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装到防护服

山东舒朗复工,四天实现转产

齐鲁晚报     2020年02月17日
  工人正在给防护服贴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晓丹 摄
  舒朗集团生产的防护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晓丹 摄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生交织时,企业要面临生产的困难、资金的困难和其它不可预期的困难。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山东舒朗集团不但稳定复工复产,还进行了转产。从成立舒朗医疗公司,到首批民用防护服缝合下线,仅仅用了4天时间。
  成立新公司、建立专业车间、产品检测……短短数天是如何做到的?山东舒朗集团给出了答案!
  一名普通女工的
非常8公里

  13日5点不到,于琳就起床了,洗漱、做饭、吃饭,6点准时出门。
  ”7点30分前必须赶到公司。”她的居住地距离山东舒朗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实际上并不算太远,约8公里,但为了做好自己的防护,排除一切感染的可能,她连公交车也不坐了,每天步行上班。“非常时期我们就要用非常办法。”
  于琳在舒朗工作了七年半,对公司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听说提前复工,大家都充满了干劲。”  4日接到通知,5日做好准备,6日复工。“第一天感觉就像去打一场战役一样,全国人民都关注着,我成为后勤保障部门的一名参战人员,走在路上特别兴奋!”
  在公司门口,每天都有八九个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手持额温枪对进入园区的人员逐个检测体温。另有四五个工作人员专门对首次回到工作岗位的员工引导登记,确保进入园区的人员身体无异样,符合企业复工标准。
  公司经理刘姗姗介绍,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舒朗集团已有970余人到岗,复工的人数比例达到总员工数的90%。舒朗集团的工人80%来自于烟台当地,50%系山东人,复工工人经过体温测量无异常后方可进入园区,穿戴齐全防护服、口罩、鞋套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而舒朗集团余下的5%外来人口,则在抵烟之后在家隔离,没有复工。
“摘下口罩吃饭,
戴上口罩工作”

  和于琳相比,40岁的李喜娜复工的时间更早一些。她2日接到了随时复工的通知,4日就和其他一百多名同事走向一线岗位,成为公司第一批复工的员工。
  13日8点,生产车间二十余名工人在专设的更衣室消毒后,换好防护服,调整好口罩,穿好鞋套,经过两次严密的风淋之后,正式进入车间开始工作,整个车间满是机器运作声。李修明厂长介绍,目前工人的工作时间都很长,很多都是从早上开始一直工作到夜深。
  此时,李喜娜刚经历了连续25个小时的工作。李喜娜说,现在大家都以厂为家,她们两班倒,机器24小时不停,吃住都在厂子里。“现在的要求比做时装更严,大家的工作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可以说每件防护服都有我们的感情在里面。”
  公司则准备了丰盛的餐食来犒劳员工。公司专门召开了多次后勤保障会议,大到营养餐配比,小到米面油葱姜蒜都做了细致的安排。
  公司对食堂的设备进行了无菌消毒,坚持每日对人员进行梳理排查,监控体温情况。公司将就餐时间分成四个时间段,错峰用餐,餐桌采用单人制小饭桌,保证大家用餐时的间隔距离在两米以上,鼓励有宿舍的员工将盒饭拿回宿舍食用,严禁两人面对面用餐、两人合打饭菜。
  “现在我们是摘下口罩吃饭,
戴上口罩就工作,就干这两件事!”李喜娜说道。12点是午餐时间,食堂却异常空旷,只有几人在吃饭,而且相距都比较远,而大部分员工都在其他安全的地方就餐。
采取渐进式
分批次复工方式

