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一句“老师儿”,传递浓浓鲁鄂情

这个称呼成为当地人和山东队员打招呼的口头禅

齐鲁晚报     2020年03月21日
  3床病人出院前,山东医疗队队员钱均凤来到她床前,两人拥抱告别。
  “老师儿,你去几楼?”3月17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的电梯里,三位刚下班的清洁工笑着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用“老师儿”这个词时,她们回答说,“常听队员这么叫,也觉得你们就是我们的老师啊,向你们这种精神学习。”
  在武汉,山东医疗队所支援的医院和医疗队驻地,“老师儿”这个颇具山东特色的称呼,已经成了不少当地人跟山东队员打招呼时的口头禅,虽然他们心中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在打招呼后的会心一笑,你便能感觉到,这个称呼的背后,包含的是浓浓的两地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特派记者 黄翔 发自武汉

初次被叫“老师儿”
司机师傅一头雾水

  “接到电话问我‘老师儿你到哪里了?’我都蒙了,心想是不是打错了?”专门负责接送山东医疗队的公交司机李师傅说,山东队员特别热情,但最初时却因为称呼闹了小笑话,“我想我不是老师啊,还以为不是对我说的,没敢接话。”后来他才得知,“老师儿”是山东人对陌生人的一种尊称,于是李师傅也开始对山东队员以“老师儿”相称,队员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李老师儿”,听到这个外号李师傅和队员们都乐了。
  2月19日,“李老师儿”接到任务,要负责山东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的交通接驳,于是从该批医疗队抵达武汉的2月20日起,他和4个同事便离开家与山东队员们住进了同一个酒店。因为该批医疗队被分配到了3个医院支援,且每个医院排班都不同,有的4小时一个班次,24小时轮班,所以“李老师儿”和同事们不是在往返医院的路上,就是在等待队员,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偶尔和家人联系,他们都在家隔离,我挺放心的,我也会跟他们说,跟医生在一起安全得很。”“李老师儿”说,武汉封城的前一天他还在上班,公交停运后他就一直在家,每天看新闻关注疫情动态,看到全国各地陆续驰援武汉他很感动,当得知自己要为山东医疗队服务时,他更是义不容辞地接下了任务。
  “这个时候来武汉,真的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佩服他们。”“李老师儿”告诉记者,通过相处他感受到了山东队员们的乐观和友善,在接山东医疗队员们下班时,他留心观察过,没有人沮丧抱怨,有时还会讨论病人病情,“感觉他们很强大,让人非常安心。”
  “凌晨下班,看到我们的车亮着灯停在那儿,心里就踏实了。”多位山东队员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说,来到武汉后觉得当地人非常不容易,“我们做的只是本职工作,而司机、志愿者为我们做的这些事更加辛苦。”每次山东队员下班都会跟“李老师儿”热情地打招呼,但每当有队员向他说“辛苦了”感谢他时,“李老师儿”都会说,“不要谢谢我,应该是我谢谢你们。”
“老师儿”与老师
病房里结下金兰情谊

  在山东医疗队员工作的病房里,除了尊称的“老师儿”,也有真正的老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山东医疗队接管的15楼病房里,队员钱均凤就与一位老师结下一段“金兰之情”。
  3月15日,钱均凤巡视病房时,护士突然跑来对她说,“钱医生,3床大哭起来了,谁也劝不住啊!”她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过去,在病房外就听到这位病人悲痛欲绝的哭声,“我走到床边时,她就如同溺水者最后时刻发现了救生圈一样,拼尽全力用双手死死地抓住我的手,身体使劲蜷缩着,我赶紧用另一只手紧紧搂住了她。”钱均凤清晰地感受到她全身在不停地颤抖。
  交谈中,钱均凤了解到病人的丈夫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自己还有个三岁的孩子,作为妻子、母亲、子女的她,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钱均凤把病情细细讲解分析给她,让她打消疑虑,还叮嘱她许多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加了微信,让她随时向自己倾诉,“我年龄比你大,是姐姐,无论是目前在院期间,还是出院后到康复驿站隔离,或是回到家中,有任何问题就及时微信我,我看到后也会第一时间回复你。”看着钱均凤关爱的眼神,听着她由于穿着防护服而吃力的语气,病人失控的情绪渐渐平复,停止了哭泣。
  下班后回到驻地,钱均凤还是担心刚刚平复的3床病人情绪再有波动,她翻出一些自己喜爱的零食托接班的同事带给病人。后来,看到那位3床病人给她发“收到,谢谢钱姐姐”的微信后,她才松了一口气。
  3月17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15楼病区清零的日子,3床病人也如期出院。出院前,她给钱均凤特意写了一封信,“我不知您的模样,却忘不掉您的眼睛,犹如天空中最亮的星。”她在信中写道,“我将站好三尺讲台,向我的学生们讲述今天的事迹,告诉他们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齐鲁的勇士们,你们给了我前行的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