管开通率几乎达到100%,手术效果显而易见,但是我们不追求做成功率最高医生,也不追求做效果最好的医生,因为那样会刻意筛选病人,而忽略虽难度大但也有希望的病人,我们要做对患者有益的医生——尽管可能做不成或效果不好而影响声誉,但只要对患者有益,只要能救患者的命我们随时准备冲上去。” 
重视传帮带
让更多患者受益

  脑内血管在人体血管中分布最为复杂,神经介入医生要熟悉大脑中每一条血管的走向、分支、分布和侧支循环,脑子里装着血管影像解剖图谱,不仅掌握操作技巧,还要对即将发生什么有预判,这是长期训练才能练就的一种悟性,短时间培训是培养不出来的。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2006-2007年陈方树赴天津市环湖医院专业进修学习神经介入,2008年在章丘区率先开展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后又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短期进修学习。他擅长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包括脑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缺血(颅内外血管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穿刺及开颅术等。2015年,在医院大力支持下,神经介入科正式成立,从此医院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正式走向微创时代。
  神经介入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也很容易被患者误解为“小手术”或没有风险。陈方树说,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神经介入手术创伤小是因为它是通过生理管腔(血管内)来治疗疾病,但在血管内操作仍然是有风险的,比如血管破裂、堵塞等,就可以引起颅内出血或脑梗死,造成严重后果。在手术级别分类中,脑血管造影被列为三级手术,一般的介入治疗是四级手术(最高级别),可见它不是小手术。神经介入医生常常需要有深厚的神经病学、神经解剖基础,还要有敏锐的影像辨别能力和熟练的导管操控能力,否则“小手术”会引起“大麻烦”。
  据了解,随着神经介入发展迅速,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显得异常迫切。近3年来,国际多个试验证明,急性缺血性脑血栓取栓治疗非常有效,使得这一方法在全国铺开。这一技术看似简单但实际风险很高,而很多机构和医生还来不及系统学习和培训,就开展这项技术。“得益于多年的动脉瘤介入治疗经验,我们能很快掌握这项技术并熟练开展。”陈方树介绍,“为了更好地传帮带,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目前团队年轻医生也在我的指导下参与手术,这对于整个学科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对患者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拯救大脑的6分钟
和6个小时

  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病症是脑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就是人们常说的脑梗死。过去脑血管疾病治疗常规采用药物及静脉溶栓治疗,如今神经介入治疗日渐成为该病领域的“后起之秀”。2018年,医院启动卒中中心建设,在完善绿色通道支持下,陈方树开展的全区第一例脑梗死颅内大血管取栓术获得成功。患者曾经是一名戏曲演员,术后意识和肢体活动完全恢复,“我又能唱戏了!”他握住陈方树的手不住地说,“如果偏瘫失语,对我来说和死了没有两样,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脑动脉瘤则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际上,脑动脉瘤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肿瘤,而是由于脑动脉壁先天性缺陷和血管腔内压力增高,在血流不断冲击下,血管壁出现了气球状隆起,因形似肿瘤,被称为动脉瘤。“动脉瘤就如同自行车车胎磨薄之后的局部鼓包,鼓包处管壁比其他地方都薄,非常容易破裂造成颅内大出血。”陈方树形象地比喻。当前,神经介入在对动脉瘤的治疗上也呈现出较强优势。通过介入栓塞,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将很细的管子放到动脉瘤内,往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从而闭塞动脉瘤,达到治疗效果,防止出血。
  大脑尽管有颅骨保护,但仍然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它对缺氧极为敏感,在完全无氧的状态下,只需短短6分钟脑部细胞就会坏死,更可怕的是,脑细胞死亡后不会再生,但如果并非完全缺氧,脑还会自发地进行一定程度代偿,这意味着,大脑进行短时代偿的这段时间就是进行治疗的重要时间窗,这个时间窗也只有短短6小时。
  时间就是大脑,这6个小时对医生、患者以及第一时间接触到病人的人而言都很重要。抢救越及时,大脑损伤就越小,患者所能取得的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发病后的每一分钟都意义重大。换言之,脑卒中急救,抢救的是生命,更是未来的生活质量。陈方树说,在临床上看到太多因就医不及时而丧失救治机会的患者,很令人惋惜。随着交通的便利,卒中中心的建设,完善脑卒中绿色通道的建起,神经介入手术的不断成熟,卒中救治的效率有效提高,而陈方树和团队在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科普上也在尽量发挥作用。
  陈方树提醒,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就应该迅速就医:肢体或者面部活动无力;无法表达和理解语言;视物模糊;行走困难、身体失去平衡;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他说,当前,介入手术已在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被公认为是一项成熟、有效的技术,他的心愿就是要用高精尖的介入技术为章丘广大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