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娃为啥看不清这个世界

快去查查是否有斜弱视,这种病不能自愈,越早治越好

齐鲁晚报     2020年03月29日
  儿童斜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五六岁前治疗最好,超过12岁,即使治疗,视力也难以恢复正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如意

5岁娃视疲劳诱发斜视
  近日,刘女士发现5岁的儿子童童左眼有点外斜,一开始她并没当回事,几天后孩子症状还是没改善,便带孩子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肌屈光科就诊。
  “孩子是不是最近总使用电子产品,用眼过度?”得到刘女士确认后,该科主任王富华说,童童这是由于视疲劳诱发了斜视。
  王富华表示,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偏向一侧,偏向内侧时称为“内斜视”,偏向外侧时称为“外斜视”,偏向上方或下方时均称为“上斜视”。
  斜视依据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斜视多发生在眼部和颅脑的外伤、感染、肿瘤等疾病后。原发性斜视有一定遗传倾向。
  “儿童双眼的调节能力很强,轻度斜视不易表现出来,很多是在生活中偶然出现,所以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双眼情况。”王富华提醒,如果出现发作性眼斜,就要详细记录发作频率,哪一侧眼睛多见,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有没有怕光、流泪等不适。最好能留下斜视发生时的影像,然后找专业的斜弱视医师进行检查。“有时候,孩子在医院内会比较紧张,眼睛不能充分放松,医生就很难检查出其潜在的斜视,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记录对医生来说非常有用。
斜视应综合判断对症治疗
  斜视不仅影响双眼精确视物、导致弱视、加重近视,还会使眼睛容易疲劳,影响孩子心理发育。“斗眼、愣神时一侧眼睛向外飘、怕光、歪头等都是斜视的表现,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这些表现也不一定就是患上了斜视,一旦有这些症状,家长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诊治。”王富华说。
  “对斜视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视力情况、斜视的类型、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进行综合判断。”医生表示,一般儿童斜视应尽快明确视力情况以及有无其他疾病,在双眼视力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尽早考虑手术矫正,以防双眼视功能受损,成人斜视可择期手术;恒定的斜视需要尽早治疗,间歇性斜视可适当推迟手术时间;内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非常大,应尽早手术矫正。
  对外斜视,如果一天内大部分时间能自行控制到正常眼位,可暂时观察,适当进行一些融合功能训练。对调节性内斜视,佩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后,如果能恢复正常眼位,可戴镜治疗;对难以控制正常眼位的斜视,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成人斜视手术多以改善外观为主,可择期进行。
5岁前是治疗弱视“黄金期”
  弱视同样是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患弱视的儿童有一千万。临床上将5岁以内视为弱视治疗的“黄金时期”,对于弱视,医生建议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愈时期。
  弱视指眼部无器质性病变或原有器质性病变去除后,裸眼视力和戴眼镜后的矫正视力均不能达到正常水平,一般一岁视力小于0.2、三岁小于0.6、五岁小于0.8就应考虑弱视的可能。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肌屈光科主任王富华表示,弱视一旦形成,视力就无法通过简单措施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持续到成年仍未矫正,就会失去治愈可能。
  王富华表示,弱视治疗的原则强调早期、坚持、科学和规范。从出生到3岁是人类视觉系统发育最快、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时期,称为“视觉发育的关键期”,随着年龄增长,视觉发育的敏感性迅速衰退,到12岁时基本消失。所以,弱视的治疗应越早越好,对怀疑有弱视倾向的婴幼儿要尽早进行视力筛查,发现弱视立即治疗,治疗越晚,疗效越差。
  对于弱视的治疗,包括矫正上睑下垂、去除角膜混浊斑、手术摘除白内障、矫正屈光不正等。在此基础上尽量多用弱视眼,可通过遮盖、压抑等方法阻止使用正常眼,逼迫弱视眼进行视物。同时,应多看颜色鲜艳的物体,多做精细活动,使弱视眼得到足够锻炼。
  “视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要巩固治疗和防止复发。”王富华提醒,家长应该了解,弱视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