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过硬技术掌控“生命方舟”

——荣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120团队抗疫工作纪实

齐鲁晚报     2020年03月17日
  2月11日晚上8点40分,荣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到第二天前往威海市胸科医院转运患者的指令。王学栋主任、赵芹护士长赶紧与科室人员联系,确定转运医生、护士、司机后,迅速建立了微信群,反复强调转运需注意事项。赵芹护士长还马上联系商店老板,预约第二天早上6点前去购买纸尿裤。2月12日早上6点,原俊玲医生、陈鑫护士和司机王彦杰便赶来医院,做好各项准备。临行前,王主任和赵护士长反复检查他们的防护服穿戴,确定万无一失后,即刻奔赴征程。当天下午2点,顺利完成转运任务返回荣成。
  这只是急诊科执行转运任务的一个场景。疫情发生后,荣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承担了全市需进一步检查或隔离患者的接诊转运工作。每次接到任务,王学栋主任和赵芹护士长都会为出征的同事们准备好相关物品,细心检查做好防护工作。每次转运患者归来,护士长带头进入负压救护车进行消毒清洁,每次3遍消杀流程,一丝不苟,坚决杜绝感染可能。
  为增强科室人员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每次出诊安全,王主任自己准备培训课件,反复组织对科室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应急演练,手把手地教。赵护士长将防护知识、穿脱防护服流程、消杀操作等打印剪裁成小册,让每位司机带在身上,方便随时学习,司机个个培训成了“院感员”。最年长的一位司机徐庆福已经54岁了,别看年纪不小,学习起来却最认真,执行任务也从不落后,他还自己总结出处置流程“消、拖、消,勾内不碰外”的操作准则。司机王彦杰每逢重要任务第一时间冲上去,面对危险和困难从没有半点犹豫,多次出色完成转运任务。
  救护车内的方寸空间,是摆渡生命的“方舟”。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医务人员每天都要清点补充负压救护车及普通救护车上的急救物资,检测生命支持类仪器性能,做好工作区域的清洁消毒,确保危急时刻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在1月25日至2月25日一个月的时间里,荣成市人民医院急诊120共出车100余趟,接诊转运发热患者100余人次。
  当前荣成20多家企业已陆续复工,荣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被指定负责发热工人的接诊转运以及咽拭子标本转运工作。按照要求,科室重新修订了司机护士配合标本转运细则,在全科进行培训,确保采集的标本能够快速安全送达检测地点,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抗疫期间,急诊120不仅要负责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的转运,还要兼固常规120出诊工作。每一次救护车疾驰而过,都承载着抗疫的责任与使命;每一次鸣笛声响起,都是一次生命的召唤。荣医急诊120团队时刻坚守在生命的转运线上,在一次次平凡却又光荣的转运征途中,守卫生命、与疫情赛跑。        (李煜)
  转运结束后,司机王彦杰对标本箱进行消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