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强化优势、攻坚市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培训中心(党校):

站在新起点,开拓发展新格局

齐鲁晚报     2019年12月30日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揭牌成立。
  一年多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培训中心(党校)围绕“建设中石化区域性、特色人才培训基地,打造石油工程培训名片”发展目标,明确“服务企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的工作思路,把握功能定位、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办学特色,着力打造拥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设施装备、一流服务质量、一流培训品牌的专业培训机构,业务种类与市场份额明显上升,重组整合的优势与活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逐渐展现出来。2019年,该中心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徐健 李艳

  四方优势力量汇聚
  一直以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该公司所属黄河钻井总公司、井下作业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分别拥有独立的培训学校,三家培训机构围绕石油工程相关业务展开资质类、专业类、管理类等多元培训,为打造胜利石油工程铁军发挥了积极作用。
  受缺少人才引进、投资力度不足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各培训学校先后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动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突破困局,改革是关键。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党委站在全局的高度推进落实中国石化改革部署,围绕“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将原属于黄河钻井总公司、井下作业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的三家培训学校重组整合,从海洋钻井公司抽调10名专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于2018年6月成立了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党校)。
  专业化重组整合以来,培训中心(党校)全员拧成一股成,咬定“建设中石化区域性、特色人才培训基地,打造石油工程培训名片”的发展目标,把准“对内服务企业、培养人才,对外开拓市场、增收创效”的职责定位,树立“打造高端培训团队,培育高端人才队伍”的治学理念,践行“政治站位高、教师素质高、办学业绩好、社会声誉好”的办学方针,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培训中心进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按照区域化整合、特色化发展、专业化服务、一体化管理,该中心从盘活资源入手,优化顶层设计,成立了石油工程、井下作业、职业技能、党建四个培训部,突出资质类培训主干地位,把石油工程技术培训部打造成中心经济增长的硬支撑,走向国际的桥头堡;突出技能提升类培训保障作用,把井下作业培训部打造成中心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实战实训的练兵场;突出党建管理类培训推升功能,把党建培训部打造成中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石油精神的播种机;构建形成以资质培训为主体、党建管理培训与技能提升培训协同并进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一年多来,他们系统推进市场运行、教学管理、培训标准、经营结算“四统一”,优化调整各业务单元定位,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推进管理融合;有重点的做好基础设施和教学装备更新改造,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多维度开展教学案例评比、精品课件展示、“十佳教师”评选,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多层次组织幸福“五一”行、劳模先进报告会、“培训中心我的家”摄影展活动,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责任共担,干事创业的校风教风,实现了当年运营、当年盈利,被评为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决胜扭亏脱困保市”先进专业经营单位和先进辅助业务单位,彰显了重组整合的优势和成果。
打造特色教学产品
  在全国油气田开发专业石油钻井工技能竞赛中,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取得团体第二,参训学员夺得1金3银1铜的好成绩;在中石化井下作业专业竞赛中,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获石油工程公司团体第一,参训学员夺得1金1铜的战绩;在中石化作业安全分析(JSA)比武决赛中,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夺得团体第一,参训学员取得1金1银1铜的成绩。
  首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石油钻井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刘承业坦言,成绩的取得,培训中心(党校)组织的赛前集训是关键,奖牌中凝结着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
  “教学质量是培训事业的生命。”培训总监张之悦认为,集中内部资源加快特色教学创新研发,开发石油工程公司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的教学体系,目的就是要打造培训特色项目,形成具有行业优势的“拳头”产品。
  专业化重组整合后,面对原单位教学内容、职责定位交叉的现状,该中心健全完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着力在意识形态、教学组织、工作标准、管理流程、职教办学等诸多方面,增强一体化运行意识,用一把尺子、一套流程、一套标准促进各单位步伐整齐划一。
  随着基础问题解决,他们又以“隐患整治”为契机,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先后引入9类模拟教学设备,为开展多样化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特种作业实操训练模拟考培系统的引进,转变了高低压电工、高处作业等专业送外培训的现状;7台模拟便携井控模拟机和一台30座多人操作井控培训模拟机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井控实操的教学体验。
  同时,该中心下苦功夫提升教学质量。在培训前期,他们要求学员每人提出3—5个难题,课前老师对难题进行分类总结,瞄准学员的需求调整教学设计,在课程中引入“情景再现”模式,全力帮助学员解疑释惑,增强教学效果。
  张之悦说,一年来,培训中心(党校)以“订单式培训、菜单式学习、场景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从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培训组织实施到培训评估的全过程项目化运作和管理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发挥优势勇闯市场
  “专业化重组整合让胜利石油工程培训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特色的形成为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创效增收注入动力。”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培训高级专家、培训中心党委委员李延庆说。
  基于细致研判市场形势,系统了解用户需求和同行业办学特色,该中心提出了“持续巩固胜利本土市场,做优做强国内外部市场,全力开拓国际高端市场”的思路。
  胜利本土市场,在巩固安全资质类培训的同时,开发了以党支部书记实战型培训为代表的党建管理类培训,以技能竞赛赛前系统培训为代表的技能提升类培训等系列课程,先后承办了“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济南炼化青年人才培训班”、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新提处级干部晋职教育培训班”等一批高端培训,新增了特种作业培训等多项资质。
  同时,培训中心(党校)还瞄准市场潜力较大地船员安全培训项目,着眼打造东营地区唯一的船员培训中心,面向海上船运行业大力开展专项培训业务。
  国内外部市场,他们以西北、西南、东北、冀东、延长五个外部市场项目部为根基,主动捕捉培训市场信息,为中石化上海局开展井控技术培训,为中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开展井控技术、硫化氢防护技术、HSSE、安全资格“四证”培训,将“四证”培训拓展到石油石化行业之外的煤层气市场,将东北局的直接作业监护培训引入到胜利本土。同时,他们挺进炼化、船舶、煤层气、页岩气、社区服务等非油领域,加强海上风电、LNG等项目培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围绕外部市场的需求,他们还积极拓展高低压电工、司索、电气焊、压力容器等特种作业资质,并将新增培训项目引入到西北、西南市场,提高了市场饱和度。在去年年底西北油田分公司组织的培训工作座谈会上,该中心西北项目部培训质量在西北工区6家培训单位中被评为第一,受到了甲方的一致肯定。
  针对国际市场实际,该中心以培训创新为驱动,把握胜利石油公司加强海外市场开拓的机遇期,努力争取海外市场内部员工及外籍员工的培训,持续增强海外培训力量。
  今年,培训中心(党校)共办班1331期,同比增加205班次,培训学员100116人次,同比增加9627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近日,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培训中心(党校)揭牌。培训中心党委书记、经理李迅表示,全体教职员工有信心有决心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全力开拓培训中心(党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