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曾庆存:

他让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

齐鲁晚报     2020年01月11日

  在科学界,曾庆存成名很早。25岁破解世界级气象难题,为如今的天气预报技术奠定基础;44岁“够格”领取国家津贴,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同在第一档”;45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出了科学界,听说过曾庆存的人不多。一次到北京友谊宾馆参加国际会议,车门打开,先出来一顶破草帽。门童悄声向同车者打听,听到“国际著名科学家”时,大吃一惊。
  1935年出生的曾庆存,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6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气象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全球做出杰出贡献,还获得了全球气象界最高荣誉奖——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奖。
  1952年,曾庆存考取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气象学。1957年,他考取公派苏联留学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基别尔,并于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
  曾庆存的学术贡献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代表,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大闹天宫”。世界气象组织将数值天气预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展之一,《自然》杂志则盛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上世纪60年代,曾庆存首创“半隐式差分法”,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求解原始方程作数值预报,并发展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理论,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时至今日,较准确的定量数值天气预报能及时预测气象灾害,对于防灾、减灾、救灾,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在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已经实现了多个登陆我国台风的零死亡,极大地保护了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