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惯例,人社服务“首问负责”“默认可办”

济宁人社九大创新送来更多实惠

齐鲁晚报     2020年01月11日

2020年1月11日 星期六 编辑:贾凌煜 组版:李腾 校对:李岩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B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徐文锋
  2019年,在济宁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人社局按照“守住底线、创新突破、打造亮点”的总体思路,坚持“首问负责”“默认可办”服务理念,坚守“厚生 礼贤 尚德 崇廉”的文化理念,打破遇事循惯例、抠文件的思维和行事模式,对标先进、精准发力,全市人社事业整体工作跃升、多个领域创新突破。
  全国试点(1个):
◎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试点市(全国8个、全省唯一)
全省试点(3个):
◎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试点市(全省唯一)
◎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模式试点市(全省唯一)
◎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市
  ◎省人社厅发文推广济宁组建技工教育集团做法
◎推荐汶上县人社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优质服务窗口”
◎推荐济宁供电公司入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济宁市“零的突破”
◎推荐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山东博特精工股份公司入选“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入选数量居全省第3位
◎推荐4个县(市、区)、6个街道入围省级创业型城市、街道,分项、总量均居全省首位
◎争取省级就业补助资金1.27亿元,全省第3位
◎在全国全省人社系统工作会议上,9次典型发言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施事业单位“优才计划”
创新校园招聘模式
  全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挂牌成立
  积极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探索组建技工教育集团,首批19所技工院校、129家企业加入,让企业实质性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办学决策,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省人社厅列入重点工作推动,在全省发文推广,《新华网》《中国劳动保障报》等7家媒体联合采访报道。
  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量质双突破
  打破传统招聘方式,创新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简称“优才计划”),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111人。
  不设笔试环节,取消报名比例限制面试更加灵活,不限定结构化面试增加选择机会,变过去“一年一招”为“一年多招”结果“一考多用”,超过合格线未聘用人员,可调剂安置设立“人才编制蓄水池”,超编可统筹解决。
  实行“专场招聘”量身定制
  改变过去大呼隆、“一窝蜂”招聘,采取小分队、一对一方式,为企业定制招聘线路,精准开展“项目专场”“行业专场”“企业专场”校园招聘,共组织500余家用人单位举办了儒学人才专场、如意集团纺织服装专场、信息产业专场等23场招聘活动,引进高校毕业生2577人。
创新校地人才合作模式
全省率先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 
全省率先打出稳就业“组合拳” 
  清华大学济宁实践基地跻身全国三强
  山东省与清华大学战略合作结出硕果,2019年,全国231家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综合排名,济宁基地被授予最高星级“五星基地”称号(全国仅3家)。
  在清华大学设立“济宁英才奖学金”,是全省首批2个城市之一,有效提升了济宁在清华大学的引才影响力、吸引力。
  成为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作为省唯一一家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试点市,率先出台《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管理办法》,启动合伙人招募,着力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目前,已招募合伙人105名,引入项目63个,落地或协议资金2.72亿元。等闲谷艺术粮仓、泗水三淼木耳种植合作社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已初见成效,乡村振兴合伙人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提前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在全省率先推出“六扩大”“五暂缓”“三提高”“两延长”等17条稳就业措施,10项考核指标有7项居全省前3位,提前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底线。

建立“根治欠薪”常态化机制
实施质效服务提升行动
党建“红心”引领业务“匠心”
  相关做法被人社部推广
  率先启动农民工工资“无欠薪市”创建,市、县两级人社部门69名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包保项目工地421个,变过去“运动式”检查为“常态化”督导,做法被省人社厅推荐至人社部门户网站刊发推广。
  擦亮“温暖人社”服务品牌
 □推行“无证明”经办服务,群众办事“一身轻”。
 □“群众办事、党员陪跑”,群众办事“更舒心”。
 □人社政务进村居,群众办事“不出村”。
 □聘任“人社服务体验师”,主动邀请群众“吐槽监督”。
  党建与业务实现深度融合
  局属人才服务中心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局机关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制定完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党建考核“一般”及以下等次的党支部,所涉及科室及其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均不能定为“优秀”等次。
  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党建活动,策划推出“主动认领任务,携手乡村振兴”“精品微党课评选”等特色党建活动,切实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
  率先出台《支持配合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工作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见》,使党员干部习惯于在监督下工作、生活,让主动接受监督成为自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