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基层疫情防控“神经末梢”

市中区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战疫

齐鲁晚报     2020年02月17日
  2月15日,高速公路市中收费站,市中区联合值班人员全天候认真把关,确保入济车辆和人员符合防疫要求。(市中区供图)
  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到辖区商场查看疫情防控工作。(市中区供图)
  这场防疫战中,在市中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市中区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积极响应动员,紧急进入战时状态,闻令而动、群策群力、全员配合,形成全区“一盘棋”的抗疫大格局,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筑起的防疫“铜墙铁壁”愈发坚实有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于悦
通讯员 李猛

科学防控守住南大门
筑牢安全防疫第一线

  “您好,请把车开到旁边,配合我们量下体温,谢谢。”“您好,请出示下驾驶证、身份证,配合检查,谢谢。”市中高速收费站外广场,车流不息,随处可见的是穿梭在车流中执勤人员坚守的身影,口罩遮住了他们的脸庞,挡不住他们眼里必胜的决心。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众志成城抗疫情,市中区委区政府优化防控措施,健全科学防控体系,压紧责任、细化分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源头进行管控,筑牢安全防疫第一线。
  以高速口防控为例,市中区现有党家高速收费站、兴隆高速收费站、十六里河高速收费站。正值春运期间,流动人员较多,人员车辆分布情况十分复杂,高速路口是否能把好疫情防控关,对疫情防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地方,三班执勤人员轮岗,确保24小时无缝隙检查。每班精心安排值守人员,定岗定责,每班50人左右,分为五组,分别负责:引导车辆、测温和政策咨询;车内人员信息查询、分类;人员告知、登记、二次测温、消杀、物资保障;交通管控、信息核实、车辆轨迹查询;安全秩序维护和保障;收费站正常工作流程运转。专班负责人根据值班情况随机调配,未上岗人员原地休息,随时准备应急,确保24小时无缝隙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市中区通过系列科学防疫体系,在泉城南大门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网络安全。
织密防疫终端网格
全民参与群防群治

  疫情发生后,七里山街道老兵党支部主动请缨,18名退役士兵党员下沉到辖区终端网格防控一线,坚守在辖区4个主要道路路口、5个小区出入口,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排查,严防“外来输入”。
  居民的安全感,来源于市中区“防疫网格”筑起的联防联控第一道防线。在“五个一”网格化工作推进机制的推动下,市中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抢抓时间、不漏一户,确保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此基础上,按照每100-200户划分1个终端网格,细化建立3172个疫情防控终端网格,为每个终端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统一编号并发放工作证,作为宣传发动、入户摸排、消杀防护的中坚力量,无缝对接辖区每一个社区、每一座楼栋、每一个单元、每一位居民,确保各级网格高效运行,防控工作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
  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战役,群众是面对新冠肺炎的主体,也是应对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市中区将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纳入网格,由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单兵作战”转变为与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合成作战”。他们用脚步丈量网格,用责任守护平安,入门入户排查人口信息,保证流动人口返济情况明、底子清,激活基层疫情防控“神经末梢”。
  市中区各机关党组织选派1000多名党员志愿者组建第一批“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突击队员,赴包挂的17个街道,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市中区委组织部面向全区招募100名“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应急突击队队员,战斗在最前沿、挺立在第一线。
  千名党员志愿者挺身而出,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采取最有力举措、执行最严格要求,到社区、到街道、高速公路口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与街道和社区等防控一线人员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加强人员排查,确保做到“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
应对返程高峰
24小时值班“地接”

  “天气这么冷又下着雨,你们守在这太辛苦了。”2月14日,济南雨雪交加。市中区一位居民的话语,让坚守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的党员、志愿者倍感温暖。
  为做好疫情源头防控,信息登记不落下一车、一人,返济人员与社区无缝对接。连日来,市中区安排工作专班进驻各火车站、飞机场,严格落实“召集、引导、上车、测温、登记,中转站移交相关街镇送至社区(村居)并落实相关监观处置责任”流程,实现乘客随来随走,全力应对返程高峰,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有了这些24小时值班的“地接”,前往市中区的旅客一下火车就有人引导登记,随后统一乘公交车到达山东省体育中心中转站,再交由各目的地街道办事处接回家。并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观察。
  在大明湖火车站,党员突击队的张文东、陈丕刚、朱峰给自己的小组起了个名字叫做“防疫三剑客”,他们来自城管局的不同岗位,因为任务调整,中间短暂休息后,每个人都已经连续两天在岗了。“咱穿着防护服怕啥,领导都在一线,咱是党员更不能落后。”张文东这样说。
  在省体育中心分流点,市中生态环境分局党员张乐深夜十一点冒雪将一批铁路入济旅客引导带领过来,与站点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后,顾不上擦拭脸上的冰雪又踏上了迎接下一批旅客的回程大巴上,整夜坚守,直到清晨。
  “现在我们自创了一个工作方法,就是人员登记后把身份证先放在我们这里,因为到了出站口各区都带人出来,我们为了怕漏带人,就拿着身份证统一引导旅客乘车,到了地方再逐一返还。这些旅客也都很配合,疫情面前,大家心都很齐。”在济南市火车站,市中区城市管理局突击队队员闫舜说。
防疫复工两不误
企业有难题一呼即应

  疫情期间,背负稳定物资生产和保障民生重担的企业,遭遇资金短缺问题怎么办?
  2月15日,市中区召开“应对疫情 共渡难关”政银企对接会,送来专项贷款额度、优惠利率等多项金融政策,缓解企业燃眉之急。
  在了解到山东电力设备公司在原材料采购、进口及成品出口方面存在物流障碍后,市中区委书记韩永军要求,服务保障企业复工专班人员必须掌握省际、省内物流运输政策并采取灵活方式进行宣传,要靠上盯紧,全面动员、认真做好帮扶指导工作,采取发散性思维,积极协调不同线路及运输方式,必要时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并由其帮助协调解决,确保企业运转流畅。
  韩永军表示,区委、区政府要积极为企业及银行搭建合作平台,相关部门要做好后续服务,坚持“一企一策”,创新方式方法。要以点带面,通过此次参会企业所反映的问题来了解掌握全区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对共性问题解决措施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进行宣传引导,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当好“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共同迎接春暖花开。
  复工有难题,市中区一呼即应。连日来,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顺利开展,市中区实行24小时复工复产咨询值班制度,增设4名专职工作人员全天候保持通信畅通,全体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工作群、邮箱邮件对提交复工申请的企业进行分发、审核、办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
  “企业安心抓生产,市中全力搞服务”。一直以来,市中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持续优化服务企业工作,用心秉承和践行“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积极主动、尽心竭力、精准高效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统筹做好互联网企业出海和实体经济企业产品出口支持引导、服务保障等工作,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着力解决企业难题,为企业孕育了高质量发展沃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