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换思路找到新出路

蘑菇撑起致富伞 棉袄缝出新商机

齐鲁晚报     2020年01月01日

  “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布局清晰,时间节点明确。2019年以来,我省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扎实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年度答卷。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岁末年初,沿着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路寻找答卷中的脱贫足迹。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岩

老刘的蘑菇棚
  2019年12月17日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找营村58岁的刘全喜就起了床,匆匆吃过早饭,老人赶到了离家不到一公里的蘑菇种植大棚。
  眼下第一茬蘑菇正上市,价格高,多干一分钟对刘全喜来说就意味着多一点收入。
  “一个大棚产四万多斤,一斤一块五六,一年下来能挣六七万块钱。”刘全喜去年种了两个大棚,仅蘑菇的收入就是十几万元。除此之外,他还种了几十亩的玉米,收入也很可观。
  别看刘全喜如今日子过得挺滋润,几年前他家可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菏泽市东明县是黄河入山东的第一个县,多年来,12万滩区群众深受黄河水患之苦。“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是滩区群众的生动写照,因房致贫是滩区贫穷的主要原因。“一到黄河汛期,就没睡过安稳觉。房子被淹了四次,后来又给俩儿子盖房,光靠种地打工哪够?债就欠了十几万。”
  2016年,刘全喜在村委会带动下学习了蘑菇种植技术,通过租赁政府的扶贫大棚,当年就收入10万元。第二年刘全喜自己投入六七万建了俩大棚,如今他的蘑菇越种越好。
  这只是菏泽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缩影。菏泽是山东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脱贫攻坚战以来,菏泽立足农业大市实际,科学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精心培育现代农业,延伸产业链,通过订单帮扶、土地流转、资产收益、股份合作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化生产经营链条。
8号村台
  “不把扶贫资金直接分掉,而是让它变成源头活水,通过‘扶贫大棚’这样的产业扶贫新方式,使贫困户彻底摆脱了等、靠、要的思想,开始主动谋划自己的小康之路。”菏泽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业带动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将会稳定脱贫不返贫、发家致富有保障。
  除此之外,扶贫车间也是菏泽市首创的扶贫模式,把扶贫车间建到村头,可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挣钱,实现多方共赢。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就业,每天收入20元至100元,增强了农民自立自强、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志气。
  项目扶贫,鼓起了农民钱袋子,田间地头、车间厂房里的变化也铸成了菏泽精准脱贫工作的口碑。2013年以来,菏泽市累计减贫170.15万人,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
  收入有了保证,更让刘全喜开心的是多年来的愿望就要实现了。紧盯黄河滩,敢打攻坚战。投入280亿元,三年完成黄河滩区60万群众迁建安居,是我省的庄严承诺,目标近在眼前。
  按照《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东明县滩区新建的25个新村,共涉及4个乡镇、148个自然村、3万余户、近12万人,计划总投资100多亿元。其中,刘全喜所在的村子将搬迁至长兴集乡8号村台。
新家,新家
  “以后再不用担惊受怕,很快就能搬进新楼房了。”前几天刘全喜刚去施工现场看了,“地基用的钢筋密密麻麻的,能抗8级地震,而且一级防水,质量挺放心。”
  离开找营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驱车直奔长兴集乡8号村台。高高的村台上,部分楼体已经封顶,技术员、建筑工人忙碌不停,紧张的施工氛围传递出争分夺秒的紧迫感。这里是首批迁建试点村台,占地面积807亩,将安置4个自然村的1302户村民。按照规划,房屋共有70平方米到210平方米十种户型,每人基本拥有35平方米的面积,社区还配有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超市、文化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
  “天字号工程”——东明县这样形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县委书记、县长共同担任指挥长,大到占地清表、围堰修筑、吹填淤沙,小到村台沙粒大小、黏度、密度分析论证,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是迁建工程满满的“含金量”。
  为保证建筑质量,东明县把新淤村台沉降时间延长了,刘全喜2020年才能搬进新家。不过,他不着急,新房子和好日子一样,稳稳地,就在他眼前。“努力多挣点钱,日子越过越满意。”刘全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也充满干劲。
沂蒙小棉袄
  曾经“四塞之固,舟车不通”的沂蒙山区,既是闻名遐迩的革命老区,也是山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脱贫攻坚,换脑筋才能有活路。
  岁末之际,订单多,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的加工车间里正忙着赶制“沂蒙小棉袄”。“这几天本来准备了与北京的民俗馆、生态园对接春节唐装产品,可是太忙,实在顾不过来。”车间负责人吴照京说,尽管去年冬天不似往年般严寒,小棉袄的热度却不减,订单多,不得不暂时搁置进京展销的计划。
  吴家楼子村有1012人,然而留在村里的只有300多人,还都是老人和孩子。偶然的机会,吴照京发现老人们手工缝制的棉袄深受市场欢迎,于是在2013年底,他辞去临沂市区的工作回村创业,招揽了一批村里的老人,做起了手工棉袄加工生意。
  从创业之初,村里75岁的商纪英老人就在这儿缝棉袄,如今的她每年能挣到5000元,加上其他收入,已经完全脱贫。像她这样的脱贫老人,这里有8人。
  据悉,吴照京公司生产的小棉袄一年可以卖3万件,年销售额600万元,带动了周边5个村的村民到厂务工,年人均增收5000元。除了卖小棉袄等手工物件外,吴照京还将当地的草莓、红薯等特色农副产品放上了网店,产生了一举多得的“互联网+扶贫”效应,通过这种模式,带动12户贫困户脱贫。
  沂蒙小棉袄的发展正步入了新的轨道。看准了国内兴起的研学游市场,吴照京将车间进行了翻新,修建了沂蒙小棉袄非遗展厅。2019年初,还委托村里的一位老木匠做了十几套纺线车。
  “设想着将非遗与研学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以原材料棉花为主的农学基地,打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手工文化培训基地。”让沂蒙小棉袄作为文化符号和名片延伸当地的特色,是吴照京下一步的计划。
高铁及时雨
  2019年11月26日,鲁南高铁的开通,为吴照京的“研学游”计划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也是沂蒙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及时雨。
  1小时通济青,3小时连京沪,作为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线路,不仅方便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的出行,加强他们与济南、青岛以及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资源交换,还将带动沿线的旅游、餐饮、购物、住宿产业。
  都说“高铁一响,黄金万两”。作为物流之都,每天有2万多辆货车从临沂驶向全国。虽处于公路货运枢纽位置,但铁路一直是临沂的短板。在鲁南高铁开通前,临沂没有任何高铁通道与外界相连。
  随着鲁南高铁开通,临沂早已迫不及待拓展高铁运输。据当地媒体报道,在高铁片区的规划中,已经预留了3平方公里、占地4800亩的高铁物流产业园区,为发展高铁物流做足了土地储备。
  高铁成为拉动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如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在接受采访时所说:“鲁南高铁的开通,将把老区人民带进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沂蒙老区生态良好、民俗浓郁,地方产品很有特色。下一步,文化旅游、农副产品、民俗产品销售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对老区脱贫攻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名老区群众掉队,鲁南高铁正是革命老区人民的一条“小康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