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释红利,全面注册制正在路上

而立之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正构建更成熟更定型的制度体系

齐鲁晚报     2020年01月01日

  2019年12月31日,随着A股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沪指年涨幅22.30%,为近5年的最佳表现。深成指年涨幅44.08%,创近10年最大年涨幅。值此新旧交替之际,盘点和展望资本市场,科创板已扬帆起航,全面注册制正在路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监管趋严”“刚兑退场”成为新的关键词。
  在刚刚到来的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而立之年,在这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推动下,整个资本市场回暖可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頔

反复拉锯3000点
深化改革仍是主线

  在经历了2018年一整年的低迷后,股市终于在2019年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行情。1—4月,上证指数从2500点之下起步,一度上涨到了3288点,最大涨幅超30%。
  正当很多投资者认为“牛市来了”的时候,股市的调整便开始了。从4月下旬开始,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GDP增速放缓、人民币兑美元破7等因素影响,股市自高点回落,并在3000点附近反复拉锯,回吐了前4个月近半数的涨幅。
  虽然年末的行情不尽如人意,但毕竟2019年的股市还是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赚钱效应,从几只爆款基金的成功发行来看,投资者对股市的未来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回顾2019年的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是核心主线。
  2019年以来,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并实现平稳运行;沪伦通、中日ETF互通相继开通,各大国际主要指数相继将A股纳入或扩大纳入范围,双向开放不断推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行动的展开,多元化、常态化的退市机制的实施、并购重组制度的优化、分拆上市规则的落地,都正在不断优化A股市场的存量结构。
  下半年,一系列回暖的信号陆续出现。2019年12月28日,《证券法》大修通过,2020年3月就将生效,不仅更保护投资者更严惩违法者,同时施行26年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也将在新的一年挥别国内资本市场,这也预示着,审核公司上市的权力下放到沪深两大交易所,国内发行制度也将分步全面实现注册制。
  展望2020年,资本市场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化,制度红利也会不断释放。
  第一方面是完善市场的基础制度。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包括了信息披露制度、发行及退出机制、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我国要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第二方面是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推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拆分上市等制度安排,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第三方面则是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平稳运行了一段时间,创业板、新三板将稳步推进改革。
资管新规新江湖
净值型理财站稳C位

  在过去的2019年,投资理财领域可以说是让人目不暇接,比特币、基金、股票、保险、贵金属等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很是热闹。在P2P接连爆雷的暴风雨过后,监管趋严、刚兑退场、多元配置等新趋势也愈加清晰起来,理财风向也随之悄然转变。
  2020年是理财市场非常特殊的一年,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将在2020年底结束,这是贯穿全年资管行业最重要的事情,资管新规细则的出台引发整个行业新一轮的跑马圈地,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和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成为新的战略要地。
  银行理财产品是很多人稳健理财的首选,2019年资产管理新规进一步影响行业,彻底打破了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年初时,年化收益率还能维持在4.5%左右,到了年末,4%年化收益率的产品都已经不多,就连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也成了抢手货,很多银行全年的额度都已用完。
  按照新规要求,所有资管产品都需要转为净值型产品。对从事资产管理的机构而言,过去两年基本上都是筹备阶段,考虑到系统开发、管理经验和客户接受度的问题,净值型产品发行得并不多,而为了在2020年底达标,全年将主推净值型理财产品,可以说站稳了理财市场的C位。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与开放式基金类似,投资者购买产品前无法预知产品实际收益率,而是根据产品实际投资运作情况定期在产品开放申购或赎回日公布产品净值,投资盈亏由投资者自负。
  简单来说,假设用户购买时产品的净值为1,则到了下一个开放日,如果产品净值变为1.2,则用户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净值变为0.9,则收益为0.9-1=-0.1,也就是亏损0.1。银行会根据签署的协议书,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净值,用户可以进行净值查询。
  对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今后不再有预期报价型的理财,即使是过去最受欢迎的银行理财,投资期内也可能会有净值的波动,投资回报就完全依赖投资组合中资产价格的变动了。
展望投资风向
多元配置愈加清晰

  2019年12月23日,首个股指期权——沪深300股指期权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同日沪深300ETF期权也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日上市,这是中国股票衍生品市场2015年来的首度扩容。这似乎也预示着中证500股指期货的指日可待,两者的组合可以极大程度地复制整个A股走势。
  展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股票相关衍生产品推出,帮助投资者灵活调整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结构,丰富交易策略。由于个股的机会比较难把握,投资者以投资基金的方式参与股市投资更加稳健一些。首选的基金品种是投资成本最低的ET指数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如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创业板ETF等,也可以选择行业ETF,如银行ETF、医药ETF、房地产ETF、消费ETF等。投资者买卖一只ETF,就等同于买卖了它所跟踪的指数,可取得与该指数基本一致的收益,兼具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特色。
  在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方面,虽然收益率相对浮动,但银行还是会给出“当前业绩比较基准”,作为预期收益率的一个替代参考。如果你是一名保守型投资者,净值型理财产品还是非常适合的一类产品,只不过你需要把心理预期降低一些,要接受到期收益率低于4%的现实。尽管产品发生了改变,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多数仍然属于低风险产品。
  如果无法忍受净值型产品的风险,还可以选择大额存单作为替代品,收益虽然低一些,但绝对不会出现亏损。2.3%至4.2%之间的年化收益率,是理财保守型投资者投资不错的选择。
  另外,随着我国理财市场的多元发展,债券产品逐渐成了个人投资的基本配置。
  相较于股票或者其他资产类别,债券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直接相关,具体而言,短期限债券利率看资金面、中长期限债券利率看经济基本面,而信用债就需要具体分析发债企业的偿债能力。
  2020年上半年,经济可能企稳,通胀数据比较高,央行货币政策不会明显宽松,所以上半年债券有一定的利率风险。业内更加看好2020年下半年债券市场的机会,预期下半年通胀会逐步回落。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申购基金公司发行的公募基金(如纯债基金、二级债基、混合基金等),由专业的投资者代替自己进行债券投资。目前来看债券基金净值波动比理财产品更大,当然收益空间一般来说,也比理财产品更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