  在李喜娜和同事们准备投入工作的同一时间,公司的管理层已连续奋战了四个昼夜,准备防控物资,购买设备、原材料,制订生产计划,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做预判,为复工需要报送材料,掌握每名员工的身体状况……
  全面复工之前,舒朗公司就成立了专门的防控队伍,紧急采购储备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对公司的员工进行了防疫消毒培训,并对厂房、车间、园区以及食堂进行了消毒处理。
  2月3日,公司人力资源部接到生产防护服的指示后,立即通知各分厂准备复工,同时提报可以复工人员名单、身体状况报告,同步报烟台经济开发区经发局申请复工。2月4日,在人员状况、防护措施等合格后,经开发区经发局颁发书面复工证明正式复工。
  公司采取渐进式分批次复工。首先是管理层到岗;接着是第一批工人,这批工人以公司知根知底且家住公司附近的为主;接下来还是以烟台本地工人为主,扩大半径,从5日开始每天增加复工人数。
  随着员工逐渐上岗,公司产量不断增加,形成了良性循环,以老带新,先复工的带后复工的。“刚生产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但是随着工作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就需要更多工人,正好这个过程中工人也在不断增加。”
  2月10日全面复工后,舒朗公司为每位工作人员分发了防护用品,每日都要对员工进行至少两次体温检测,一旦超过37.3℃便要求回家隔离。
四天完成了
防护服转产

  从生产时装快速转为生产医用防护服,公司生产线经历了较大的跨越,克服了诸多难点。比如,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对厂房的标准要求很高,传统车间显然不符合规定。
  舒朗集团董事长吴健民告诉记者,公司的难点被快速报送到了烟台开发区管委会,管委会党委及时调整区内医药企业的生产车间,将医药车间转给舒朗生产无菌型医用防护服。 
  审批过程中,省市和开发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帮助舒朗严守国标进行产品研发,同时派专家组来指导舒朗快速完成医用级防护服的样品送检工作。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市场管理局、医药局也派专家组到烟台指导工作,在防疫的关键时期,为舒朗公司开辟了防疫物资生产绿色通道,确保了公司医用防护服的有序生产。
  作为国内知名时装企业,舒朗集团果断转产,从成立舒朗医疗公司,到首批民用防护服缝合下线,仅仅用了4天时间。
  1月31日,吴健民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决定生产防护服。
  2月1日,连夜赶制防护服样衣,同时向烟台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申请成立舒朗医疗公司,开发区行政审批局连夜开展工作。
  2月2日,烟台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烟台市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为减少与企业见面,告知舒朗公司通过自助终端打印了营业执照正副本,舒朗公司工作人员拿到执照用时十六分钟。
  2月3日,报批《医疗器械应急审批表》。
  2月4日,首批民用级防护服缝合下线。
管理层下沉一线
扁平化管理提效

  舒朗医疗公司快速落地实现生产,并非偶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烟台开发区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八项措施,明确规定组建企业帮扶应急协调小组,建立企业帮扶快速响应机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原料、用工、物流、资金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
  同时,烟台开发区财政金融局第一时间协调恒丰银行与舒朗医疗公司进行了对接,仅用了1天时间就走完了全部流程,2月6日,为企业提供2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先行投放的1000万元将专项用于企业购买生产防护服所需原材料,为企业释放产能提供助力。
  舒朗集团生产厂长那杰说,“一边防疫,一边解决生产问题,这是集团的基本策略”。
  这位连续奋战在生产一线7天的厂长,眼圈有些发红。“防疫大背景下,我们对员工的管理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的管理层全部下沉到生产一线,公司进行扁平化管理,不用层层汇报工作,重要节点的工作直接汇报到董事长处,便于快速作出决判和部署。”
  在生产过程中,公司曾遇到一个卡脖子的难题,就是胶条机的产能有限,防护服胶条缺乏的问题。据吴健民介绍,舒朗转产的时候,第一时间启动了全球供应链的响应,德国、韩国、日本等很多国家的设备商给舒朗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资讯。
  “这台设备就是从德国法兰克福紧急空运过来的。”在生产车间,吴健民向记者介绍了一台新设备。“它解决了目前国内生产防护服的三大工序的瓶颈问题,目前国内生产防护服是通过包缝、缝制、压胶条三道工序,而这台超声波黏合机可以三合一,一次完成,这个机器做好的防护服可以达到德国标准,目前物理检测、外观检测都非常好,现在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对我们送检的产品进行检测,一旦质检符合国家标准,我们将大量使用这样的机器来替代目前的传统工艺,将提高效率两倍以上。”
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朱贵银 李雯娅 杜晓丹 李晓东
主图/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朱贵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