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助力

齐鲁晚报     2020年01月19日

  聚力流程再造,培育优化“少高优强”营商环境。重点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两个方面狠下功夫,推动服务理念、制度机制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全面减权放权授权。在放权方面,除重大敏感事项外,省级权力事项全面下放济青烟,逐步扩展至其他13市实施。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府”。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省级事项下放济青烟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府”
  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
  全面减权放权授权。坚持“应放尽放、减无可减、放无可放”,在放权方面,除重大敏感事项外,省级权力事项全面下放济青烟,逐步扩展至其他13市实施。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推进审批权限扁平化。根据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功能区用权需求,实施精准定向赋权,做到“区内事区内办”。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数聚赋能”行动,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大厅“一窗受理”、民生服务“一链办理”,面向企业和群众分别再推出50项主题式服务。优化“爱山东”APP服务,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府”。
  强化公平公正监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非请勿扰”诚信管理机制。推动出台《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开展优化法治环境专项行动,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各类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更加充沛,做到“办事不求人、便捷又高效、结果可预期”。
引导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企业跟踪服务平台和联动工作体系,健全重点行业企业“一对一”双向联系服务机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小升规”企业4000家。打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组合拳”,推出首贷培植、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基金、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纾困基金、银税互动等六项重点举措,探索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小微金融组织体系、直接融资促进体系等四大政策体系,与“金安工程”风险防控协同发力,疏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坚决有力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确保年底前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弘扬企业家精神,尊重、激励、保护、服务、关爱、培养企业家,引导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打造“百年老店”。
实施“品质鲁药”建设工程 强化最严监管 强化风险防控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品质鲁药”建设工程。
  记者从山东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将全面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强化最严监管,强化风险防控,实施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为释放医药发展新动能,促进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12月,《“品质鲁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对山东药品质量安全、品牌培育管理等提出目标要求。
  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山东在推进“品质鲁药”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方面,2019年我省新获批药品注册文号53个,其中,齐鲁制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是国内首个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积极搭建“双招双引”平台方面,召开了有2100余人、600多家知名药企和科研机构参加的“中国医药创新发展大会”,推动园区、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省政协委员、丰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希强表示,实施“品质鲁药”建设要首抓质量。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另一方面,真正做好药品质量还是要靠企业,不仅要完全按照国家质量规范要求去完成生产,还应升级制药设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如意
2019年助力发展成绩单
  ◎超前谋划、精准实施“六稳”30条、稳就业20条、稳外资21条、稳外贸25条、拓展消费市场12条、支持数字经济发展19条、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25条
  ◎全年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免税费1500亿元以上,督导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362亿元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上线运行,省级1209项事项全程网办,1797项“最多跑一次”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总量超过1000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16.8万户、增长29%,总量和增幅连创新高
2020年政府这样干
  ◎全面减权放权授权,除重大敏感事项外,省级权力事项全面下放济青烟,逐步扩展至其他13市实施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面向企业和群众分别再推出50项主题式服务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小升规”企业4000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