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超60万例

疫情考验下全球化何去何从

齐鲁晚报     2020年03月29日
  法国政府延长“禁足令”,3月27日,在法国拉博勒,一名女子站在自家阳台上。  新华社发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影响到201个国家和地区,影响范围遍及全球。
  此次疫情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暴发,是对全球化进程的重大考验。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各国应加强在应对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协调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意大利疫情接近峰值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60万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首次动用《国防生产法》授予总统的权力,要求通用、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尽快生产呼吸机,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按照特朗普的预期,美国100天内应造出或获得10万台呼吸机。特朗普27日早些时候在社交媒体“推特”炮轰通用这一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说后者因疫情关闭俄亥俄州洛兹敦工厂的决定“愚蠢”。他全用大写字母写道:“立刻开造呼吸机,现在!福特,(也)动起来造呼吸机,快!”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欧洲继续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7日10时(北京时间27日17时),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病例数已超28万例,累计死亡约1.6万例。面对严峻形势,多国加强防控,延长“封城”期限。
  意大利高等卫生研究院院长布鲁萨费罗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意大利“已看到确诊人数增长放缓的迹象”,意味着“迄今为止实施的相关隔离措施正在产生效果”。专家推测,意大利疫情可能已接近峰值。
  面对快速蔓延的疫情,欧洲多个国家决定延长“封城”期限,加强防控。经法国总统马克龙批准,政府决定将3月31日到期的全国“禁足令”延长两周,至4月15日。
更须遏制“经济疫情”
  全球范围内的频繁人员往来等成为病毒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全球延伸的产业链也使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很容易波及许多国家。疫情暴露了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全球化进程面临考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表示,人们在事后总结时会发现,真正的问题在于各国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国际合作。俄罗斯战略发展基金专家委员会主席伊戈尔·沙特罗夫认为,一些国家在全球化问题上“各自为营”,当遭遇危机时,与别国缺乏互助合作,这对本国和他国都不利。
  全球化时代,疫情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公共卫生层面,各国如何在应对疫情的同时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巨大挑战。面对可能的“经济疫情”,从多边层面采取强有力和协调的政策行动,形成对冲疫情影响的国际合力,是化解全球危机的关键。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与会各方承诺,共同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提振市场信心,保障就业民生,减少疫情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冲击。
  然而,基于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应对措施有其局限性,若缺乏政策协调,不仅大规模刺激的效果难以实现,还可能导致汇率波动,而相互间“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只会让危机愈演愈烈。因此,应对“经济疫情”,各方亟须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同时采取共同举措,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发出有力信号,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
世卫组织:必须团结战斗
  全球化是历史趋势,各国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现实表明,当全球性挑战来临时,单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各国协调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必然要求和唯一出路。
  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毫无保留分享相关信息,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好评。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各国必须战斗、团结和引导,用一切资源来阻遏病毒。谭德塞称,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全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抗击,唯有一同抗疫。他还表示,疫苗的研发至少需要12至18个月时间,所有个人和国家不要使用未经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