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你我都是践行者

齐鲁晚报     2020年03月17日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编辑:姬生辉 组版:李腾 校对:周惠娇
B03
  自2月10日以来,我省“空中课堂”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作为特殊时段的一种授课方式,线上教学对学校、家庭来说可谓一种全新的探索。其在架起家校共育连心桥的同时,也对学校和家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空中课堂”,让孩子们在延期开学期间进行有益、有效的学习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线上教学开展之前,济宁各中小学都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和丰富的课程。在课程的制定上,各学校采取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生动有趣的授课形式,将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经典故事里,很好地达到了乐教乐学的目的。除此之外,多所学校还依托自身的特色亮点,开展了校本课程教育。譬如,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开展了成长礼仪教育,济宁市第七中学开设系列亲子教育课,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开通了“线上心理辅导课堂”,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第一小学邀请优秀学生家长作线上分享……
  不可否认,因时间、空间等因素,不少家长为孩子居家期间线上学习的效率有些担忧。对此,记者要与广大家长分享一位家长的故事。延期开学以来,李女士虽然工作繁忙,但她总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学习、与老师交流教育心得,同时还和孩子一起看《诗词大会》、共读一本书、共同运动和做午餐……他们的假期生活可谓精彩纷呈。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她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亲子关系不仅更为融洽,孩子的学习状态也很好。“只要我们想,总会挤出时间陪伴孩子。”李女士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
  如何达到家校共育的最佳效果?记者认为,这首先离不开学校和老师们的引领,但同样需要家长们科学、有力的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学校、家庭两大平台密切链接,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一起助力。
  本报记者 姬生辉
精 彩 班会课
乐教乐学,同心战“疫”润成长 济宁市北湖小学“停课不停学”
  延期开学期间,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体老师积极开发各种类型的课程,利用网络直播等形式带领学生在家学习。学校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王丹从心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给全校学生直播了主题班会课。这不仅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更深刻懂得要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张曼
就这样,温暖了每一个人
  □ 济宁市第一中学高二(1)班 姜博文
  2020年3月4日,武汉的一名101岁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了。他布满皱纹、染尽风霜的双手,颤抖地拄着手杖,坚定地走出病房。他说:“家里还有一位92岁的老伴儿要照顾”。此情此景,令无数人动容。
  熟人间的心心相印是温暖的。病房里,一个20多岁的少女,病情未愈,申请转院到专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因为那里有她90多岁患重症的外婆,她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照顾,她说:“那是我的家人,我必须去。”病房外,子女给身在抗疫前线的父母写家书,一句“加油,等您凯旋”,既是对他们健康的关心,更是最真挚的祝福与牵挂。这一份份关怀为每个人都织了一张“网”,有热量,有温度。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温暖了每一个人。
  陌生人之间无声的关怀、无言的奉献也是温暖的。一名年轻的医生推着年迈的患者拍CT的途中,驻足在院子里,陪老人看了一场久违的日落,金黄的阳光、温柔的夕阳,哪怕只有片刻,这份人文关怀,也足够感人、足够暖心。其实,作为白衣天使,他们并不认识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但他们早已在心里把患者当成了至亲。这一次次帮助,告诉每个人“你在被关心着”。
  如果说每一份温暖像一束光,那么全社会的温暖就像冬日的太阳。也许是前线的医生收到了家书,泪流满面又重新充满干劲的回到工作岗位;也许是学生收到老师的信,充满信心,高质量、高效率地过完这个最漫长的寒假,更悄悄立下了一个报效国家的志向。也许一束光不够,但无数束光,就可以凝成一个温暖的太阳,可以温暖每一个人,温暖世间的每个角落。
  我们需要一个温暖的社会,我们每个人而言,温暖冬天首先要有直面“寒冬”的勇气与毅力,其次做一个“追光者”,用积极善良的眼光审视世界,尊重助人为乐的人。青年学子们,让我们发出一束温暖的光吧,理解他人的感受,送上帮助与关怀;融化冰雪,扫除阴霾,播撒阳光的芬芳与温暖。
  《追风筝的人》里有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让社会像家一样温暖,岸芷汀兰,阳光正灿烂。也许,就这样,一点一点,一遍一遍,温暖了整个冬天!
  本报济宁3月16日讯(记者 姬生辉) 延期开学期间,济宁市北湖小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在学校党支部及教导处的领导下,教师们以最饱满的状态有条不紊第开展线上教学,密切家校沟通,齐心协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差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济宁市北湖小学实行“一级一方案,一班一计划”。每天的学案课程在前一天的下午5:00前发送至班级群,以保证学生能提前获得自学学案。学生每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综合实践活动等,并按老师要求展示在班级群里,老师也会及时反馈自学情况并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学校结合家长陆续返工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实施方案,将每天的固定时间和内容的学习,调整为固定内容、自选内容和亲子内容的学习,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自己制定每日的学习安排表,方便家长灵活安排时间。固定内容有“美文诵读”“眼保健操”“广播体操”“语文预习”“数学预习”“英语预习”“在线答疑”等;自选内容有“故事大王”“手工制作”“丹青妙手”“器乐练习”“学做家务”“运动达人”等;亲子内容则由家长和同学们自主安排,包括“亲子共读”“新闻时间”“影视欣赏”“家庭游戏”等内容。
  在学习内容上,以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为主,广大教师积极调度学生学习情况。学校组织各年级主任进行了阶段性的学生学习情况汇总研讨,确定了下一步的“停课不停学”思路,既要从细把握,又要丰富多彩、宽严有度。音、体、美学科也同时进行了辅导,开展了系列活动。同心战“疫”,童谣助力;同心战“疫”,致敬英雄;同心战“疫”,以笔为“枪”……科学合理的措施,周全的安排、新颖多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针对一些贫困学生家庭,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又该怎么做到“停课不停学”呢?学校为了保证每个孩子不掉队,不仅制定了班级、学科计划,还专门针对这些孩子制定了“一生一计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